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于王室宗亲,则构成了其布局中的第三根支柱。
那么,太子所谋划的第四根支柱,又会是什么?
秦王嬴政再次细细思量,发现他所能想到的各方势力,几乎都被扶苏纳入了其势力网络之中。
至少在目前,他实在难以找出还有哪股力量,可以与前三者并列,成为支撑扶苏地位的第四根支柱。
【在华阳太后与一众王室宗亲处用过晚膳后,太子扶苏便前往觐见秦王。】
【对于扶苏这几日的种种举动,秦王嬴政自然了然于胸。】
【结合扶苏近来的行动,嬴政也逐渐明白了他心中所谓的“太子四柱”究竟为何。】
【显而易见,扶苏正有意构建除父王之外,稳固其太子之位的四大支柱。】
【第一根支柱,是以左丞相隗状、右丞相王绾、廷尉李斯为代表的文臣集团。】
【第二根支柱,是以王翦、蒙武为首的武将势力。】
【第三根支柱,是以华阳太后为代表的一众王室宗亲。】
【尽管目前这些支柱的支持尚处于口头承诺层面。】
【但只要扶苏日后持续与他们加深联系,而自己又不刻意压制,便足以使这些势力逐渐坚定地站在扶苏身后。】
【随着时间推移,这些背后的力量对扶苏的支持将愈发稳固。】
【直至将来某一日,这些支柱真正与扶苏的命运牢牢绑定,构成其太子地位的坚实四柱!】
【不,或许到那时,这“太子四柱”也应更名为“秦王四柱”了。】
【对于扶苏如此公开地着手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治根基,嬴政不仅未感不满,反而更添几分欣赏与倚重。】
【在嬴政看来,不怕扶苏野心太大,只怕他毫无进取之心。】
【他也有十足的自信,即便扶苏野心再大,也难以脱离自己的掌控范围。】
【倘若扶苏真能在自己眼皮底下突破掌控,那也意味着,他确实具备了继承王位的能力。】
【更何况,如今列国纷争不断,强则存,弱则亡,在这乱世之中,一个有志向、有能力的储君,对秦国而言无疑是更为有利的选择。】
【“父王,我想带一批物资前去关中,慰问那里的老秦人。”】
【“特别是那些为大秦征战多年、无有子嗣,或丈夫战死、独自抚养家人的孤寡之人。”】
【“但我尚不清楚具体所需物资的数量,也不知少府是否能够调配,更无这些人的详细名单。”】
【扶苏望着嬴政,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。】
【而就在扶苏开口的同时,嬴政心中豁然一亮,终于明白扶苏所谋的第四根支柱究竟是谁。】
【在扶苏到来之前,他已经理清了前三根支柱的轮廓。】
【但那最后一根支柱始终未解,嬴政思索良久,却仍无头绪。】
【此刻,他终于领悟,还有哪一股力量,足以与文臣、武将、宗亲并列,成为支撑扶苏地位的第四根支柱。】
【那便是:老秦人。】
【世代为秦国奋战的老秦人。】
【为秦国崛起、东出、统一,几乎家家户户都付出了血的代价的老秦人。】
【唯有这些始终忠于国家、拥护王权的百姓,才真正有资格,成为与文臣、武将、宗亲比肩的第四根支柱。】
【想到此处,嬴政望向扶苏的眼神中,既有震惊,也夹杂着复杂的情绪。】
【震惊于扶苏对“太子四柱”的选择。】
【若他真能掌握这四根支柱——文臣、武将、宗亲、百姓——那便意味着,从上至下,秦国的命脉尽归其掌控。】
【心中泛起复杂情绪,是因为先前讨论读史心得时,扶苏曾对他提起过黔首的分量,以及唯有获得数百万老秦人支持的秦王,方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秦王。】
【说实话,这番话语初听确实令人震撼。】
【然而,话音刚落,秦王嬴政虽有触动,却并未放在心上。】
【与嬴政不同,扶苏却是将这些老秦人真真切切地记在了心里。】
【为了能让自己的太子之位真正赢得老秦人的拥护与认同,扶苏一直在用心筹备、努力准备。】
【身为真正秦王的嬴政,此刻忽然感受到一丝微不可察的愧疚,仿佛自己这个秦王做得并不够格。】
【这丝愧疚并未被他埋藏太久,很快便化作他对太子扶苏更为坚定的支持。】
【“好,我会命少府筹备好所需物资,并整理关中地区那些为大秦奋战多年、如今孤寡的老秦人名册。”】
【“待一切就绪,我会下诏,命你代我巡视、慰问关中各地老秦人。”】
【得此允诺,扶苏脸上顿时浮现出由衷的笑容:“多谢父王!”】
……
文臣、武将、宗亲、老秦人。
秦王嬴政微微低首,思忖着这四股力量,自己真正掌控了几分。
文臣与武将两股力量,一直是他牢牢掌握之中的,也是他作为秦王权力的根本依托。
至于王室宗亲,他为了稳固皇权,有意压制其地位,因此这一股力量,他并未真正掌控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大秦: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大秦: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