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老四的入狱,像搬走了压在“新风服装店”门口的一块顽石,让林凡得以喘息,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生意的扩张和深化上。服装生意稳步发展,但他心中那股不安分的劲头,始终在寻找新的增长点。
这天傍晚,打烊后,林凡没有立刻回家,而是信步走到了对面的“悦耳音响室”。店里,苏明正对着一个双卡录音机皱眉,手里拿着螺丝刀和电烙铁,旁边还摊开着一本《无线电》杂志。苏晚晴则坐在柜台后,面前摊着账本和几张磁带目录单,似乎在核对什么。
“苏大哥,苏姑娘,忙着呢?”林凡推门进去,笑着打招呼。
“林老板来了。”苏明抬起头,脸上带着技术宅特有的专注和一丝苦恼,“这破玩意儿,一个声道时响时不响,查了半天没找到毛病。”
苏晚晴也抬起头,对林凡笑了笑,算是打过招呼,然后指了指旁边的椅子:“林老板坐。哥,你那个先放放,我跟林老板说点事。”
苏明“哦”了一声,又埋头研究他的录音机去了。
林凡在苏晚晴对面坐下,看到她面前摊开的目录单上,除了常见的邓丽君、刘文正,还多了不少粤语歌和轻音乐的条目,甚至还有几盘空白带被单独列在一旁。
“林老板,你上次提的那个…帮人录歌的想法,我和我哥仔细琢磨了一下。”苏晚晴开门见山,语气认真,“觉得确实有搞头。最近来问有没有新歌、或者想自己录歌的年轻人,越来越多了。”
林凡心中一喜,看来自己的提议被重视了。他点点头:“这是个趋势。原版带贵,盗版带音质差,自己录,既能选自己喜欢的歌,成本也低。”
“对,关键是歌源和音质。”苏晚晴用手指点了点目录单上的空白带,“我哥说,用好的空白带,配上他调试好的机器,录出来的效果不比一般盗版带差。就是…歌从哪里来?总不能老是翻录别人的原版带,那不成了盗版了?”她蹙起秀眉,显然考虑到了版权这个在当时还很模糊的概念。
林凡欣赏地看了苏晚晴一眼,她能想到版权问题,说明眼光不一般。他早有准备,说道:“苏姑娘考虑得周到。我们可以换个思路,不做单纯的歌曲复制。比如,做成‘音乐精选集’的形式,每一盘带子收录七八首当下最流行的、不同歌手的代表作,相当于帮顾客做了一个筛选和合集。这样,一盘带子满足多种喜好,价值就高了。歌源嘛…”他压低了声音,“可以托南方的朋友帮忙录电台的音乐排行榜节目,或者买一些那边流行的合集带来做母带。只要我们不大量复制单一歌手的专辑,风险就小很多。”
苏明在一旁听着,忍不住插嘴:“这个办法好!相当于咱们自己做编辑!而且录电台节目,歌都是最新的!”
苏晚晴也眼睛一亮,但随即又提出实际问题:“想法是好,但操作起来也麻烦。选歌、录制、编辑节目串词(如果加的话)、复制…都需要人手和时间。这可不是卖几盘现成磁带那么简单了。”
“所以,这需要咱们合作。”林凡顺势抛出核心想法,“苏大哥负责技术,保证录制质量。苏姑娘你眼光好,负责选歌和…如果可以,录几句简单的串词介绍,增加点专业感。我负责提供歌源信息、空白带采购,还有…销售渠道。”他指了指自己店的方向,“我那边来来往往的年轻人多,可以作为第一个推广点。利润,咱们可以按投入分成。”
这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整合方案。林凡出信息和渠道,苏家兄妹出技术和场地,共同开发一个新项目。
苏明显然对技术部分很感兴趣,跃跃欲试。苏晚晴则更冷静地思考着商业可行性。她沉吟片刻,问道:“定价呢?一盘这样的精选集,成本大概多少?卖多少钱合适?”
林凡心里早有盘算:“好的空白带,加上电费和机器损耗,一盘成本大概一块五到两块。如果我们定价在三块到三块五,比原版带便宜一大截,比普通盗版带略贵但音质有保证,应该有市场。一盘能赚一块到一块五,量起来的话,很可观。”
“三块五…”苏晚晴在心里快速计算着。一盘赚一块,一天卖十盘就是十块,一个月就是三百…这比单纯卖成品磁带的利润高多了,而且能形成特色。“听起来可行。但启动需要本钱进一批空白带,还有前期找歌源的投入。”
“启动资金我可以先垫上。”林凡果断地说。他现在服装生意有了稳定现金流,拿出几十块钱做试点没问题。“就当是咱们合作的第一笔投资。赚了钱,先把本钱还我,剩下的利润再分。”
林凡的大气和坦诚,让苏晚晴有些动容。她看了看哥哥,苏明使劲点头,显然非常支持。苏晚晴不再犹豫,伸出手:“好!林老板,那就按你说的,咱们试试看!”
林凡也郑重地伸出手,和苏晚晴轻轻一握。这一次握手,标志着他们的关系从邻里互助,正式迈入了商业合作的阶段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重回85年代开局截胡百万订单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重回85年代开局截胡百万订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