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新增评审环节?现场阐述?接受质询?”
这突如其来的补充通知,像一记闷棍,狠狠敲在所有投标人的心头。尤其是林卫东,他感觉刚刚鼓起的勇气和准备,瞬间被抽空了大半。
资金、材料这些硬指标,他还可以拼命去凑。但在大庭广众之下,面对可能是专家领导的评审组,阐述那些他只在心里琢磨、从未形成文字的“经营方案”?这完全是他的知识盲区和短板!
陈干部脸上那毫不掩饰的、阴险而得意的笑容,更是明确无误地告诉他:这就是为你准备的“特殊待遇”!就是要你在公开场合暴露粗鄙无知,彻底断绝你中标的任何可能!
一股冰冷的绝望和巨大的愤怒交织在一起,让林卫东的手指微微颤抖。
怎么办?现在退缩?等于不战而降!
硬着头皮上?很可能自取其辱!
进退维谷!
“卫东……”赵大海也慌了神,紧张地抓住他的胳膊。
林卫东死死盯着那张通知,大脑在极度的压力下反而强迫自己高速冷却下来。不能乱!绝对不能乱!
阐述?质询?他们想听什么?无非是些冠冕堂皇的套话,什么“为人民服务”、“搞活经济”之类?或者是一些他根本不懂的管理理论?
不!也许没那么复杂!百货大楼搞承包试点,最终目的还是要盈利,要改变目前国营柜台死气沉沉的局面!评审组最想看到的,可能不是夸夸其谈,而是实实在在、能赚钱、能吸引顾客的点子!
而他林卫东,别的不敢说,对于老百姓喜欢什么、什么商品好卖、如何吸引顾客,他有着在场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一手经验和直觉!
他的优势不在庙堂之高,而在江湖之远!
拼了!就用最土的办法,说最实在的话!
想到这里,林卫东眼中重新燃起火焰,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充斥全身。他深吸一口气,用力拍了拍赵大海的手背:“大海,别怕。咱们是来卖货的,不是来考状元的。他们问什么,我就答什么,有一说一!”
时间到了。工作人员引导着所有投标人进入三楼会议室。
会议室布置得相当正式。长条桌的一边坐着五个人组成的评审组。居中那位气场强大的,正是那天有过一面之缘的李经理。他旁边坐着百货大楼的书记、财务科长,还有两位看起来像是商业局下来的干部,表情严肃。
另一边,则放着十来把椅子,给投标人坐。陈干部和其他几个看起来颇有实力的投标人自然地坐在了前排,彼此低声交谈,显得颇为熟络。林卫东和赵大海则默默地在后排角落坐下,显得格格不入。
会议开始,李经理简单讲话,强调了本次承包试点的重要意义和“公开、公平、公正”的原则,然后宣布竞标开始。
首先是保证金查验和标书收取。轮到林卫东时,他走上前,将五百元保证金收据和那份填写工整的申请表递上。
李经理接过他的申请表,似乎特意多看了两眼,尤其是在“个体经营”和经营理念那几栏停留了一下,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。财务科长仔细核对了保证金收据,点了点头。
陈干部在一旁冷眼旁观,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讥讽。
所有程序走完,重头戏——经营阐述和质询环节开始。按照递交顺序,林卫东排在倒数第二个。
前面的投标人逐一上台。大多是一些国营单位的停薪留职人员或者有些背景的商人。他们的阐述听起来冠冕堂皇,引经据典,充满了各种时髦的管理词汇和“为四化做贡献”的保证,但听起来总让人觉得有些空洞,缺乏具体细节。评审组偶尔问一两个关于预期销售额、人员管理的问题,他们也能流畅应对。
陈干部是第四个上台的。他显然有备而来,准备了一份手写稿,侃侃而谈。从如何扩大进货渠道、引进上海广州最新产品,到如何改善服务态度、实行奖金激励制度,说得头头是道,甚至还提出了一个“每月搞一次小商品展销会”的点子。评审组几位领导听得不时点头。
陈干部下来时,得意地瞥了林卫东一眼。
终于,轮到林卫东了。
会议室里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到这个一直沉默地坐在角落、穿着旧中山装的年轻人身上。目光中有好奇,有审视,更多的则是轻蔑和不看好。
林卫东的心脏怦怦狂跳,手心里全是汗。他深吸一口气,站起身,走到会议室前方那片空地上。他没有拿稿纸,只是紧紧握着那个旧公文包。
“各位领导,大家好。我叫林卫东。”他的声音起初略带一丝紧张和沙哑,但很快稳定下来,“我没念过多少书,也不会说那些大道理。我就说说,如果是我承包了这个柜台,我会怎么干。”
他开门见山,没有任何虚套,反而让评审组的几位领导稍稍坐直了身体,露出些许感兴趣的神色。
“第一,货品。国营柜台现在的货,好多都是老样子,积压货,年轻人不喜欢看。”林卫东开始进入状态,语气变得朴实而自信,“我会立刻去南方,找最新颖、最时髦的货源,就像电子表、发卡、还有年轻人喜欢的歌带(他谨慎地避开了‘磁带’这个敏感词)之类的。不仅要有,而且要快!比别人快!信息要灵通,什么火就进什么!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重生逆袭:黄金1988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重生逆袭:黄金1988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