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流在控制屏幕上快速构建着深渊的地貌。起初,一切正常,显示着预料中的复杂海底地形。
突然,声纳操作员发出一声惊疑不定的低呼。
“等等……这……这是什么?”
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主屏幕上。在声纳构建的地形图中央,一片相对“平坦”的区域下方,扫描图像出现了一个极其不自然的异常区域。
那是一个巨大的、边缘清晰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几何结构轮廓!初步判断,其形状接近于一个完美的正六边形,边长初步估算超过一点五公里!其规模之大,几乎占据了这片深渊谷底的中心区域!
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,这个结构对声波的反射特征极其古怪。它不像岩石或沉积物那样产生清晰的回波,其表面似乎能吸收和散射绝大部分声波能量,导致其内部结构完全无法探测,在声纳图上呈现为一个巨大的、边缘锐利但内部一片空白的“黑洞”!
“切换侧扫声纳和合成孔径雷达(水下适用型)模式!”艇长声音紧绷。
然而,结果依旧。无论是哪种探测模式,都无法穿透那层无形的屏障。雷达波同样被完全吸收或偏转,无法获取任何有效信息。那个巨大的六边形结构,就那样静静地躺在万米深渊之下,对人类的探测手段完全隐形!
“自然形成绝无可能!”随艇的地质学家失声叫道,“这种规模,这种规则的几何形态,还有这种……这种对探测波的全频段‘免疫’特性!这……这是人造物!或者……是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超级造物!”
控制中心内,一片死寂。
所有人都想起了“龙宫计划”命名时,带有的那一丝东方神话色彩——龙王居于深海龙宫。他们本以为那只是一个寄托着美好愿望的代号。
却从未想过,在这地球最深的、被认为是生命禁区的地方,竟然……真的早已存在着一座“龙宫”?!
一座规模远超人类想象、科技水平高到无法探测的……深渊堡垒!
它是谁建造的?“先行者”?“收割者”?还是……某个从未被人类知晓的、潜藏于地球深渊之中的远古文明?
“龙宫计划”刚刚启动,就撞上了一个远比“收割者”迫近更加诡异、更加深邃的谜团。人类试图建造最后的方舟,却发现自己似乎……闯入了别人的领地。
这深不见底的海沟之下,隐藏的究竟是文明延续的希望,还是……另一个更加恐怖的终结?
中篇:潜航时代
“挑战者深渊”底部那巨大而隐形的六边形结构,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,悬在了“龙宫计划”的头顶。恐惧与疑虑在最高决策层蔓延——是放弃这处选定的地址,另寻他处?还是冒着激怒未知存在的风险,继续建设?
最终,现实的压力压倒了对未知的恐惧。时间,是人类最奢侈的消耗品。“黑色金字塔”正在逼近,火星的命运岌岌可危,每一分每一秒都弥足珍贵。经过最顶尖的地质物理学家和材料学家反复模拟论证,确认该隐形结构处于极其稳定的“惰性”状态,只要不进行破坏性接触,在其上方及周边区域进行建设,理论风险可控。
“龙宫计划”,在巨大的阴影下,以一种近乎悲壮的决心,强行推进。
全球的力量被前所未有地整合起来。曾经代表着各国工业皇冠上明珠的超级工厂,如今夜以继日地生产着特制的、铭刻着人类求生意志的构件。巨大的海上浮动平台,如同神话中背负着仙山的巨龟,从世界各地的船坞驶出,汇聚到西太平洋那片墨蓝色的海域之上。平台上,耸立着如同摩天大楼骨架般的巨型龙门吊,以及数以万吨计的、模块化的基地组件。这些组件由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和超强钛合金构成,表面流动着幽蓝的能量矩阵纹路,它们将是构筑万米之下“龙宫”的砖石。
这是一个属于深海的、沉默而浩大的“潜航时代”。
每一天,都有数十个被特种浮筒包裹的巨型模块,从平台底部释放,如同沉重的雨滴,向着无光的深渊缓缓沉降。精密的导航系统引导着它们穿越复杂的洋流和巨大的水压差,最终精准地抵达预定的海床坐标。
在海底,新一代的“深渊工兵”机器人接替了工作。这些机器人形态各异,有的如同巨大的钢铁章鱼,拥有多条液压驱动的强力机械臂,负责抓取、搬运和初步定位;有的则如同扁平的巨蟹,利用其巨大的铲钳和粉碎装置,平整海床,清理障碍;更有专门用于焊接和能量矩阵接续的精密单位,它们如同深海中的萤火虫,在构件连接的缝隙处,喷射出能够抵抗亿万吨压力的特种焊料和能量流,将独立的模块一点点拼接成有机的整体。
作业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万米水压下,任何微小的设计缺陷或材料疲劳都会被无限放大。一次非致命的液压管路泄漏,在深海中会瞬间演变成灾难;一次机械臂的微小失控,可能导致数百吨的构件相互碰撞,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。工程师们通过光纤和量子通讯,远程操控着这一切,每一次成功的对接,每一次险情的排除,都伴随着控制中心内短暂的欢呼和更长久的、压抑的沉默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我的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我的南天门计划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