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衍这时补充药方:“桂镇湿滞兼燥,宜用‘金桂茯苓麦冬汤’,主药是处理好的金桂(化湿理气、醒脾和胃)、茯苓(利水渗湿,把脾里的湿邪‘导’除去)、麦冬(养阴生津,补肺里的燥),辅药加本地的桂花蜜(去杂质,缓和药性,添甜)、炒麦芽(消食化积,化桂花糕的积)、桂梗(通气宽胸,和金桂搭着用),用桂树根井水熬煮,借桂地脉气助脾肺运。”
苏沐开始熬药,她让小石头站在旁边学:“先把茯苓、麦冬、炒麦芽放进桂木砂锅里,加三勺桂树根井水,大火烧开转小火,煎一刻钟 —— 这些药质地硬,得先煎;金桂和桂梗要后下,金桂煮久了香味散,桂梗煮久了会烂;桂花蜜最后放,煮化就行,不然会糊。” 小石头赶紧记在笔记本上,还特意画了个小锅,标上 “先煎:茯苓、麦冬、麦芽;后下:金桂、桂梗;最后:桂花蜜”。
可刚煎到十分钟,阿桂突然喊起来:“俺娘咳得更重了!还说胸口发闷!” 沈知远赶紧跑进屋,搭脉后皱起眉头:“是金桂没晾透,带了露水,添了点湿,得加片生姜去湿,再扎两针缓解。” 小石头心里一紧,刚才捡金桂时,只想着捡花萼,忘了提醒阿桂晾露水,他赶紧跑去竹匾旁,把剩下的金桂摊开,用扇子扇着:“都怪我,没注意露水,下次一定记得先晾透!” 林薇走过来,拍了拍他的肩:“别慌,知错就改,下次注意就是,现在帮我拿片生姜来。”
苏沐加了生姜片,继续煎药,等一刻钟到了,放进金桂和桂梗,再煎五分钟,最后加桂花蜜。揭开锅盖时,药香里混着金桂的甜香、麦冬的润香、桂花蜜的醇甜,一点都不燥。沈知远舀了小半碗,吹凉了喂给阿桂娘:“婶,慢点喝,这药带桂花甜,不苦。” 阿桂娘抿了一口,咳嗽轻了些,又喝了两口,说:“胸口不闷了,像吹了阵桂花香的风。”
太阳偏西时,阿桂娘喝了两碗药,已经能坐起来,还吃了小半碗桂花粥。阿桂高兴得直擦眼泪,从缸里舀了勺桂花蜜,装进小瓷瓶,递给小石头:“给你,这是俺家最好的桂花蜜,谢谢你帮俺捡金桂。” 小石头接过瓶子,脸有点红:“我刚才还认错了银桂,差点帮倒忙……” 沈知远笑着揉了揉他的头:“谁没认错药的时候?重要的是能记住错在哪,下次不犯,你这次记的笔记很详细,已经进步很多了。”
苏沐把方子写在桂木板上,特意标注:“药用选金桂(去花萼、晾透),金桂后下,桂花蜜最后放”,交给阿桂:“以后吃桂花糕别贪多,秋燥天多喝温水,要是再犯,按这个方子煮。” 小石头把自己画的药材图送给阿桂,还指着图教她:“这个是金桂,要厚花瓣、甜香的;这个是银桂,薄花瓣、带涩的,别用错了。” 阿桂点点头,把图小心地折好,放进兜里。
离开桂镇时,阿桂和阿桂娘往马车上塞了不少桂花糕、桂花蜜,还有晒干的金桂。“下次来,俺给你们酿桂花酒!” 阿桂站在桂树下,挥着手喊,手里还拿着小石头送的药材图。林薇靠在车边,手里攥着朵金桂,薄荷苗的叶片已不再泛燥,翠绿得发亮。沈知远递给小石头一杯桂花蜜水,里面加了点金桂:“尝尝,这是你自己捡的金桂煮的水,甜不甜?” 小石头喝了一口,甜香在嘴里散开,使劲点头:“甜!比上次的莲子茶还甜!”
马车驶离桂镇,身后的桂树在夕阳里泛着金,桂花落在车辙旁,像撒了层碎金。车厢里,桂花的甜香混着药香,小石头捧着笔记本,又加了一行:“金桂需晾透去花萼,带露水添湿”。陆衍凑过来,笑着说:“下次再遇到人药,你肯定不会慌了。” 沈知远和林薇对视一眼,都想起了刚才小石头捡金桂时认真的样子 —— 那是药材的甜,是桂镇的暖,是小石头一点点成长的香,随着马车,飘向秋日的暖阳里。
喜欢长安急诊录:医女的跨时空爱恋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长安急诊录:医女的跨时空爱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