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鞅对着案上的竹简愁了整整三个月。
他想推行县制,可连一张像样的秦国全图都没有。
过去三个月,他带着陈河等士子走访了二十余县,脚底板磨出的血泡结了又破,才凭着记忆和乡老的口述勾勒出大致轮廓。
可这地图终究残缺——东部的华山尚能标注,西部的渭源却只能画个模糊的轮廓,边境的山川河流更是一片空白,县界划分总难精准。
当年大舜走过的地方,都不知道有没有标示出来。
“左庶长,郿县的乡老说,他们西边有片沼泽,旧地图标成了良田,若是按此划界,百姓怕是要白缴赋税。”陈河捧着竹简进来,眉头拧成个疙瘩,“还有陇西那边,匈奴时常侵扰,可连最基本的关隘位置都标不清,如何设县驻军?”
商鞅揉着发胀的太阳穴,案上的羊皮纸被他画得密密麻麻,边缘都磨卷了边。他想派斥候分路丈量,可秦国疆域千里,一来一回至少半年,新法推行迫在眉睫,哪里等得起?他甚至想过让赵勇带着锐士去,可赵勇虽勇猛,却不善绘图,终究不是办法。
夜色渐深,商鞅仍对着地图出神,指尖在空白处反复摩挲。
忽然,案上的玉符微微发烫——是白雪的灵力波动。
他拿起玉符,只见符面映出终南山的景象:白雪正站在观星台,望着栎阳方向叹气。
“师父,商鞅为了地图的事愁得几夜没合眼了。”白雪的声音带着担忧,“弟子在史书上见过,秦国早期的舆图确实简陋,好多地方都标错了。”
玄真子捋着胡须,望着星空笑道:“你既心疼他,又有通天之能,何不成全他?那地图缺的,不过是天地灵气的映照罢了。”
白雪眼睛一亮,寸光剑在鞘中轻颤:“师父是说,我可以……”
“去吧。”玄真子挥挥手,“新法要落地,总得有张清楚的家底图。记住,只可绘山河,不可涉天机。”
子时的终南山巅,白雪施展灵犀术,周身泛起莹白灵光。
她将玉符抛向空中,符光骤然散开,化作一道流光飞出观星台,如同一颗流星掠过秦国的夜空。她的神识随着符光延展,俯瞰秦地山河:华山的险峰在月光下如剑刃出鞘,渭水如银带蜿蜒东去,沼泽地的芦苇荡泛着微光,陇西的草原上牛羊点点……
一夜之间,她的神识遍历了秦国的山川、河流、城邑、村落。那些商鞅踏遍的土地,她用灵力细细描摹;那些商鞅未及的边境,她用符光勾勒轮廓。当红日初升时,白雪收回灵力,玉符落在她掌心,已拓印出一卷完整的山河图——哪里有山,哪里有河,哪里是平原,哪里是沼泽,都标注得清清楚楚,连隐蔽的隘口和可耕种的梯田都没落下。
天刚亮,白雪便带着地图赶到栎阳驿馆。商鞅打开素帛的瞬间,倒吸一口凉气 —— 这地图比他绘制的精细百倍!华山的七十二峰历历可数,渭水的支流如脉络般清晰,连他没去过的西陲边境,都标出了“临洮”“狄道”等城邑,旁边还注着“水草丰美,宜牧马”的小字。
“这…… 这是怎么做到的?”商鞅的手指颤抖着抚过地图,墨迹带着淡淡的灵力暖意,显然是白雪的手笔。
“左庶长只管拿去用。”白雪脸颊微红,将地图推给他,“弟子不过是夜里睡不着,借灵力看了看秦地山河罢了。”她不敢说自己一夜遍历千里,只轻描淡写带过。
商鞅却懂了。他望着素帛上的山河,突然躬身一拜:“这份情谊,商鞅记下了。有了这张图,县界划分再无偏差!”
次日清晨,当栎阳宫的晨雾还未散尽时,商鞅已捧着这卷融合了心血与仙法的《秦地舆图》站在阶下。羊皮地图上用朱砂标出的县界如蛛网般铺开,从最东的华山脚下到最西的渭源河畔,三十一县的名称整齐排列,墨迹尚未干透,泛着新鲜的红光。
秦孝公的手指抚过地图上的“商於”二字,那里被朱砂圈了三重:“三十一县,牵涉旧贵族封地二十七处,阻力不会小啊。”
“君上请看,旧制下的分封如同散沙,渭水以南的郿县归赵氏,以北的频阳属杜氏,百姓跨河耕作要缴两份税,官吏办案要看贵族脸色。去年夏粮歉收,郿县囤积粮食不赈济邻县,就是分封之祸!” 商鞅展开另一卷竹简,上面列着各县令的人选,“臣举荐李敬为渭南县令,郑平为雍县令,还有从魏国同来的士子陈河,熟悉律法,可任栎阳县丞。这些人或有推行新法之功,或无宗室牵扯,能担此任。”
“陈河?”秦孝公抬眉,“就是你常说的那个精通算学的学子?”
“正是。”商鞅眼中闪过暖意,“他随臣入秦三年,编纂了新度量衡的换算细则,此次划县定界正需这样的人才。”
话音未落,甘龙已出列奏道:“君上三思!县令乃牧民之官,需熟知秦地风俗,岂能委于外乡人?陈河一个魏国士子,怎知我大秦各县的水土人情?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战国仙缘:商君鞅途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战国仙缘:商君鞅途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