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令被迅速加密,传向遥远的火星。
主厅内,研究人员们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,试图从有限的线索里挖掘出更多关于“清理者”和远古“播种者”的信息。
秦宇和万里并肩站在巨大的星图前,沉默不语。
远古的回响,跨越了数十万年的时空,在此刻与人类的求知欲碰撞。火星赤色的大地上,不仅沉睡着战争的残骸,更埋葬着一个强大文明涅盘前的秘密。而人类,这个宇宙中的后来者,正试图揭开这尘封的历史,却不知这探寻本身,是会带来启迪,还是会招致那警告中所预示的“遗忘之痛”。
沉默的见证者已然现身,它们会开口吗?还是会用更直接的方式,来执行它们守护“神圣遗骸”的职责?
答案,仍在火星那稀薄而冰冷的大气中,随风飘荡。
---
中篇:舰骸之心
火星轨道,“鲲鹏一号”指挥中心。
时间仿佛被拉伸又压缩。自那艘被命名为“清理者”的未知飞行器发出警告并悬停于N-22区域上空后,已经过去了十几个火星时。它如同一只沉默的、深灰色的眼睛,冰冷地注视着下方的人类活动,以及那片巨大的远古残骸。除了最初的范围性武器中和以及那句混杂的警告,它再没有任何进一步的动作,但这种持续的、高压态势下的静默,比任何激烈的冲突都更令人心力交瘁。
“警告信号的语言分析初步结果已经收到,‘烛龙’本部判断其与‘播种者’原始语言存在同源关系。”林婉向核心团队通报了来自地球的最新情报,声音在封闭的舰桥内显得格外清晰,“秦宇总工提出了一个假设,认为火星可能是‘播种者’文明早期的一个前哨站,而那场远古战争,或许与它们后来走向‘格式塔’道路有关。”
这个消息在团队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。将眼前这片冰冷的战争遗迹与那个如同神明般播撒生命、观测文明的“播种者”联系起来,需要极大的想象力跳跃。但逻辑链条却又隐隐指向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向。
“如果秦总的假设成立,”负责安全事务的军官皱着眉头,“那么‘清理者’守护这里的动机就更加复杂了。它们可能不仅仅是看守战场,更是在守护某种……文明的原罪或者转折点的证据。”
“这正是我们需要弄清楚的。”林婉的目光投向主光幕上那艘沉寂的巨型残骸,以及残骸上空那个纹丝不动的深灰色飞行器,“‘烛龙’命令我们,在保证绝对安全的前提下,尝试与‘清理者’进行非挑衅性接触,使用破译出的原始‘播种者’语言片段。”
这是一个极其危险且微妙的任务。任何不当的举动,都可能被视为“玷污”,从而招致“清理者”更激烈的反应。
就在通讯团队紧张地准备第一次接触信息时,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数出现了。
一直停留在近地轨道、作为人类与“守护者”文明联络节点和技术支援平台的“信使”空间站,发来了一条加密等级极高的信息。信息直接来源于“守护者”AI本身。
“‘清理者’的出现及其行为模式,触发了深层历史数据库的关联协议。” “守护者”AI那特有的、毫无情绪起伏的合成音在频道中响起,“根据有限且模糊的远古记录推断,‘清理者’并非单一文明,更可能是一个基于特定‘守墓’指令而行动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体系。其核心逻辑围绕‘隔离’与‘静默’,对任何试图探究其守护目标历史真相的行为,会采取渐进式压制,直至目标‘遗忘’或物理消亡。”
“‘守墓’指令?自动化体系?”林婉捕捉到了关键信息。
“是的。其行为模式显示高度程序化特征。它们通常会对首次闯入者发出警告,并展示武力进行威慑。如果警告无效,则会采取更进一步的隔离措施。根据当前情况分析,‘清理者’飞行器正处于‘观察与威慑’阶段。其大部分处理能力集中于监控残骸本身及周边能量签名,对外围非直接威胁目标的注意力存在周期性波动。”
“周期性波动?”林婉心中一动。
“基于其对火星轨道探测器微弱扫描信号的忽略行为模型计算,预计在接下来的一个火星时内,存在一个约七分钟左右的‘注意力窗口期’。在此期间,其对残骸周边低强度、非能量特征活动的感知和反应阈值会显着提升。”
一个计划瞬间在林婉脑中成型——风险极高,但可能是唯一能抢在“清理者”采取更激烈行动前,获取残骸内部关键信息的机会。
“能否组织一支精干小队,利用这个‘窗口期’,潜入残骸内部?尤其是……那个发出能量脉冲的核心区域?”她立刻向“守护者”和地球“烛龙”同时提出了建议。
建议引发了激烈的争论。反对者认为这无异于火中取栗,一旦被“清理者”发现,后果不堪设想。支持者则认为,被动等待只会让人类更加陷入被动,必须冒险一搏,获取主动权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我的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我的南天门计划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