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定一定!谢谢赵科长!”林凡知道该告辞了,起身再次道谢,恭敬地退出了办公室。
走出工商科大楼,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,林凡感觉心中的阴霾散去了大半。这次“借势”,比他预想的还要顺利。赵国华的态度说明,至少在政策层面,个体经济是被允许甚至被鼓励的,而赵国华本人,也愿意在规则内,给一个“懂事”的个体户一定的关照。这就足够了!
回到店里,林凡把情况简单跟陈远和孙姨说了说,让他们安心经营,不用过分担心赵老四。两人听说林凡去了工商科,还得到了赵科长的“勉励”,都又惊又喜,心里踏实了不少。
接下来的几天,风平浪静。赵老四那伙人果然没有再出现,不知道是被赵国华警告了,还是在憋着什么坏。林凡不敢掉以轻心,让陈远晚上依旧住在店里,但他自己的精力,已经更多地投向了生意本身。
有了相对安全的环境,林凡开始更大胆地推行他的计划。他利用再次从服装厂淘来的便宜布料,让母亲尝试制作了几款更时尚的春秋装,比如带腰带的风衣式外套、小立领的夹克衫,甚至根据模糊记忆,仿制了几件后来流行的“滑雪衫”雏形(用的是腈纶棉内胆)。这些款式更加新颖,价格也更高,试探着市场的接受度。
同时,他和苏晚晴的合作也更加深入。苏晚晴不仅继续充当“模特”和款式顾问,还通过她的同学关系,帮林凡联系到了百货公司针织柜组的负责人,牵线让林凡看到了几款即将到货的上海产新式毛衣和围巾样品。林凡凭借眼光,果断决定吃下一小批货,放在店里作为高端搭配品销售,进一步丰富了品类。
“新风服装店”在城西一带的名气越来越响,甚至开始有住在其他区的年轻人专门找过来买东西。林凡谨慎地控制着扩张速度,坚持“款新质优”的策略,避免陷入低端价格战。他深知,根基未稳,盲目扩张是取死之道。
一个月后,一个消息悄悄在个体户圈子里流传开来:赵老四因为参与一起打架斗殴和敲诈勒索案,被派出所抓了,可能要关上一段时间。
听到这个消息时,林凡正在和苏晚晴讨论下一批冬装的设计图。他愣了一下,随即恢复了平静。他并不天真地认为这是因为自己的“信”起了多大作用,这更可能是赵老四多行不义必自毙,撞到了严打的风头上。但无论如何,一个眼前的威胁暂时解除了。
“看来,能清净一段时间了。”苏晚晴也听说了消息,轻声对林凡说。
“嗯。”林凡点点头,目光却看向窗外熙攘的街道。他知道,赵老四倒了,可能还会有张老四、李老四冒出来。政策的风向也并非一成不变。真正的挑战,永远在于自身是否足够强大。
这次危机,让他深刻认识到,在这个充满机遇与风险的时代,要想真正立足,除了商业头脑,更需要政治智慧和人脉网络。而这一切,都需要他一步步去经营,去积累。
“借势”成功,只是第一步。接下来,他需要让自己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“势”。他的目光,已经投向了更远的地方。第一卷的故事,在危机化解与初步成长的基调中,渐渐接近尾声,但林凡的商业征程,才刚刚拉开波澜壮阔的序幕。
喜欢重回85年代开局截胡百万订单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重回85年代开局截胡百万订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