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云据点的冲天烈焰,在晋西北的晨曦中熊熊燃烧,如同一柄巨大的火炬,又似一记响亮的耳光,不仅狠狠抽在周边日伪军的脸上,更是在所有关注这片区域的人们心中,投下了一块沉重的巨石。
清风寨的队伍凯旋而归。蜿蜒的山道上,满载物资的大车发出吱呀呀的欢快声响,押运的战士们虽然面带疲惫,但腰杆挺得笔直,眼神锐利,警惕地扫视着四周。那些新加入的、经过初步甄别愿意抗日的原伪军俘虏,则显得有些局促和茫然,他们穿着混杂的军装,扛着空枪(枪栓已被卸下集中保管),夹杂在队伍中,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这支纪律严明、装备奇特却又战力彪悍的队伍。
山寨大门早已敞开,留守的部队和部分闻讯赶来的民众聚集在道路两旁,翘首以盼。当看到长长的车队和战士们脸上压抑不住的喜悦时,人群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。
“回来了!咱们的队伍回来了!”
“看!那么多粮食!还有枪!”
“打赢了!又把鬼子汉奸给端了!”
欢呼声、赞叹声、孩子们兴奋的追逐叫喊声,汇成一片,将清晨的山寨渲染得如同过节。几个大胆的妇人提着篮子,里面装着煮熟的鸡蛋、热腾腾的杂面馍馍,不由分说地往战士们手里塞。战士们推辞着,脸上却洋溢着被认可的激动和自豪。
林峰和周卫国站在山寨议事厅前的高台上,俯瞰着这热闹而又充满生机的一幕。
“民心可用啊。”周卫国感慨道,他经历过中央军的溃败,也见识过地方势力的盘剥,深知在敌后获得民众如此发自内心的拥戴是何等不易。
林峰点了点头,目光深邃:“这只是开始。我们打得越狠,赢得越漂亮,老百姓对我们就越有信心,我们的根基就越牢固。这就是‘以战养战’的一部分——不仅要获取物资和能量,更要赢得人心和兵源。”
他顿了顿,转向周卫国:“俘虏的甄别和整编要抓紧。愿意真心打鬼子的,打散编入各排,由老兵带着,尽快形成战斗力。思想动摇或者兵痞习气难改的,发点路费,让他们走人,但要把话说明白,再为虎作伥,撞到我们枪口上,绝不留情。”
“明白。”周卫国应道,“已经安排政工干部(由原排里识文断字、思想进步的战士临时担任)在进行谈话和教育了。初步看,大部分底层士兵也是苦出身,被逼无奈,还是可以争取的。”
“嗯。”林峰目光投向山下那渐渐熄灭但仍有余烬的黑云据点方向,“这一把火,烧掉的不仅仅是一个据点,更是周边日伪军的胆气。接下来,他们要么当缩头乌龟,要么就会恼羞成怒,集结更大的力量来报复。我们要利用这个时间窗口,加速发展。”
他抬手指向山寨后山方向,那里,【中版战车工厂】的轮廓在晨光中已经愈发清晰,巨大的钢结构厂房即将封顶,轰鸣的施工声日夜不息。
“战车工厂即将完工。我们的‘钢铁洪流’时代,马上就要到了。”
随着黑云据点大胜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传开,带来的连锁反应开始迅速显现。
首先是周边区域百姓的态度发生了微妙而积极的变化。以往,清风寨虽然也打出了抗日的旗号,但在普通乡民眼中,更多是一股“厉害的土匪”,敬而远之者居多。但此次攻克拥有坚固工事的伪军据点,展现出的强大攻坚能力和对待俘虏、百姓的纪律,让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这支队伍。
“听说了吗?清风寨的林长官,那可是真打鬼子!”
“不光打鬼子,对咱老百姓也好,不拿群众一针一线!”
“我娘家侄子就在黑云寨那边,他说林长官的队伍进城后,对老百姓秋毫无犯,还把伪军抢的粮食分了不少给穷苦人哩!”
口碑的发酵,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。之前对清风寨征粮、招兵持观望甚至抵触态度的周边村落,开始主动派人与山寨联系,表示愿意提供一定的粮草支援,更有一些热血青年直接找上门来,要求参军打鬼子。
山寨门口临时设立的“征兵处”,竟然破天荒地排起了长队。负责登记的文书忙得满头大汗,看着眼前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渴望的脸庞,又是欣喜又是犯愁——喜的是兵源充足,愁的是山寨的容纳能力和训练资源一时有些跟不上。
“指挥官,照这个势头,用不了多久,我们光靠自愿参军的兵员,就能再拉起一个营!”负责征兵工作的原一排长老王,兴奋地向林峰汇报。
林峰看着登记名册上密密麻麻的名字,心中欣慰,但头脑依旧冷静:“兵贵精不贵多。宁缺毋滥,严格把关。身体素质、家庭背景、参军动机,都要摸清楚。我们要的是能打硬仗、思想坚定的战士,不是凑人数的乌合之众。新兵训练必须跟上,告诉周卫国,训练强度不能降,要把他们在最短时间内,锤炼成合格的‘龙焱’兵!”
“是!”老王领命而去,干劲十足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铁血亮剑:我的红警强国路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铁血亮剑:我的红警强国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