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面里的商鞅忽然放下笔,起身走到窗前,望着院中那棵刚抽新芽的槐树。白雪认得那棵树,上次她潜入栎阳时见过,树干上还有孩童刻的歪歪扭扭的“秦”字。
“你看他的影子。”玄真子忽然说。
白雪定睛细看,月光透过窗棂照在地上,商鞅的影子边缘竟有淡淡的黑气缠绕,像是被什么东西吸附着。她猛地想起方才感应到的怨气:“这些黑气会伤到他吗?”
“怨气入体,轻则心神不宁,重则折损阳寿。”玄真子收回玉诀,“但你再看那树影。”
石壁上的画面随之一转,槐树叶的影子落在商鞅肩头,竟像一只手轻轻按在他的肩胛处,那些黑气遇到树影便退散了几分。白雪忽然明白:“是自然之气在护着他?”
“天地有大美而不言,四时有明法而不议。”
玄真子望着山外渐渐亮起的天光,“商鞅的新法,是在替秦国刮骨疗毒,过程必然疼痛。但只要他行的是正道,山川草木自会护持 —— 这不是法术,是天道。”
白雪低头看着掌心的玉诀,忽然想起自己穿越过来的那天,也是这样一个雾蒙蒙的清晨。她原本是在图书馆查《商君书》的注释,指尖刚触到一本清代抄本的封面,就被一阵白光卷到了终南山。当时她以为是幻觉,直到看见玄真子穿着道袍走来,才惊觉自己真的到了战国。
“师父,您说历史真的不能改吗?”她抬头时,眼里还带着现代人特有的执拗,“我在书上看到,商鞅最后是被车裂的……”
“你又知道,”玄真子沉思起来,“我这个徒儿白雪到底是谁?连老夫也看不出来了么?”
白雪见玄真子沉默片刻,从藏经阁取来一卷用兽皮封存的古籍,封面没有书名,只盖着一个朱红色的“玄”字印章。他翻开泛黄的纸页,里面竟是用甲骨文写的,白雪勉强认出其中几个字:“秦……卫鞅……木……”
“这是先师游历西秦时,从陈仓古道的石壁上拓下来的。”玄真子指着那些扭曲的文字,“大意是说,秦有卫鞅,如木得火,虽焚其身,终成燎原之势。”他合上古籍,“天道讲究‘成其功而不有其名’,商鞅的结局,或许从他在青石崖下说出‘强国之道’ 时,就已经注定了。”
白雪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。她穿越而来,本想亲眼见证那个史书上冷酷果决的改革家,却没料到会在终南山的云雾里,对他生出如此复杂的牵挂。她既希望他能成功变法,又怕他真的落得那样惨烈的下场。这种矛盾像终南山的阴阳界,一边是晴空万里,一边是云雾翻涌,始终在她心里撕扯。
“那我学灵犀术,学这些法术,还有什么用?”她声音发颤,“难道就只能看着?”
“看着,也是一种修行。”玄真子递给她一柄青铜小剑,剑身只有七寸长,刻满了星斗图案,“这是‘寸光剑’,能斩无形之怨,却不伤有形之物。你且记住,能用它的时候,只有两种情况:一是对方用了邪术,二是……”他顿了顿,“是你感应到他有性命之忧,且这危险并非天道注定。”
白雪接过寸光剑,剑柄上的防滑纹刚好贴合她的指节,像是为她量身打造的。她忽然明白,师父不是不让她出手,而是在教她如何在天道与人心之间,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。
“谢谢师父。”她屈膝行礼时,发间的银簪碰到了玉符,发出清脆的响声,她越来越明白“天道不可违”这句话的含义。
玄真子忽然笑了:“你可知为何让你学灵犀术?”不等她回答,便指着观星台边缘的那株千年古松,“你看它扎根岩石,却能引来云气滋养;它不与百花争艳,却能在风雪中护佑山下的村落。真正的守护,从不是横冲直撞,是如松般,知进退,懂藏露。”
话音刚落,古松忽然无风自动,松针簌簌落下,在青石板上拼出“守中”二字。白雪望着那两个字,忽然想起现代物理学里的“观察者效应”—— 或许她的存在,本身就会对这段历史产生微妙的影响,但只要守住本心,不强行干预,这种影响就能化为无形的守护。
是夜,白雪坐在观星台,按照玄真子传授的口诀,将灵力注入寸光剑。剑身发出淡淡的蓝光,映得她眼底一片澄澈。她再次运转灵犀术,这次感应到的画面清晰了许多:商鞅正在灯下修改《分户令》,案几上放着半块没吃完的麦饼;赵勇在门外禀报,说渭水南岸有百姓因争水浇田而械斗,已经伤了十几人;远处的宗室府邸里,有人正对着铜镜试穿铠甲,甲片碰撞的声音刺耳......
“争水械斗……”白雪喃喃自语。她记得史书上记载,商鞅对此事的处置极严,直接将为首的七百多人处以极刑。可此刻感应到的商鞅,眉宇间分明带着犹豫,手指在竹简上反复摩挲着“连坐” 二字,像是在斟酌措辞。
“或许历史也不是铁板一块。”她握紧寸光剑,剑身的蓝光忽然闪烁了一下,映得远处的云雾泛起涟漪。她隐约看到渭水南岸的田埂上,有个穿粗布短打的老者正往井里投什么东西,井水瞬间泛起乌黑的泡沫 —— 那是有人在水源里下了毒,想嫁祸给争斗的双方,激化矛盾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战国仙缘:商君鞅途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战国仙缘:商君鞅途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