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此同时,系统的能量收入也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快车道。黑云据点一役获得的近三千点能量,如同一剂强心针,让林峰的资金池瞬间充裕起来。而随着第二座【矿石精炼厂】的投产和更多的【中版采矿车】加入运营,每日稳定的能量进账已经突破了一千五百点大关,并且还在随着新矿点的发现和开采效率的提升而稳步增长。
能量充沛,暴兵和攀科技的速度陡然加快。
兵营的生产序列几乎没有停歇,一个接一个的【10人小队战斗班】被生产出来,他们装备精良,士气高昂,出现后稍作适应,便被编入周卫国制定的训练计划,与老兵和新招的本地士兵一起,进行高强度的战术磨合。
山寨的校场上,终日回荡着嘹亮的口号声、整齐的队列脚步声、以及各种武器的射击声。拼刺、投弹、土工作业、战术穿插、步炮协同(目前仅有少量迫击炮进行模拟)……周卫国将他从黄埔、德国以及实战中学到的知识,与红警士兵带来的超越时代的战术理念相结合,打造出一套极其严苛却又卓有成效的训练体系。
士兵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进步。那些原本面黄肌瘦的新兵,在充足的粮食供应和高强度训练下,身体逐渐强壮,眼神变得锐利。老兵的战术素养和配合默契度更是不断提升。整个部队的精神面貌和战斗力,每天都在向着更高的层次跃迁。
林峰站在校场边的高地上,看着下方热火朝天的训练场景,心中豪情涌动。这支他一手缔造的军队,正如同淬火中的利剑,一步步变得寒光四射。
“报告!”一名通讯兵快步跑来,“指挥官,周教官让我来请示,第一批装甲兵学员已经选拔完毕,共计三十人,都是文化基础较好、学习能力强的战斗骨干。是否可以提前进行理论培训,为战车工厂完工做准备?”
林峰眼中精光一闪:“准!立刻开始!教材我会稍后提供。告诉他们,谁能最先掌握坦克驾驶和战术,谁就是未来装甲部队的军官!”
“是!”
战车工厂的完工进入倒计时,相关的准备工作必须提前展开。林峰深知,装甲兵是一个技术兵种,绝非会开枪就能胜任。他利用系统的一点“小便利”,将一些基础的坦克构造、驾驶技巧、战术要点等知识,整理成简易的图文手册(在外人看来,则是林指挥官“学识渊博”或“有特殊渠道搞来的资料”),交由周卫国去组织学习。
一时间,山寨里除了操练声,又多了不少捧着书本、在地上画着坦克结构图、激烈讨论着步坦协同细节的官兵。一股学习新技术、迎接新变革的热潮,在山寨中悄然兴起。
当然,清风寨的迅猛发展和黑云据点的覆灭,不可能不引起更大的波澜。
周边几个县城的日伪军,彻底陷入了恐慌。尤其是那些中小据点的守军,每日里风声鹤唳,草木皆兵,生怕哪天一觉醒来,就看到那种能瞬间摧毁炮楼的恐怖武器对准了自己。他们纷纷向上级求援,或者干脆收缩兵力,放弃一些偏远哨卡,龟缩在核心据点里,不敢轻易出动。
这种畏战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,导致日伪军对周边乡村的控制力大大下降,无形中为林峰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战略空间和更安全的缓冲地带。
而更远一些的地方,比如平安县城的日军守备队长,在接到黑云据点被神秘部队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占,并且据点被焚毁的报告后,气得砸碎了心爱的茶杯。
“八嘎!废物!统统都是废物!一个加强连的据点,连一夜都没守住!”
“查!给我狠狠地查!这股敌人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?他们的首领是谁?装备从哪里来?”
“向上级报告,请求战术指导!不,请求派兵增援!这股敌人,必须消灭!”
日军的情报系统开始高速运转,各种关于“清风寨”、“林峰”、“神秘装备”的情报被汇集、分析。虽然受限于时代和八路军的保密工作,他们暂时还无法完全摸清林峰的底细,但“清风寨存在一股极度危险的抗日武装”这一结论,已经清晰地摆在了日军华北方面军某些高级军官的案头。
山雨欲来风满楼。
林峰和周卫国都清楚,暂时的平静,意味着更大风暴的酝酿。日军绝不会坐视一股如此强大的反抗力量在自己的腹地成长壮大。
“以战养战,循环扩张……”林峰看着系统地图上,以清风寨为中心,不断扩大的己方控制区域和越发充盈的能量储备,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,“鬼子来得越晚,我们的准备就越充分。如果他们敢来,这里,就是他们的坟场!”
他转过身,目光再次投向那即将竣工的战车工厂。钢铁的轰鸣声,在他耳中,已然化为了未来战场之上,碾压一切敌寇的胜利序曲。
滚雪球,已经开始了。
喜欢铁血亮剑:我的红警强国路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铁血亮剑:我的红警强国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