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场的血腥气尚未散尽,栎阳的秋意已愈发浓重。商鞅回到衙署时,夜色已浸透了窗棂,案上堆叠的文书却比白日更高了些,烛火在竹简上投下跳动的光影,将他的影子拉得孤寂而疲惫。
“左庶长,该用晚膳了。”墨竹端着一碗热粥进来,见他仍埋首于卷宗,忍不住轻声提醒。这几日商鞅几乎未曾合眼,眼窝深陷,颧骨上泛着不正常的潮红,连玄色朝服都显得空荡了些。
商鞅“嗯”了一声,伸手去接粥碗,指尖却突然一阵发颤,瓷碗“哐当”一声落在案上,热粥泼洒出来,溅湿了摊开的《县邑农桑册》。他猛地捂住胸口,一阵剧烈的咳嗽让他弯下了腰,喉间涌上腥甜,帕子捂上去,瞬间染上刺目的红。
“左庶长!” 墨竹吓得脸色惨白,慌忙去扶他,“您咳血了!快请医官!”
“无妨。”商鞅摆摆手,用帕子拭去唇角血迹,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,“老毛病了,劳累过度罢了。”他看着案上被粥水浸湿的竹简,眉头微蹙,“把这些拿去烘干,明日还要核实用印。”
墨竹眼圈泛红,却不敢违逆,只得取来炭火盆小心烘烤竹简。她看着商鞅重新拿起笔,手指仍在微微颤抖,烛火下他鬓角的白发竟比上月多了些,心里一阵发酸:“左庶长,您就歇息片刻吧,百姓都说…… 都说您是铁打的,可铁也有磨损的时候啊。”
商鞅笔尖一顿,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,终南山的方向隐在云层后,连星子都看不见。他想起白日刑场上田小喜举着的那半块米糕,想起孟太后那句“新法推行不易,你要保重”,喉间的腥甜又涌了上来。
“有些事,不能歇。” 他低声道,像是在对墨竹说,又像是在自语,“各县的田契还没发完,新量器的推行还遇着阻力,公子虔虽已受刑,宗室的怨气却更深了……”
话音未落,门外突然传来内侍的通报:“太后驾到 ——”
商鞅一怔,连忙起身想去迎,却被一阵咳嗽绊住,刚站直身子,就见孟太后在两名侍女搀扶下走进来,身后还跟着位背着药箱的老御医。孟太后今日穿了件素色锦袍,褪去了朝堂上的威严,倒添了几分长辈的温和,只是眉宇间仍带着掩不住的忧虑。
“免礼吧。”孟太后抬手止住他,目光落在他苍白的脸上,又扫过案上染血的帕子,眉头瞬间蹙起,“哀家听说你咳血了?连医官都不请,是要拿自己的性命赌气?”
“臣不敢。” 商鞅躬身道,“只是些小恙,不敢惊动太后。”
“小恙?”孟太后走到案前,枯瘦的手指拿起那方帕子,见上面暗红的血迹,轻轻叹了口气,“哀家在后宫都听说了,你这几日几乎没合眼,白日处理刑场事宜,夜里还要核各县文书。你当自己是铁铸的?” 她转向御医,“给左庶长看看。”
老御医连忙上前,给商鞅诊脉时脸色愈发凝重:“回太后,左庶长是积劳成疾,心火郁结,加之受了戾气侵体,若再不静养,怕是要伤了根本。”
“听到了?”孟太后接过御医开好的药方,递给墨竹,“按方子抓药,煎好了亲自盯着他喝下。” 她又看向商鞅,语气缓和了些,“哀家带来些宫中的雪莲和参片,都是补元气的,让墨竹给你炖汤喝。”
商鞅心中一暖,躬身谢道:“多谢太后关怀,臣……”
“你不必谢哀家。” 孟太后打断他,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风雪,“你该谢的是那些捧着新米唱变法歌谣的百姓,是下邽村田小喜手里那半块米糕。哀家今日来,不是以孟太后的身份,是以一个盼着秦国富强的老妇身份。”
她转过身,目光锐利如旧:“你是不是在愁宗室的怨气?是不是怕公子虔的事惹来更多非议?”
商鞅沉默点头。
“哀家告诉你,不必怕。” 孟太后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千钧之力,“宗室里是有糊涂人,可更多人看着呢 —— 看着新法能让秦国多打粮食,能让河西的失地收回来,能让秦人的腰杆挺起来。昨日雍城的宗室老族长还派人送来书信,说支持新法,让哀家劝你‘莫顾杂音,只管前行’。”
她走到商鞅面前,指尖在他案上的《秦地舆图》上重重一点:“你看这秦国疆域,东边有华山挡着,西边有匈奴窥伺,若不变法图强,迟早要被列国吞了去!献公爷毕生想东出中原,渠梁继位后更是寝食难安,他们图什么?图的就是有朝一日,秦人的战旗能插在函谷关外!”
“哀家知道你难。” 孟太后的语气软了些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,“一边是新法铁律,一边是宗亲旧情,换了谁都要掂量。可你记着,秦国要的不是宗室的颜面,是称霸天下的底气!只要能让秦国雄起,哀家这个孟太后,就算得罪再多亲族,也认了!”
她拍了拍商鞅的肩膀,枯瘦的手掌却带着力量:“宗室那边,哀家会亲自去协调。谁要是敢明着暗着阻挠新法,哀家第一个不饶他!你现在要做的,就是养好身子,把各县的田契发完,把新量器推下去 —— 这些事,比什么都要紧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战国仙缘:商君鞅途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战国仙缘:商君鞅途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