辞别苏府,方炎踏入朱雀门外的御街。午后的阳光金灿灿地泼洒下来,将青石板路映得发亮。喧嚣的声浪裹挟着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,瞬间冲散了方才在苏府正堂所沐浴的清圣文气。
“炊饼——热乎的炊饼!”
“磨剪子嘞——戗菜刀!”
“上好的江宁花罗,娘子们快来看一看!”
“冰糖葫芦——又脆又甜咯!”
沿街叫卖声此起彼伏,摊贩云集。卖艺的赤膊汉子胸口碎大石引来阵阵喝彩;说书先生唾沫横飞地讲着《杨家将》,引来一圈听得如痴如醉的百姓;杂耍猴戏逗得孩童们拍手大笑;脂粉铺子飘出的甜香混杂着刚出炉的炙羊肉的焦香,钻入鼻端。绫罗绸缎的贵人乘着华车骏马招摇过市,粗布短打的挑夫汗流浃背地穿梭其间。这便是汴京,繁华鼎盛、活色生香,与北疆的肃杀、朝堂的诡谲判若两个世界。
方炎缓缓地迈着步子,他身上穿着一袭玄色的常服,颜色并不起眼,腰间悬挂着的“断岳”刀也被他巧妙地收敛起了锋芒。他的步伐显得有些缓慢,仿佛是在刻意让自己融入周围喧嚣的市井氛围之中。
他微微低着头,目光落在脚下的青石板路上,那石板上有着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。他的脚步轻盈而稳健,仿佛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。
方炎在人群中穿梭,他的身影并不引人注目,但他身上那股独特的气质却让人难以忽视。他收敛着自己凝魄境的强大气息,将其深深地埋藏在内心深处,就像一个普通的路人一样,与周围的人们融为一体。
这喧嚣的市井洪流,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和气味。小贩的叫卖声、孩童的欢笑声、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一曲独特的交响乐。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、花香和尘土的味道,让人感到一种真实而又亲切的生活气息。
方炎静静地感受着这一切,他发现这种人间烟火的气息是如此的鲜活,与他在北疆的风雪中、在宗府的堡垒里、在苏府的文气中所经历的都截然不同。这里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和束缚,人们自由自在地生活着,喜怒哀乐都毫不掩饰地展现在脸上。
这份鲜活的人间烟火,让方炎意识到他所守护的不仅仅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强者和权贵,更是这万万千千平凡人的笑闹悲欢。他们或许平凡,但他们的生活同样充满了色彩和意义。
就在方炎沉浸在这种感悟中的时候,一个遥远而熟悉的声音突然毫无征兆地撞入了他的脑海。
“小少爷,您慢点!当心摔着!”
原主回忆袭来,一个遥远而熟悉的、带着焦急与宠溺的声音,毫无征兆地撞入脑海!
方炎脚步猛地一顿!
眼前的喧嚣景象瞬间模糊、扭曲,仿佛被投入水中的墨画。取而代之的,是数年前,同样是这条御街,同样是这般热闹。
那时,他还只是个半大孩子,跟随父亲方杰进京述职。父亲被召入宫,老管家方忠便带着他在京城里游玩。记忆中的方忠,头发还没白透,腰杆挺得笔直,脸上总带着温和的笑。他把自己扛在肩头,挤在人群里看花灯,给自己买吹得惟妙惟肖的糖人儿,在喧闹的瓦肆听戏时,会细心地捂住自己的耳朵…
“忠叔…” 方炎低声喃喃,心头涌起一股强烈的酸涩与暖流。如今,方忠还在侯府,依旧是那个沉默可靠的老管家,只是背更驼了,白发更多了。而父亲…方炎攥紧了拳头,指甲深深陷入掌心。
不知不觉间,他漫步于御街之上,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,一步步走向那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段。
突然间,眼前的景象让他为之一震。只见五座巍峨壮观的高楼宛如巨人般矗立在那里,它们的飞檐斗拱如飞鸟展翅,彩绘辉煌如彩虹横跨天际。这五座高楼彼此以飞桥栏槛相连,层楼叠嶂,气势磅礴,宛如一座梦幻中的宫殿。
而在这五座高楼的正中,高悬着一块巨大的朱漆招牌,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大字——“丰乐楼”!这三个字龙飞凤舞,气势磅礴,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这座酒楼的辉煌与繁荣。
楼下,车水马龙,人流如织,宾客们络绎不绝地进出这座酒楼。街头巷尾,喧闹声、呼喊声、欢笑声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一片喧嚣鼎沸的海洋。
丝竹管弦之声从楼内传出,或悠扬婉转,或激昂澎湃,如泣如诉,动人心弦。行令劝酒之声此起彼伏,夹杂着歌女们婉转的歌声,如黄莺出谷,清脆悦耳。这些声音与珍馐美馔的香气相互交融,从楼内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,如同一股清泉注入了御街的喧嚣海洋,让人陶醉其中,流连忘返。
这便是名动天下、被誉为“七十二家正店之首”的丰乐楼!记忆碎片再次翻涌——当年,父亲述职后,曾带他登上这丰乐楼最高层,点了一桌好菜。父亲指着窗外鳞次栉比的屋宇、川流不息的人潮,对他沉声说道:“炎儿,看到这繁华了吗?这就是我辈将士浴血守护的东西!不容蛮族铁蹄践踏!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