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来的几个月里,五特和赵宏一起,带领黑安城的百姓们做了一件又一件实事:修好了所有破旧的房屋,清理了城里所有的沟渠,开垦了大片荒地,修建了水车和水渠,建了公共厕所和医馆……五特说:“再有随地方便的就打他……”黑安城就像变了一个模样,街道宽敞干净,房屋整齐结实,田地里的庄稼郁郁葱葱,百姓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。
这天,五特和赵宏正在议事厅里商量如何改进农具,孙成凯突然从外面跑了进来,脸上满是兴奋:“大人,城主,好消息!黑盛城那边派人来了,说暗势力的‘影’带领残部去攻打黑盛城,结果被黑盛城的百姓和士兵们联手打败了,‘影’也被活捉了!”
赵宏猛地站起身,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:“真的?太好了!这下咱们彻底不用担心暗势力的威胁了!”
五特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:“我就说,只要百姓们团结一心,就没有打不败的敌人。黑盛城能守住,说明那里的百姓也过上了安稳的日子,他们也懂得守护自己的家园了。”
孙成凯接着说:“黑盛城的使者还说,他们听说了黑安城的变化,特意来教治理城池的法子,想把黑安城也建设得和黑盛城一样好。”
赵宏看向五特,眼中满是敬佩:“五特,这都是你的功劳。如果不是你,黑安城不会有今天,黑盛城也不会守住。”
五特摆了摆手:“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,是咱们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结果。”他站起身,走到窗边,看着外面阳光明媚的黑安城,“以后,咱们还要把黑安城和黑盛城连接起来,还有其它城池,修几条大道,让百姓互相往来,互通有无。再把咱们的种植、饲养、修建水渠的法子教给更多的人,让更多的百姓过上好日子。”
赵宏走到五特身边,用力点头:“好!咱们一起努力,让这天下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,再也不受战乱之苦!”
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,照在两人身上,温暖而明亮。远处的水车还在缓缓转动,田地里的庄稼随风摇曳,百姓们的笑声传遍了整个黑安城——一场关乎城池命运的守护战早已结束,而一场关于家园建设的新征程,才刚刚开始。
五特刚把城南水车的木轴调试好,就见赵宏提着个沉甸甸的布袋子快步走来,布袋子上还沾着些许面粉,显然是刚从磨坊回来。“五特!你快看!”赵宏将布袋子往石桌上一倒,白花花的面粉簌簌落下,在阳光下扬起细小的粉尘,“这水车带动石磨磨出来的面粉,比人工磨的细多了!百姓们都说,用这面粉蒸出来的馒头,口感都不一样!”
五特伸手捻起一撮面粉,指尖传来细腻的触感,他笑着点头:“这还只是开始。光解决温饱不够,得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,才算真的安稳。”他俯身从水车旁捡起一根芦苇秆,在地上画出几个物件的轮廓——竹篮、草席、陶罐,还有编织得细密的渔网,“黑安城三面环山,一面靠河,原材料有的是,缺的是把原材料变成钱的手艺。”
赵宏盯着地上的草图,眼睛越睁越亮:“你是说,教百姓编竹篮、织草席?可这些东西,其他城池不也有吗?能卖上价钱吗?”
“普通的自然卖不上价,但咱们要做‘精细活’。”五特折断芦苇秆,在竹篮的轮廓旁画了几道花纹,“你看,在竹篮边缘编上回字纹,篮底织成莲花形,再染上草木汁的颜色——寻常竹篮卖五个铜板,这样的就能卖二十个。”他又指向渔网的草图,“城西的竹子韧性好,编渔网时用‘三股拧绳’的法子,比单股的结实三倍,渔民们肯定愿意花高价买。”
这话让赵宏瞬间来了精神,他蹲下身,用手指顺着花纹的线条描摹:“这个法子好!我明天就把城里的妇女们都召集起来,让她们跟着你学!”
“不用我教,找几个手巧的师傅就行。”五特拍了拍手上的灰尘,“城西有个姓林的老篾匠,年轻时在江南做过竹编,手艺好得很;城南的张婆婆,织草席时能织出鸳鸯戏水的图案——把他们请来当师傅,教百姓们手艺,城主府给他们发月钱,再把织好的东西集中起来,派专人送到周边的城池去卖。”
第二天一早,城主府门前的空地上就挤满了人。老篾匠林师傅拿着一根竹子,手指灵活地将竹条劈成细如发丝的竹丝,引得周围一片惊叹。“编竹篮要先选竹,得用两年生的毛竹,不老不嫩,劈出来的竹丝才既有韧性又不易断。”林师傅一边说,一边将竹丝在指间穿梭,不多时,一个小巧玲珑的竹篮雏形就出现了,“你们看,编篮底时要‘一上一下’交错着来,编到篮身时,每编三圈就要加一根竹条,这样才能让篮子立得稳。”
妇女们看得入神,纷纷拿起竹条跟着学。赵宏也凑过去,笨拙地拿起竹丝,结果刚一用力,竹丝就断了。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,林师傅却笑着说:“城主别急,这手艺得慢慢来。当年我学劈竹丝,手上磨出的水泡破了又长,过了三个月才能劈得这么细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机器变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机器变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