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搭建我们自己的规则。”
这句话,如同一道无声的惊雷,在“冥府”深海基地、“昆仑”数字世界、“磐石”火星地下核心以及“南天门”主控中心的核心层之间回荡。没有豪言壮语的激昂,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冷静,以及背负着整个文明前行所带来的、近乎凝滞的沉重。
搭建规则,谈何容易?这并非编写一段新的程序代码,而是在宇宙固有的、运行了上百亿年的铁律边缘,尝试开辟一条属于人类的、极其狭窄且危险的缝隙。
万里的解决方案,是一个被命名为 “悖论沙盒” 的疯狂构想。
“我们无法在现实宇宙中直接实验‘超维理论’,哪怕是最微小的扰动,风险评估报告也显示后果不堪设想。”万里在四方加密连线中,他的全息影像悬浮在各自主控室中央,声音透过量子通讯清晰传递,“但是,我们可以先在一个‘安全’的环境里,进行模拟和推演。”
“安全的环境?哪里还有安全的环境?”火星“磐石”基地的周坤忍不住问道,眉头紧锁,“连‘昆仑’数字世界也是依托于现实的量子服务器,如果模拟实验触及根本规则,会不会引发现实服务器的逻辑崩溃甚至物理损毁?”
“不是‘昆仑’,也不是任何依托于现实物理定律的计算机。”万里的目光扫过众人的影像,“我们要创造的,是一个基于‘超维理论’本身构建的、自洽的、但与我们现实宇宙完全隔离的……‘虚拟宇宙模型’。一个纯粹的,由数学和逻辑构成的‘沙盒’。”
陈院士的影像倒吸一口凉气:“在虚拟模型中修改宇宙常数?这……这需要定义一个全新的、可变的物理规则框架!这比在固定规则下模拟要困难无数倍!这几乎是在创造一个……微型的、可控的宇宙!”
“正是如此。”万里点头,“这将是‘火种计划’成立以来,面临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终极挑战。我们需要集中‘昆仑’最顶级的数学逻辑学家、理论物理学家以及‘伏羲’的全部算力,共同构建这个‘沙盒’。”
他调出了一份宏伟的蓝图:“这个‘沙盒’,我将它命名为‘元’。它不是一个程序,而是一个动态的、可交互的、底层规则可被我们通过‘超维理论’接口进行有限定义的逻辑宇宙。我们将从最简单的设定开始——比如,定义一个光速可变、或者引力常数可调的小型、封闭的时空连续体。”
“然后呢?”秦宇将军沉声问,他更关心实际应用。
“然后,我们在这个‘元’沙盒中,模拟‘收割者’的攻击模式,模拟先行者文明可能遭遇的场景,甚至……模拟我们自己的科技树在不同宇宙规则下的发展路径和产生的‘信息涟漪’。”万里的眼中闪烁着计算的光芒,“我们要找到,在何种规则修改下,可以最小化被‘免疫系统’侦测到的概率;也要找到,在规则被修改后,我们能够衍生出的、足以对抗甚至超越‘收割者’的科技路径。”
“这等于是在无数次模拟中,预演我们与‘收割者’的战争,以及……预演我们成为‘规则修改者’后的未来。”周坤明白了其中的战略价值,但担忧丝毫未减,“可是,万工,这个‘沙盒’本身,它的运行,会不会产生某种……超越我们理解的‘信息泄露’?毕竟,它的底层逻辑,已经触及了‘超维’的领域。”
“风险存在。”万里坦然承认,“所以,‘元’沙盒的物理载体,不能放在‘昆仑’主服务器,也不能放在‘冥府’或任何与外界有信息连接的地方。我们需要一个绝对孤立的‘信息禁区’。”
他的目光投向了星图上的一个点——月球背面,远离“昆仑”主矩阵的某个环形山深处。
“在那里,建立‘零号站点’。它不与任何网络连接,能量供应采用独立的聚变堆和物理电池备份。所有与‘元’沙盒的交互,只能通过定期的、经过严格审查和加密的物理存储介质手动传递。进入‘零号站点’的研究员,需要签署最高级别的保密协议,并在项目期间完全与外界隔离。”
这是一个近乎偏执的方案,但也体现了万里对潜在风险的最高级别戒备。
计划被全票通过。没有人反对,因为在触及宇宙根本规则面前,再多的谨慎都不为过。
月球背面,“零号站点”。
这可能是太阳系内最孤独、也最“干净”的建筑。它深埋于环形山的地下的地下,外壳是数米厚的、掺杂了先行者吸收材料的铅锆合金,内部是层层叠叠的电磁屏蔽和物理隔断。没有窗户,没有对外通讯天线,只有一条深邃的、需要经过三道重型气密门和生物信息识别的通道与外界相连。
数十名被万里和“伏羲”联合筛选出的、在数学和理论物理领域最顶尖的“火种”研究员,已经在这里与世隔绝地工作了数月。他们面对的,不是复杂的实验仪器,而是占据了整个主控室墙壁的、不断流动着奇异符号和几何结构的巨大屏幕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我的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我的南天门计划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