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皮肤黝黑的老农蹲在地上,用手摸了摸起好的垄,疑惑地问:“五特大人,这垄这么高,浇水的时候会不会浇不透啊?”
五特笑了笑,从旁边的水桶里舀起一瓢水,顺着沟倒下去:“你看,水顺着沟流,慢慢就渗到垄里了,庄稼的根能扎得更深,长得更壮。等麦子长出来,咱们再在垄上盖一层稻草,既能保墒,又能防止杂草长出来。”老农看得连连点头,转身就招呼家里人按照五特说的方法起垄,脸上满是期待。
在城北,五特还指导百姓们修建了“青贮窖”来饲养牲畜。他让人挖了一个深一丈、宽两丈的地窖,四壁用砖砌好,再抹上水泥(古代用石灰、黏土、沙子混合而成)。“把新鲜的青草、玉米秸秆切碎了填进窖里,踩实了,再用泥土封上口,这样能保存大半年,冬天牲畜就有饲料吃了。”他拍了拍窖壁,“这窖不仅能存饲料,还能存粮食——把粮食晒干了放进窖里,底下铺一层干草木灰,能防潮防虫,比放在粮仓里安全多了。”
赵宏看着城里一天天变样,心里既欣慰又敬佩。这天傍晚,他和五特坐在城主府的屋顶上,看着夕阳下炊烟袅袅的黑安城,忍不住说:“五特,以前我总觉得你只会打仗,没想到治理城池也这么厉害。你这些法子,都是从哪里学来的?”
五特望着远处正在修建的水渠,目光悠远:“都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,五特心想阿姆洛坦星的二万年知识底蕴,这原始星球咋比,就是现在没工具,还得是原始工具!还得一点一点制造!五特回过神说,那里的百姓以前也过着苦日子,后来我们一起修水渠、整田地,日子才慢慢好起来。”他转过头,看着赵宏,“其实治理城池和打仗一样,都要用心。打仗是为了守护百姓,治理城池是为了让百姓过得更好——这两者,从来都不是分开的。”
赵宏点了点头,拿起身边的酒壶递给五特:“你说得对。以前我总想着当皇帝,享受权力带来的荣耀,却忘了权力背后的责任。现在我才明白,能让百姓们住上结实的房子,吃上饱饭,比当皇帝更有意义。”他顿了顿,又说,“对了,那截洪沟已经快修好了,城西的水渠也挖得差不多了,接下来咱们该做什么?”
五特接过酒壶喝了一口,指着城南的方向:“接下来,咱们要在城南修一座‘水车’。那里有条小河,水流不急不缓,正好能带动水车——水车既能灌溉田地,又能带动石磨磨面粉,能省不少力气。”他放下酒壶,站起身,“明天咱们就去看看,找些铁匠和木匠来,一起琢磨琢磨水车的样子。”
第二天一早,五特和赵宏就带着工匠们来到城南的小河边。五特在地上画出水车的草图:“水车要做一个直径三丈的大轮子,轮缘上装三十六个水斗,轮子中间穿一根横轴,轴的两端架在石墩上。水流冲击水斗,轮子就会转动,水斗把水带到高处,再倒进旁边的水渠里,就能灌溉田地了。”
铁匠们看着草图,皱起了眉头:“五特大人,这横轴要承受整个轮子的重量,还得转动,用普通的铁恐怕不行啊。”
五特点了点头:“用‘百炼钢’来做横轴,把熟铁反复锻打,去除杂质,这样既结实又有韧性。轮缘用硬木做,外面包一层铁皮,防止被水泡烂。”他拿起一根树枝,在地上比划着锻打的过程,“先把熟铁烧红,用锤子反复敲打,每敲打一次,就蘸一次水,这样反复几十次,铁就会变得非常结实。”
工匠们听得跃跃欲试,立刻回去准备材料。半个月后,一座巨大的水车立在了小河边。当水流冲击水斗,轮子缓缓转动起来,水斗里的水被带到高处,哗啦啦地倒进水渠里时,周围的百姓们都欢呼起来。一个正在田地里干活的老农,看着渠水流进自己的庄稼地,激动得热泪盈眶:“有了这水车,以后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!五特大人,赵宏城主,你们真是百姓的活菩萨啊!”
赵宏看着欢呼的百姓们,转头对五特说:“你看,百姓们多开心。以前我在皇宫里,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。”
五特笑了笑:“这只是开始。等水车运转起来,咱们再在城里修几座‘公共厕所’,每个街区修一座,厕所底下挖深沟,沟里填上草木灰,定期清理——这样既能保持城里的卫生,又能得到肥料,用来肥田正好。”他顿了顿,又说,“另外,还要在城里建一所‘医馆’,请几个郎中坐诊,给百姓们看病抓药,尤其是在雨季,要提前准备好预防疫病的草药,比如艾草、菖蒲,家家户户都要挂上,既能驱虫,又能防疫。”
赵宏连忙点头:“好,这些事我都安排下去。对了,那封密信里提到的‘影’,还有黑盛城的事,咱们要不要再派人去打探一下?”
五特望着远处的天空,眼神变得凝重起来:“不用急。现在黑安城已经今非昔比,百姓们安居乐业,士兵们训练有素,就算‘影’真的要来攻打黑盛城,咱们也能随时支援。”他转过头,看着赵宏,“眼下最重要的,是让黑安城变得更强大,让百姓们真正过上安稳的日子——只有这样,才能彻底打败暗势力,守住这一方土地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机器变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机器变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