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篇:最后的诺亚方舟
“黑色金字塔”移动了。
这五个字,如同五道冰冷的丧钟,在地球联合防御理事会(UDC)最深层的战略指挥中心内敲响,余音回荡在每一个与会者死寂的心头。主屏幕上,来自“荧惑之眼”最后传回的画面已然定格——那座吞噬光线的巨大造物,正以一种超越理解的方式脱离土星轨道,其目标直指火星。没有耀眼的尾焰,没有能量的喷发,只有一种近乎绝对的、令人灵魂战栗的“移动”本身。
速度无法测算,抵达时间未知。但一种毁灭的倒计时,已然在无形的压力中开始读秒。
火星,人类迈向深空的前哨,拥有初步行星防御能力和“南天门”计划重要基地的桥头堡,在“收割者”的绝对力量面前,能支撑多久?几个小时?几天?或者,仅仅是一次擦肩而过的余波,就足以让其化为齑粉?
没有人知道答案。但所有人都知道,火星的陷落,只是时间问题。而下一个目标,毫无疑问,将是地球。这个“先行者”留下的“基因花园”,这个“收割者”观察和筛选了无数年的苗圃。
恐慌被强行压制在最高决策层之下,但一种末日将近的寒意,已然渗透了知情者的骨髓。面对一个能够创造微缩宇宙、进行跨维度航行的超级文明,人类现有的所有军事力量,无论是大气层内的战机航母,还是近地轨道的天基武器,都显得如此苍白可笑,如同原始人投出的石块面对星际战舰。
“我们不能坐以待毙。”UDC轮值主席,一位头发花白、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的老者,打破了指挥中心内几乎凝固的空气,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必须为文明,保留最后的火种。”
绝境之中,生存的本能催生了最决绝的计划。
经过连续七十二小时不眠不休的紧急磋商和近乎残酷的可行性论证,一份代号为 “龙宫计划” 的绝密方案,被摆在了UDC全体成员面前。
计划目标:在地球最深邃、最隐蔽、理论上最能抵御地表灭绝性打击的区域——马里亚纳海沟,特别是其最深处“挑战者深渊”,建立一座能够长期自持的大型海底避难与科研基地。它将成为人类文明面对“收割者”威胁时,最后的诺亚方舟,保存物种基因、科技数据、文化精华以及尽可能多的幸存者,以期在浩劫之后,保留文明复兴的希望。
计划一经提出,便引发了巨大的争议。海底建设的技术难度、万米水深下的恐怖压力、生态闭环维持的挑战、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、近乎承认失败的战略退缩……都让部分成员难以接受。
“这是逃跑主义!是放弃地表数十亿人的懦弱行为!”一名代表激动地拍案而起。
“不!这是现实主义!”另一位负责深空探测的科学家反驳,他的脸色因疲惫和绝望而苍白,“面对‘收割者’,我们没有任何正面抗衡的可能!‘龙宫计划’不是逃跑,是战略转移,是文明延续的必要备份!就像……就像‘先行者’创造‘庇护所’一样!”
“先行者”的例子,像一记重锤,敲在了所有人心上。连那样辉煌的文明,在无法抗衡的威胁面前,也不得不选择隐匿和静滞。人类,又有什么资本去硬碰硬?
最终,在压倒性的生存危机面前,UDC以全票通过了“龙宫计划”。决议被列为地球最高机密,权限仅限于极少数核心成员。
全球的资源,在悄无声息中被疯狂调动。所有最先进的深海勘探技术、耐压材料科技、封闭生态循环系统、聚变能源小型化成果……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保密等级,向着西太平洋汇聚。
首批由特制耐压合金建造的、形同巨大海胆的勘探潜艇“蛟龙-IX”号,在层层护卫下,悄然潜入漆黑的海水,向着那传说般的深渊沉潜。
下潜的过程,是对人类心理和科技的极限考验。舷窗外的光线迅速消失,最终归于绝对的黑暗,只有潜艇自身的探照灯,如同两柄微弱的光剑,刺破亘古的幽寂。压力读数疯狂攀升,艇壳在外部万亿吨海水的重压下发出令人牙酸的轻微呻吟。每一次下潜深度的突破,都伴随着控制中心内几乎停止的心跳。
当“蛟龙-IX”号最终平稳地悬停在距离海面约米的“挑战者深渊”底部上空时,传来的影像让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。
这里并非预想中的平坦淤泥地带。眼前是一片极其怪异的、由苍白如骨的硅质沉积物构成的“丘陵”和“峡谷”,形态嶙峋扭曲,仿佛某种史前巨兽的骸骨坟场。没有生命的迹象,只有绝对的死寂和寒冷,探照灯的光线似乎都被这浓郁的黑暗吞噬了大半。
“开始地形扫描,寻找最适合建立基地核心区的平整区域。”艇长下达指令,声音在密闭的舱室内显得有些沉闷。
高精度多波束声纳系统开始工作,无形的声波如同蝙蝠的感知,向着深渊底部扩散,勾勒着下方地形的三维模型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我的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我的南天门计划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