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那场声势浩大又异常肃穆的战役尘埃落定,仿佛抽走了校园里积攒已久的那块沉重磁石。空气骤然一轻,连带着阳光都变得跳跃、活泼起来。高三的学长学姐们如同退潮般从校园里消失,将战场转移至等待分数、填报志愿的焦虑与新期待中。
而属于高一(八)班许年他们的生活,则迅速被拉回到了期末考试的轨道上。课表依旧,铃声依旧,但氛围已然不同。讲台上,老师们的话语里少了几分对疫情的反复强调,多了几分对知识点的梳理与催促。“同学们,收收心!高三的考完了,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!期末考是对整个学期,尤其是这个特殊学期学习成果的检验,不能松懈!”班主任陈老师敲着黑板,目光扫过全班,尤其在许年他们这个小团体上停留片刻,带着鼓励。
口罩依然是每日出门的标配,晨检的体温枪也依旧在教室门口闪烁着红光,但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“武装”。那种如临大敌的紧张感正在迅速消退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“习惯性防护”下的日渐松弛。
新闻里,关于“非典”的报道位置越来越靠后,数字从“新增确诊”变为“新增疑似”,再到后来,连续多日出现的都是“零新增”、“无疫区扩大”的好消息。
街上的车流明显密集了,商场里也有了人气,一种“劫后余生”般的活力,正悄然在城市脉搏中复苏。
“哎,你们发现没,小卖部的辣条又进货了!”课间,许年像发现新大陆一样,举着一包油滋滋的辣条冲回座位,兴奋地对着刘夏和常明嚷嚷,“前段时间断货好久,可馋死我了!”
刘夏正对着一道物理题冥思苦想,头也不抬地挥挥手:“一边去,味儿太大!等我做完这题再说。”话虽如此,他的嘴角却微微上扬。这种熟悉的、带着“垃圾食品”香气的课间,久违了。
常明笑着摇摇头,递了张纸巾给吃得满手油的许年:“慢点吃,注意卫生。”他略有所指的看向窗外,“看来物流是真的畅通多了,这是个好迹象。”
婉宁从习题册中抬起头,看着许年那副满足的样子,本想提醒他少吃零食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,只是轻轻笑了笑。她能感觉到,笼罩在大家心头那种无形的压抑感,正像阳光下的冰块一样,在快速消融。连陈浩都哼着不成调的歌,步伐轻快地抱着一摞刚发下来的作业本从讲台走回来。“宁姐,下节自习课,咱们还按计划梳理化学方程式吗?”陈浩放下本子,主动问道。他的眼神里不再有最初的畏难情绪,反而充满了“任务导向”的积极。
“当然。”婉宁点点头,拿出她那本永远整洁如新的笔记本,“期末复习计划微调了一下,最后两周,我们要进行三轮系统复习和一次模拟自测。大家坚持住,暑假就在眼前了。”
若是放在两个月前,听到如此密集的复习计划,许年怕是早就哀嚎遍野了。但此刻,他只是三口两口吃完辣条,擦干净手,利落地翻开了化学书:“没问题!趁着这股劲头,一举拿下期末!”学习的惯性是强大的。在婉宁这位“总调度”的持续引领下,这个小团体的学习氛围非但没有因为外部环境的好转而松懈,反而因为目标明确——冲刺期末,迎接暑假——而更加专注和高效。他们已经深刻体验到了“有计划、有伙伴”的学习模式带来的甜头,那种从知识获取和成绩提升中得到的成就感,某种程度上甚至开始替代部分娱乐带来的即时快乐。
许年和陈浩的笔记本不再是一片空白,而是爬满了密密麻麻、各有特色的笔记;刘夏和常明在讨论难题时,思维碰撞出的火花也越发精彩;就连婉宁自己,在帮助同伴的过程中,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,讲解起来愈发条理清晰。
这天放学,五人推着车走在被夕阳染成金红色的林荫道上。微风拂面,带着夏日特有的温热草木气息。“说起来,好像很久没这么轻松地一起走路回家了。”
刘夏伸展了一下胳膊,感慨道,“前段时间不是急着回家消毒,就是赶着完成婉宁的计划,都没工夫看看路边这树什么时候长得这么茂盛了。”
“是啊,”常明接口,深吸一口气,“空气里好像都没有消毒水的味道了。”
陈浩兴奋地插话:“我听我妈说,我们小区旁边的游泳馆,可能在暑假前重新开放!要是真的,暑假就能去游泳了!”
“游泳!”许年眼睛瞬间亮了,“还有篮球!电影院!游戏厅!我的快乐都要回来了!”他开始掰着手指头数起来,脸上洋溢着对美好假期的无限憧憬。
婉宁看着他们兴奋的样子,忍不住提醒道:“别忘了,前提是期末考个好成绩。要是考砸了,别说游泳打球,怕是连门都出不去。”她的话像一盆温和的冷水,恰到好处地让大家冷静下来。
“知道啦,婉宁大小姐!”许年搞怪地抱拳,“保证完成任务,绝不拖后腿!等考完了,咱们是不是得好好庆祝一下?计划计划暑假怎么玩?”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响应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二十年之约:被时光遗忘的夏天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二十年之约:被时光遗忘的夏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