澜沧江的雾霭漫过竹楼群时,林小羽正对着江心竹筏上的孔雀开屏图凝神。傣族孔雀拳传人玉香罕手持孔雀翎羽扇,指尖在他肩颈鳞片上来回拂动:孔雀拳要像晨露沾羽,轻得能让鳞片托住露珠不落。少女腕间的银铃随扇舞轻响,与林小羽鳞片间岩纹开合的细微声响竟形成奇妙共鸣。
先学孔雀涉水。玉香罕赤足踏入浅滩,纤腰如竹枝摇曳,足尖点水时竟在鳞片表面凝出一串露珠。林小羽模仿着屈膝下蹲,鳞片在小腿处突然如孔雀覆羽般平顺贴服,足弓鳞片自动凹陷成弧状,竟让他单足立于漂浮的竹片上稳如盘石。陈墨的摄影机捕捉到惊人画面:少年小腿鳞片在水流冲击下泛出蓝绿色光泽,与傣家少女筒裙上的孔雀纹完全同步。
第二式孔雀梳翎在凤尾竹林展开。玉香罕折扇轻挥,竹叶如绿箭般激射而来,她旋身避闪时,腰间鳞片突然竖起如羽轴,将竹叶切割成齑粉。林小羽依样施为,背部鳞片如孔雀尾屏般层层张开,形成直径三尺的扇形防御面,当竹叶触碰到鳞片边缘的锯齿状岩纹时,竟发出琴弦震颤般的嗡鸣。要用气引动鳞片开合,玉香罕递来半片槟榔,就像孔雀用尾羽拨弄风的形状。
真正的考验是灵雀踏枝。玉香罕在三十米高的竹梢间系上拇指粗的藤条,藤条上悬挂着盛满水银的葫芦。孔雀拳的步法,要让鳞片比露珠更轻。她足尖点藤,鳞片在足底聚成薄膜状,竟如雀爪勾住竹枝般稳稳停住。林小羽深吸一口气,盘古精血在经脉中化作青岚,鳞片在足弓处裂成数百片细鳞,如雀爪的绒羽般吸附藤条表面。当他踏出第一步时,藤条仅下垂三寸,葫芦里的水银竟未溅出半滴。
正午的竹楼晒台,玉香罕展示羽翼三劲的真谛。她折扇轻抖,扇面边缘的孔雀翎羽竟将三丈外的槟榔树削出寸深的划痕:看清楚,这是翎羽劲,不是用扇打,是让鳞片带着风走。林小羽闭目感知,舌尖抵住上颚,将丹田热流聚成羽片状,顺着手少阳三焦经贯至指尖。当他弹动食指时,鳞片在指端凝成薄如蝉翼的刃状,竟将飘落的竹叶切成三段,切口平滑如刀削。
雀喙劲玉香罕抛来一串铜铃,铃身刻着傣族《召树屯》中的孔雀公主。林小羽屈指如钩,鳞片在指腹聚成圆锥状,隔空点向铜铃。奇异的一幕发生了:铃身尚未触及,表面已出现蛛网状裂纹,当鳞片尖端距铃面三寸时,铜铃竟被震得粉碎,碎屑如金雨般落在他鳞片上,发出清脆的撞击声。陈墨的录音设备捕捉到次声波般的低频震动,苏晚后来分析这是鳞片共振频率与金属吻合,但此刻众人只觉少年指尖有雀喙啄石之威。
最震撼的是雀屏劲。玉香罕在晒台四角点燃四堆艾草,浓烟中,她展开祖传的孔雀羽屏,每根翎羽末端都缀着指甲盖大的银镜。用鳞片接住我的影子。少女旋身起舞,银镜反射的光斑在林小羽鳞片上跳动,如孔雀眼中的星芒。少年突然福至心灵,鳞片在胸前展开成百片菱形镜面,精准反射所有光斑,在地面拼出完整的孔雀开屏图——那画面凝固如壁画,却又随呼吸微微波动,仿佛活的羽屏在竹影中舒展。
酉时的凤尾竹林,暮蝉声中夹杂着铜铃声。玉香罕手持两根孔雀骨短棍,棍头镶嵌着翡翠雀首,步法如双雀踏波,在竹梢间滑翔而来。林小羽踏出五雀盘枝步,鳞片在脚踝处竖起成羽翎状,每一次蹬踏都让竹枝弯而不折,如雀爪勾住芦杆般轻盈。当短棍劈来,他突然后仰,背部鳞片如孔雀尾屏般层层叠叠张开,竟用雀屏卸力将棍势引向旁侧,短棍擦着鳞片边缘掠过,削下几片泛着虹彩的鳞屑。
看招!孔雀穿林!玉香罕低喝一声,短棍舞成银花,棍影中竟夹杂着真正的孔雀翎羽——每片翎羽都涂着树胶,黏性极强。林小羽不闪不避,鳞片在小臂处凝成梳齿状,如孔雀整理翎羽般划过棍影,竟将所有翎羽梳理得根根分明,黏在鳞片上的树胶也被岩纹吸收,反成了天然的反光剂。他趁机欺近,指尖鳞片弹出如雀喙,点向对方腕脉,动作快如闪电,却在触到皮肤前三寸凝住,如雀儿啄食时的精准收力。
高潮出现在雾中追雀。玉香罕点燃随身携带的艾草香囊,白雾弥漫间,她施展出失传的九雀幻影,九个虚影在竹林间闪现,每具虚影都手持孔雀翎羽扇。林小羽闭上眼睛,鳞片在耳后竖起成喇叭状,竟能通过空气震动分辨真身位置。他突然旋身,鳞片在腰部形成螺旋状气流,如孔雀尾羽搅动雾气,瞬间吹散十丈内的白雾。当玉香罕真身暴露时,他已踏竹梢而来,鳞片在足底聚成气垫状,竟在垂直竹面上踏出字形路线,如雀儿在悬崖间跳跃。
认输了!玉香罕撤去虚影,银铃在喘息中轻颤,当年我阿爷用这招骗过野象群,你倒好,直接把雾当水喝了。林小羽扶她坐在竹根上,发现鳞片上的艾草胶已结成孔雀羽纹状的薄膜,在暮色中泛着幽蓝荧光。陈墨的摄影机记录下这奇景:少年移动时,鳞片薄膜折射月光,在竹林间投下流动的孔雀影,宛如古老的傣族图腾活了过来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娱乐圈:从群演吞掉盘古血开始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娱乐圈:从群演吞掉盘古血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