清晨的校场,寒意料峭。昨夜杨帆的命令已然传遍全堡,此刻堡内所有自认识字或有一技之长的人,无论原先身份如何,都被召集于此。人数稀稀拉拉,不过二三十人,站在空旷的校场上,显得格外单薄。
他们中有曾是村里记账先生的干瘦老者,手指上还沾着洗不掉的墨痕;有自称会劁猪骟羊、修补锅碗的匠人,脸上带着忐忑与期盼;甚至还有两个略通草药知识的妇人,紧紧攥着衣角,不敢抬头。杨帆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些人,心中暗叹。这就是狼牙堡目前所能挖掘的全部“人才”底子了,大多只能算是掌握了些许生存技能的普通人,距离他需要的能够统筹管理、出谋划策的“文臣”相去甚远。
他简单训话,勉励众人各尽其能,并让冯源将这些人登记在册,根据其能力分派些力所能及的事务,哪怕只是教导几个孩童认字,或者帮忙整理物资名录也好。聊胜于无。
人群散去后,校场更显空荡。杨帆站在原地,眉头深锁。他知道,这种方式如同大海捞针,找到真正大才的机会微乎其微。解决问题的关键,或许还在堡外。
“光羽。”他唤道。
如同阴影般,光羽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侧。
“加大对周边的侦查力度,不仅仅是军事动向。”杨帆沉声吩咐,“特别注意那些因战乱流离失所的读书人、工匠、医师……任何有特殊技能的人。发现后,不必打草惊蛇,先摸清底细,再回报于我。”
“明白。”光羽简短应道,身影再次融入阴影之中。
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又过去了两日。堡内事务在冯源的勉力支撑下勉强运转,但效率低下和混乱依旧。杨林那边进展缓慢,几次试验新的机关都因计算不准而失败,挫败感让他愈发沉默。周丕则每日带着士兵操练,嗷嗷叫着要再给黑云寨点颜色看看,却不知杨帆心中的忧虑远不止于战场。
就在杨帆几乎要按捺不住,考虑是否要冒险前往更远区域寻找机会时,光羽终于在一天深夜带回了消息。
“堡主,我们在西南方向三十里外的一处废弃山神庙里,发现了一个人。”光羽的声音依旧平淡,但杨帆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。
“什么人?”
“一个老书生。”光羽描述道,“约莫五十岁年纪,衣衫褴褛,像是逃难许久。我们的人发现他时,他正在庙里用木炭在地上画着什么,似乎是周边地形。我们暗中观察了他一天,此人行为谨慎,很少外出,偶尔在庙附近采集野菜根茎果腹。我们趁他外出时检查过庙内,他随身只有一个破旧书箱,里面有几卷残缺的竹简,还有……这个。”
光羽递过来一块巴掌大的木牌,边缘已被烧焦,上面隐约可见“黑云”二字,背面则刻着一个“刁”字。
杨帆眼神一凝。这牌子,他认得,与之前剿灭“血狼”小队时,从刁贵身上搜出的身份牌制式相同!
“黑云寨的人?”杨帆语气转冷。
“不像。”光羽摇头,“我们查探过,此人手无缚鸡之力,身上有被殴打的旧伤,神情落魄,不似作伪。这牌子,更像是他不知从何处捡来,或是……与之有仇怨的证明。我们故意在他面前露出形迹,他表现得十分惊恐,试图逃跑,被我们‘请’了回来。现在安置在堡外一处隐秘的猎户木屋里,由两名‘夜枭’看守。”
一个与黑云寨有牵连,或许是仇怨的落魄书生?杨帆心中一动。乱世之中,书籍和知识是奢侈品,但掌握知识的人,若无人赏识庇护,其命运往往比普通流民更加凄惨。
“带他来见我。”杨帆下令,“注意,是‘请’,不是押解。”
“是。”
约莫半个时辰后,军议堂内灯火摇曳。门被推开,光羽当先走入,身后跟着一个瑟瑟发抖的身影。
那人确实如光羽所说,年纪在五十上下,穿着一身洗得发白、布满补丁的青色长衫,早已破烂不堪,难以蔽体。他身形干瘦,面色蜡黄,胡须杂乱,一双眼睛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和恐惧而显得有些浑浊,不停地偷偷打量着四周环境,双手紧张地搓着衣角。他整个人散发着一股长久颠沛流离形成的落魄和怯懦之气。
然而,当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墙上那幅简陋的地形图时,杨帆敏锐地捕捉到,那浑浊的眼底极快地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精光。虽然转瞬即逝,但杨帆确信自己没有看错。
“见…见过堡主大人。”老书生声音颤抖,噗通一声就跪伏在地,额头触地,“小老儿贾诩,乃…乃河间人士,因家乡遭了兵灾,流落至此,乞求堡主收留,赏口饭吃……” 他说话断断续续,显得惊恐万状。
贾诩?杨帆心中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,面上不动声色。
“老先生请起。”杨帆上前一步,亲手将他扶起,语气平和,“狼牙堡非虎狼之穴,不必行此大礼。来人,看座,上热汤。”
杨帆的举动显然出乎贾诩的意料。他有些惶恐地被扶到一张木凳上坐下,一名亲卫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野菜汤。他看着那碗汤,喉头明显滚动了一下,但还是强忍着没有立刻去喝,只是用畏惧的眼神看着杨帆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流民到皇帝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流民到皇帝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