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屋的两扇木门对开着,是从邻村老祠堂拆来的老松木,纹理里还嵌着几十年的时光——凑近了看,能数清木头上圈圈叠叠的年轮,最粗的那圈里藏着一道浅褐色的裂痕,是当年台风天被树枝砸的,陆砚辞用木蜡油填了三次,才让裂痕不那么扎眼。门面上的清漆是哑光的,摸上去没有冰冷的滑腻感,反而像触到了晒干的棉麻,带着木头本身的温软。推开门时,没有寻常老木门的“吱呀”刺耳声,只有一道极轻的“嗡”响,像纸页在风里翻动——去年冬天,陆砚辞把融化的蜂蜡顺着门轴的缝隙灌进去,连轴芯都裹了层薄蜡,如今转动时,连灰尘都卡不住。
屋里的陈设看着简单,却每一件都透着“慢”出来的讲究。
正中间的老榆木桌是镇屋的物件,桌面是整块木料掏出来的,长一米八,宽八十厘米,边缘被岁月磨得圆钝,没有半点锋利的棱角。陆砚辞用蜂蜡擦了足足十五遍,每次都要等前一遍的蜡完全渗进木头里,再用细棉布反复打磨——如今桌面泛着暖融融的浅黄光泽,木纹像流淌的溪水,连中间那道歪歪扭扭的疤都成了景致:那是去年刻木雕时,不小心让刻刀划的,他没补,就那么留着,说“这样才像过日子的样子”。桌角放着一个黄铜镇纸,是林舟去年寄来的,上面刻着“静”字,阳光照在上面,会在桌面上投下一小片细碎的光斑。
桌子左边的圈椅是紫檀木的,扶手是整块木料打磨出来的,没有拼接的痕迹,颜色是深紫里透着红,像浸了陈年的酒。摸上去时,不是冰凉的硬木触感,而是温润如玉的滑,连最细的木纹都被磨平了——这是陆砚辞每天坐在这里刻木、看书时,用手掌反复摩挲出来的包浆,扶手内侧还留着他掌心的弧度,仿佛能嵌进去。椅垫是他去年冬天绣的棉麻垫,布料是托人从云南带的土布,浅灰的底色上绣着几株兰草,针脚不算特别整齐,靠近椅脚的地方还有个小疙瘩——是当时绣到一半,线断了重接留下的。他倒不介意,说“手工的东西,就该有烟火气”。
右边的书柜顶天立地,柜体是黑胡桃木做的,颜色是深棕里泛着墨,柜门是磨砂玻璃,不透明却透光。阳光照在玻璃上时,会漫出一层朦胧的白,隐约能看见里面书脊的颜色:有深棕色的精装本,是“山民001”系列的实体书;有浅蓝色的平装本,是他收集的老诗集;还有几本红色封面的,是村小送的儿童绘本。书柜最下面一层没装门,摆着几个陶瓷小摆件,都是他刻木雕剩下的边角料,随手捏的小兔子、小松鼠,釉色不均匀,却透着股憨态。
最里面的老藤床是印尼老藤编的,藤条粗实,编得密不透风,睡上去不会塌陷,只会微微往下陷一点,刚好托住腰背。有几根藤条的颜色比别的深,是陆砚辞常年靠坐的地方,已经被体温焐得发亮。床头的竹编靠枕是他自己编的,里面填的是后山晒透的艾草,每年夏天都会倒出来重新晒一遍——此刻阳光从窗缝里钻进来,落在靠枕上,艾草的清香混着藤条的草木气,在屋里慢慢漫开,不浓,却让人心里发沉的静。
陆砚辞就坐在那张紫檀圈椅上,手里握着一把刻刀。那刻刀是早年去日本时买的,刀刃是高碳钢的,泛着冷冽的银亮,哪怕用了五年,依旧锋利得能削断头发——他每周都会用细磨刀石磨一次,刀刃上还留着细密的磨痕。刀柄是牛皮包的,颜色已经从浅棕变成了深褐,上面印着他手指的形状:食指的印记最深,指腹处的牛皮磨得有些薄,能隐约看见里面的木芯;拇指的印记偏下,是他握刀时习惯的姿势。
他正打磨那块仙鹤木雕,木坯是放了两年的老黄杨木,颜色已经泛出浅琥珀色。刻刀的刀刃贴着木坯的翅膀划过,动作轻得像蝴蝶点水,带下的木屑是浅黄的,细得像面粉,落在榆木桌上,发出“簌簌”的轻响,积在桌缝里,像撒了层薄雪。他的眼睛盯着木雕的羽毛,连眼尾都跟着绷紧——每一片羽毛的弧度都要掐着分寸,长一点显赘,短一点显秃,他甚至会对着窗外的麻雀看半天,琢磨羽毛的层次感。呼吸也放得极轻,吸气时胸口只微微起伏,呼气时几乎听不见声音,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压缩成了手里的刻刀、木坯,还有那片待成型的羽毛。
桌上的老式半导体收音机是祖父留下的,外壳是胡桃木的,边角处有几处浅痕,是陆砚辞刚搬来那年,不小心从桌上碰掉的,他用木蜡油补了,却还是留下了淡淡的印记。收音机保养得极好,旋钮是黄铜的,虽然氧化成了暗铜色,却转得顺滑,没有半点卡顿。此刻里面正咿咿呀呀地播着早间文娱新闻,声音被调得极低,像从几百米外的村口飘来的,刚好能盖过刻刀划木头的“沙沙”声,却又不会扰了心神。
“……据悉,新生代流量歌手李昊凭借单曲《心跳节拍》,斩获本年度金曲奖最佳男歌手。”收音机里的女主持人声音甜得发腻,中间还混着点电流的杂音,“现场演唱时,李昊在副歌部分出现小幅破音,甚至有半句歌词没跟上节奏,但台下粉丝依旧狂热欢呼,有几位粉丝冲破安保防线想冲上台,最终被工作人员拦下。对此,有网友在微讯上犀利吐槽:‘现在的奖项是看流量还是听唱功?当年的金曲奖,哪个不是真刀真枪比出来的?连气息都不稳,也好意思拿最佳?’……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文娱: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文娱: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