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最搞笑的是陆时衍,他拆到了“盐晶炒青菜+鱿鱼味向日葵籽”,青菜的淡搭配籽的香,他却非要按“对称顺序”吃,先吃三口青菜,再吃三颗籽,引得大家都笑了。
苏晓晓看着大家拆盲盒的开心样子,笑着说:“以后我要推出‘季节限定盲盒’,春天搞‘生机美食盲盒’,夏天搞‘冰系美食盲盒’,秋天搞‘治愈美食盲盒’,冬天搞‘能量美食盲盒’,让大家一年四季都有惊喜!” 陆时衍点点头,在“美食平衡检测报告”上,加了一行:“盲盒的惊喜,也是平衡的一部分——味道的碰撞,心意的传递,都是共生的味道。”
第164集:陆时衍的“平衡能量玩具”研发与“鱿鱼味能量拼图”的欢乐热潮
陆时衍看着小朋友们对平衡能量很感兴趣,决定研发“平衡能量玩具”——既能让小朋友们在玩乐中,了解能量平衡的知识,又能锻炼动手能力,他第一个想到的,就是“鱿鱼味能量拼图”:拼图的每一块,都用平衡盐晶粉末混合树脂制成,泛着淡淡的五色光,拼好后,拼图会释放温和的平衡能量,还能发出鱿鱼族的“滋滋”声(苏晓晓要求加的,说“这样更吸引小朋友”)。
拼图的设计遵循“动态对称原则”——拼图的图案是“全球共生平衡地图”,按五大洋的形状,分成50块对称的拼图;每一块拼图上,都印着对应族群的图腾和能量频率;拼好后,地图中央的盐晶能量核心图案,会泛出淡紫色的光,边缘的五色光带会轻轻闪烁,与真实的核心能量频率一致(180Hz)。
苏晓晓觉得拼图太“严肃”,非要给它加“鱿鱼元素”——在拼图的每一块上,都刻了个迷你鱿鱼图案;拼图的包装盒,用鱿鱼味彩纸制作,上面印着歪歪扭扭的鱿鱼和拼图图案;她还在拼图里,放了一小包鱿鱼味向日葵籽,说“小朋友拼累了,能吃籽补充能量”。
“鱿鱼味能量拼图”推出后,立刻成了小朋友们的最爱——
- 共生族群学校的小朋友们,下课就围在一起拼拼图,有的负责找对应族群的拼图块,有的负责拼核心图案,有的负责检查能量是否平衡,拼好后,大家围着拼图,看着泛光的地图,兴奋地大喊“我们拼好啦!”
- 人类的小朋友,把拼图带回家,和爸爸妈妈一起拼,有的小朋友还会给爸爸妈妈讲解“这是太平洋,这是鱿鱼族的栖息地,这是盐晶能量核心”,成了“小共生老师”;
- 鱿鱼族的小鱿鱼,用触手拼拼图,虽然动作慢,但很认真,拼好后,用红光轻轻照在拼图上,拼图的光与红光共鸣,发出更亮的光,小鱿鱼的红光闪个不停,像是在庆祝;
- 最搞笑的是赵铁蛋,他也买了一副拼图,说是“要锻炼平衡能力”,结果拼了一下午,把太平洋的拼图块,拼到了大西洋的位置,陆时衍笑着说“你的平衡能力,还不如小朋友”,赵铁蛋不服气,非要重新拼,直到天黑才拼好。
陆时衍还在研究所,开了“拼图比赛”——小朋友们分成五组,每组4人,一起拼拼图,拼得最快、能量最平衡的组,能获得“平衡拼图小能手”称号和苏晓晓的能量串奖励。比赛当天,小朋友们都很认真,有的组分工明确,很快就拼好了;有的组虽然慢,但很开心,拼好后,大家一起围着拼图,唱起了《共生平衡之歌》。
陆时衍看着小朋友们的笑脸,心里暖暖的——他在“平衡能量玩具”的研发计划里,写下“下一步研发:鱿鱼味能量积木、平衡能量迷宫”,还在备注里写了“加入更多鱿鱼元素,满足苏晓晓的要求”。苏晓晓则笑着说:“以后你的玩具,都要叫‘鱿鱼味能量玩具’,我要当你的‘创意顾问’,给你提更多好点子!” 陆时衍无奈地点点头,他知道,最好的科研,不是冰冷的成果,而是像这拼图一样,能让小朋友们开心,能传递共生平衡的知识,能充满鱿鱼味的温暖。
第165集:“平衡能量异常”的轻微波动与“鱿鱼味检测剂”的意外妙用
陆时衍盯着仪器屏幕上那条微弱的波动曲线,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——大西洋鱿鱼礁附近的共生能量频率,从稳定的180Hz跌到176Hz,虽未跌破“安全阈值”,但连续两天的低频震荡,像一根细刺扎在他心里。“不是核心故障,也不是平衡因子失稳,”他调出鱿鱼礁的三维模型,指尖划过屏幕上的珊瑚群,“更像是某种‘漂浮的干扰’,浓度低,却持续影响能量共鸣。”
林知寒闻讯赶来,指尖泛着淡青光,轻轻触碰盛有鱿鱼礁海水样本的试管——青光穿透玻璃,海水里立刻浮现出几缕比发丝还细的银色丝线,像被惊动的小虫子,在水中扭动摇晃。“是‘浮游干扰因子’,”她收回异能,眉头微蹙,“从深海飘来的,附着在珊瑚表面,吸收微量共生能量,虽然不会伤害珊瑚,却会打乱能量流动的节奏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