熙凤拉着黛玉的手,从上到下仔细地打量了一番,然后把她送回到贾母身边坐下,笑着说道:“天底下竟然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,我今天才算见识到了!而且她这通身的气度,根本不像是老祖宗的外孙女,倒像是嫡亲的孙女一样。难怪老祖宗天天挂在嘴边,时刻不忘。只可惜我这妹妹命运这么苦,姑妈怎么就偏偏去世了!”
说着,便用手帕擦拭眼泪。
贾母笑道:“我刚觉得心里舒坦些,你又来招惹我!你妹妹远道而来,身体又弱,我刚才好不容易劝住了她,你就别再提那些伤心事了!”
熙凤听了,连忙收起悲伤,换上笑容说:“对对对!我一见到妹妹,心思就全在她身上了,又是高兴又是难过,竟然把老祖宗给忘了。真是该打,该打!”
说完,她又忙着拉起黛玉的手,问:“妹妹今年几岁了?上过学没有?现在在吃什么药?在这里别想念家里,想要什么吃的、玩的,尽管告诉我;丫鬟婆子们要是伺候得不好,也只管告诉我。”
接着,她又转头问那些婆子们:“林姑娘的行李物品都搬进来了吗?带了几个人来?你们赶紧收拾两间下房,让她们去休息休息。”
说话时,已经摆上了茶果,王熙凤亲自端茶送果。
这时,二舅母问她:“这个月的月钱发完了没有?”
熙凤回答说:“月钱已经发完了。我刚才还带着人到后楼上去找缎子,找了半天,也没找到昨天太太说的那种,想是太太记错了?”
王夫人道:“有没有,其实也不打紧。”接着又说:“你应当随手拿两匹出来,给你这妹妹裁衣裳用,等晚上想起来再派人去拿,可别忘记了!”
熙凤道:“这我倒先想到了,知道妹妹这两日就会到,我已经预备好了,等太太回去过目后,就送过来。”
王夫人听后,微微一笑,点了点头,没有再说什么。
这时,茶点已经被撤下,贾母吩咐两位老嬷嬷领着林黛玉去拜见她的两位舅舅。
此时,大舅舅贾赦的妻子邢夫人连忙起身,笑着回答说:“我带外甥女过去,这样也方便些。”
贾母笑着说:“正是这样,你也去吧!就不用再回来了。”
邢夫人答应了一声,便带着林黛玉向王夫人告别,大家一直送到穿堂前。
穿过垂花门,早有众多小厮拉过来一辆装饰着翠色帷幔和青色绸缎的车子。邢夫人拉着林黛玉上了车,众婆子们放下车帘,然后命令小厮们抬起车子,拉到宽敞的地方,才套上温顺的骡子,出了西角门,往东绕过荣府的正门,进入一扇黑漆大门,到了仪门前才下车。
众小厮退下后,才打起车帘,邢夫人扶着林黛玉的手,走进院中。
黛玉心想,这里的房屋院落,一定是荣府花园中分隔出来的一部分。
穿过三重仪门,果然看见正房、厢房、游廊,都小巧别致,不像刚才那边那么高大华丽;而且院中随处可见树木山石。
不一会儿,她们进入正室,早有许多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姬妾和丫鬟迎了上来。邢夫人让林黛玉坐下,一面派人去外书房请贾赦。
过了一会儿,有人回来禀报说:“老爷说:‘近日身体不太好,见了姑娘彼此都会伤心,所以暂时不忍相见。劝姑娘不要伤心想家,跟着老太太和舅母,就如同在家里一样。姐妹们虽然笨拙,但大家在一起也能解闷。如果有什么委屈,只管说出来,不要见外’。”
黛玉连忙站起来,一一应承。
又坐了一会儿,便告辞要走。邢夫人再三挽留她吃过晚饭再走。
黛玉笑着回答说:“舅母疼爱赐饭,我本不应推辞,但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,恐怕领了赐饭不去拜见不恭敬,改天再领也不迟。请舅母体谅!”
邢夫人听了,笑着说:“这倒是好主意。”
于是吩咐两三个嬷嬷用刚才的车子好好送林黛玉过去。于是林黛玉告辞。邢夫人送到仪门前,又嘱咐了众人几句,眼看着车子远去,才转身回去。
当黛玉踏入荣府,从车上下来后,一群嬷嬷领着她向东转了个弯,穿过一道连接东西两厢的穿堂,再绕过朝南的大厅,来到仪门内的一个宽敞院落。
这里有五间气势恢宏的正房矗立中央,两侧厢房与鹿顶耳房错落有致,设计巧妙,四通八达,显得既轩昂又壮丽,与贾母所居之处大不相同。
黛玉立刻意识到,这才是真正的内室正堂,一条宽阔的石板路直通大门之外。
步入堂屋,黛玉抬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悬挂于正中的赤金九龙青地大匾,匾上斗大的三个字“荣禧堂”赫然在目,下方则是一行小字,记录着某年月日皇帝赐予荣国公贾源的荣耀,旁边还钤有“万几宸翰之宝”的印章。
大紫檀木雕螭案上,摆放着一座三尺多高的青绿古铜鼎,旁边是一幅描绘墨龙待漏随朝的巨幅画作。一侧陈列着金蜼彝,另一侧则是精致的玻璃盒。地面上,两排共十六张楠木交椅整齐排列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