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后也点头附和:“洛将军为人稳重,有他在,那些宵小之辈也不敢轻举妄动。”
玉砚心头微震。
洛宫奕乃当朝一品大将军,让他放下禁军之职,随自己去江南治水,这已不是简单的辅佐,而是父皇在为他铺路。
“父皇……”玉砚喉间微哽,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。
皇上看着他,目光深沉:“砚儿,你回京才多久?什么都没做,便已流言四起。继续这样,他们只会变本加厉。既然如此,那便什么都做,还要做到最好。至于玉晨,让他随着柏崇去边关历练一下吧。”
他站起身,走到玉砚面前,拍了拍儿子的肩:“朕会用尽一切财力物力,助你完成此事。朕要你名垂青史,让天下人知道,朕的儿子,担得起这江山。”
玉砚眼眶微热,深深一拜:“儿臣……定不负父皇所望。”
皇后也起身,轻轻抚了抚他的发顶,柔声道:“母后不求你建功立业,只求你平安归来。”
玉砚抬头,看着父母关切的目光,心中暖流涌动。
皇上负手而立,望向殿外夜色,沉声道:“三日后,你与洛宫奕启程南下。朕会下旨,命江南三司全力配合,若有违逆者……”
他顿了顿,眼中寒光一闪:“先斩后奏。”
玉砚深吸一口气,郑重应下:“儿臣明白。”
夜风拂过殿外梨树,沙沙作响。
玉砚手中仍紧握着那本《南江水利考略》。
他知道,从此刻起,他不再只是桐山寺的小和尚,也不再只是初回宫廷的瑞王。
他是玉砚,是注定要在这朝堂风云中,闯出一片天地的人。
而洛宫奕,将是他的助力,亦或是……他最大的变数。
父皇母后走后,玉砚便躺下了。
夏夜闷热,他辗转难眠,思虑万千。窗外更漏声已过三更,索性起身,只披了件素纱单衣,将乌发随意束起。
洛宫奕刚立战功回朝,若因治水耽误前程,岂不是...
“不可擅作主张,得去问一下将军的意见。”他低声告诫自己。
于是起身,轻手轻脚推开雕花门扇,夜风裹着荷香扑面而来起床。
廊下值夜的宫娥靠着朱柱打盹。
夜色沉沉,宫墙内早已宵禁,唯有巡夜的侍卫提着灯笼,在朱红廊柱间来回走动。
玉砚披了件素色外袍,腰间系着父皇刚给的出宫令牌,轻手轻脚地推开香雪园的偏门。
他回头看了一眼静竹师兄的厢房,烛火已熄,想来早已睡熟,不好叫醒。
玉砚抿了抿唇,不再耽搁,沿着宫墙阴影处快步前行。
宫门处,守卫见令牌便放行,甚至未多问一句。
玉砚踏出宫门,朱雀大街的灯火已暗了大半,唯有几处高门大户的门前还悬着灯笼,在夜风中轻轻摇晃。
他拢了拢衣襟,加快脚步。
父皇说过,洛宫奕的府邸在朱雀大街偏北的位置,不算繁华,却离瑞王府极近。
玉砚虽从未去过将军府,但瑞王府的位置他是认得的,前几日他还去瞧过,只是尚未完工,他至今未曾入住。
夜风微凉,玉砚的指尖摩挲着腰间的枫叶玉佩,心跳不知为何比平日快了几分。
朱雀大街的青石板路在月光下泛着冷光,玉砚的脚步声极轻,却仍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。
更深露重,朱雀大街渗出凉意。
玉砚拢了拢单薄的素纱外袍,忽然听见整齐的脚步声从街角传来,迎面便撞上一队巡夜的士兵。
火把的光亮刺得他眯起眼,还未等他反应,领头的士兵已经厉声喝道:“站住!宵禁时分,何人敢在街上乱走?”
玉砚心头一跳,下意识后退半步。这些士兵面容陌生,显然不是宫中禁卫,而是城外驻军,自然不认得他这位刚回宫不久的瑞王。
“我......”他刚要开口,却见那领头士兵已经按着刀柄逼近一步,火光映照下,对方眉宇间的警惕毫不掩饰。
“报上名来!”
玉砚深吸一口气,挺直腰背:“本王乃瑞王玉砚。”
四周静了一瞬。
士兵们面面相觑,显然对这个名号并不熟悉。
领头那人眉头皱得更紧,正要再问,忽然他身后一名年长些的士兵目光一凝,死死盯住了玉砚腰间那块枫叶玉佩。
“头儿......”那士兵悄悄扯了扯领头人的袖子,压低声音说了几句。领头人神色微变,再次打量玉砚时,眼神已经不同。
玉砚不明所以,只觉腰间玉佩突然变得滚烫。
就在气氛微妙之际,身后忽然传来马蹄声。玉砚回头,只见月光下一人一马缓缓而来,玄色披风在夜风中轻扬,马上之人面容冷峻,正是洛宫奕。
“将军!”士兵们齐齐行礼。
洛宫奕翻身下马,动作利落。他目光在玉砚腰间一扫,随即单膝跪地:“末将参见殿下。”
见自家将军跪下了,大家纷纷跪作一团,“是小的们有眼无珠,冲撞了瑞王殿下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娇气殿下卿卿如晤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娇气殿下卿卿如晤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