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窖的尘埃尚未落定,那本皮革册子已如一枚深水炸弹,悄然沉入国家刑侦技术中心最严密的实验室。
苏倾月站在玻璃幕墙外,看着五哥苏景行亲自监督技术人员戴上防静电手套,将册子置于高倍光谱扫描仪下。
她没有催促,只是静静凝视着那一页页泛黄的纸张在冷光中缓缓翻动,仿佛掀开的是三十年前被刻意掩埋的黑夜。
“显影剂准备完毕。”技术人员低声汇报。
化学试剂滴落的瞬间,纸面浮现出一行几乎被岁月吞噬的小字——“新林计划·基因优化与社会资源再分配实验”。
空气仿佛凝固了。
苏景行瞳孔骤缩,立刻下令封锁消息传输路径,仅允许加密通道向专案组核心成员推送数据。
而苏倾月,指尖轻轻抚过玻璃,声音轻得只有自己听见:“原来不是意外……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人性屠宰。”
她回到老宅密室时,已是凌晨三点。
烛火摇曳,映照出墙上投影的一百三十七个编号。
每一个名字背后,都曾是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,如今却成了权力版图上的棋子。
她逐条比对,心跳随着信息的叠加而加快。
编号QX-091——她自己,评语写着:“先天感知敏锐,具极强共情能力,建议配对顶级财阀家庭,培育为隐形影响力节点。”
讽刺至极。
更令人震怒的是,这137人中,已有23人进入省部级岗位、大型国企高层或顶尖学府决策层。
他们不是偶然成功,而是自出生起就被安排好了命运轨道——而他们的亲属,正是当年审批“康新项目”的关键人物。
这不是错报,是系统性置换。
是用一百多个孩子的血肉,编织一张横跨政商医教的巨网。
但她不能现在掀桌。
舆论若只聚焦苏家,只会沦为豪门丑闻;唯有将其升维为公共议题,才能真正撕开这张庇护网的咽喉。
她拨通傅司寒电话时,窗外晨曦初现。
“我要一个合法身份调取新生儿DNA数据库。”她说,“以科研名义。”
傅司寒沉默片刻,低沉嗓音透过听筒传来:“傅氏旗下医疗科技子公司正在申报‘罕见遗传病溯源研究’课题,今日提交卫健委。”
他没问为什么,只说:“你需要的数据,三天内会送到你桌上。”
她轻笑:“我就知道,嫁给你是最正确的战略投资。”
他低斥:“别拿婚姻当筹码。”
可语气里的纵容,早已出卖了他的心。
与此同时,她以“苏氏出生权益基金”发起人身份,联合三位德高望重的法学教授,联名向全国人大提案《被替换者权利保障法》。
新闻发布会当天,她一袭素白长裙,神情平静却不容置疑:“我们不求赔偿,只求一个真相的权利。每一个孩子,都应知道自己从何而来。”
舆论风向悄然转变。
曾经嘲讽她是“乡下土包子逆袭”的媒体,开始重新审视这场跨越三十年的悲剧。
社交平台上,“寻找QX-091”话题冲上热搜,无数疑似被调换家庭的网友自发比对信息,民间寻亲组织纷纷响应。
苏家不再是受害者家属,而是推动社会正义的象征。
可风暴中心,从来不止一方暗流。
大哥苏景渊虽已辞去基金会职务,却在海外秘密联络某国际媒体,意图抢先曝光“苏家操控基因实验”的虚假指控,妄图将整个事件扭曲为豪门黑幕,反咬苏倾月一手遮天。
她早有预料。
就在记者潜入老宅当晚,她故意让阿阮“疏忽”安保,引导对方穿过废弃走廊,最终拍下所谓“秘密实验室”——实则是老药房里堆放的过期消毒液、旧保温箱和几支早已失效的疫苗标签。
新闻一经发布,标题耸动:“苏家惊现地下基因工厂!真千金竟是人体实验产物?”
全网哗然。
但她不慌。
四十八小时后,苏倾月亲自召开全球直播发布会。
大屏缓缓亮起,播放的是真实档案片段:原始台账、手写评语、国家档案馆备案记录,以及——她本人出生当日的医院监控截图。
她站在聚光灯下,目光清冷如霜:“如果真是我们在做人体实验,为何第一个被换走的孩子,是我自己?”
全场寂静。
她继续道:“我母亲当时只是普通护士,父亲也未成气候。我们不具备实施这种国家级项目的资源与权限。真正的‘新林计划’,目标从来不是制造精英,而是替换精英。”
她顿了顿,一字一句:“请问,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?”
舆论瞬间反转。
那位记者被查出收受境外资金,媒体信誉崩塌。
而大哥苏景渊的名字,在内部调查名单中赫然在列。
风暴暂歇,余波未平。
夜深人静,阿阮独自坐在偏厅,手中捧着一本褪色的旧诗集——那是苏母生前最爱的书。
她轻轻翻动泛黄的纸页,忽然,指尖触到一处异样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真千金回归,全能马甲飒爆了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真千金回归,全能马甲飒爆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