枯树林中意外获得的补给,如同沙漠中的甘泉,暂时缓解了“望北”团队濒临崩溃的生理极限,也重新点燃了微弱的希望之火。压缩饼干和矿泉水下肚,干涸的血管里重新流淌起力量,昏沉的头脑也清醒了不少。陆锋用找到的碘伏和绷带,仔细清理并重新包扎了左臂的伤口,虽然依旧疼痛,但感染的风险似乎降低了一些。
盒子内侧那句刻下的留言——“向东五里,旧气象站。小心‘巡猎者’”——像一道新的谜题,摆在众人面前。向东五里,不算太远,但“旧气象站”是福是祸?“巡猎者”又是什么?是变异生物?还是像“清道夫”一样的人为威胁?
“没得选。”石坚舔掉嘴角的饼干屑,眼神恢复了惯有的冷硬,“留在这里是等死。有目标,总比漫无目的地乱窜强。‘巡猎者’……听起来不是好东西,但未必比‘清道夫’更难缠。”
老赵摩挲着铁棍,瓮声瓮气地说:“管他什么者,来了就干!有吃的有力气,怕个球!”食物的补充让他恢复了部分凶悍。
张伟默默收好空了的饼干包装纸和水瓶,小声说:“至……至少有个方向了。说不定……气象站里能有更多物资,或者……通讯设备?”
陆锋没有立刻表态,他仔细研究着那张简陋地图和新的信息。向东五里,会进入更深的丘陵地带,地形更复杂,但也更容易隐蔽。关键是,这个留下补给和信息的“人”(很大概率是“夜鹰”),似乎在引导他们去那个气象站。目的是什么?提供庇护?还是另一个陷阱?
“休息两小时,恢复体力。然后出发,目标旧气象站。”陆锋最终做出决定,声音因缺水而沙哑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,“保持最高警戒,尤其是对‘巡猎者’。”
短暂的休整后,四人再次踏上征程。这一次,有了明确的方向和些许补给,脚步虽然依旧沉重,但少了几分绝望的茫然,多了几分小心翼翼的探索。
向东的路比想象中更难走。洪水退去后的丘陵地带,地貌支离破碎,到处是塌方的土石、倒伏的枯木和深不见底的裂缝。他们必须时刻注意脚下,速度缓慢。天空依旧阴沉,铅灰色的云层低垂,仿佛随时会再次降下暴雨。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腐败植物的腥气。
一路上,石坚始终走在最前,像一头经验丰富的猎犬,凭借本能和微小的痕迹判断着安全和危险。老赵断后,警惕地注视着后方和侧翼。陆锋和张伟居中。张伟的体力最差,走一段就需要喘息,但求生的欲望支撑着他没有掉队。
途中,他们发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痕迹。一片被压倒的灌木丛,断口新鲜,不像自然形成;几处模糊的、类似大型犬科动物的爪印,但尺寸大得惊人;甚至在一处岩石下,发现了一小堆被啃噬过的、无法辨认的小型动物骨骼,骨头上布满了深刻的齿痕。
“有东西在这片活动……大家伙。”石坚蹲下检查着爪印,脸色凝重。
“是‘巡猎者’吗?”张伟声音发颤。
“不知道。但肯定不是朋友。”老赵握紧了铁棍。
这些发现让气氛再次紧张起来。他们不再只是躲避人类的追捕,还要提防荒野中未知的掠食者。
大约走了三四个小时,翻过一道陡峭的山脊后,眼前豁然开朗。一片相对平坦的山间谷地出现在眼前,谷地中央,赫然矗立着几座低矮的、白色圆顶建筑!建筑的样式与之前去过的云雾山气象站类似,但规模更小,也更加破败不堪。墙体大片剥落,露出里面的砖石,部分屋顶坍塌,锈蚀的铁架歪斜地指向天空。周围环绕着残缺不全的铁丝网围墙。一块歪斜的牌子上,模糊可辨“第七区域气象观测点”的字样。
就是这里了,“旧气象站”。
与“曙光”基地那种冰冷、严密、充满秩序感的现代化设施不同,这座废弃的气象站散发着一种彻底的、被时光和灾难遗弃的死寂与荒凉。它像一具巨大的、暴露在荒野中的骸骨,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文明和如今的衰败。
“到了。”石坚停下脚步,示意大家隐蔽在一处岩石后,仔细观察。
站区内一片狼藉。破碎的仪器零件、散落的文件、锈蚀的桌椅随处可见。主建筑的大门洞开,像一张黑洞洞的巨口。没有灯光,没有声音,只有风吹过破损窗洞发出的呜咽声。
“怎么看?”老赵低声问。
“太安静了……不像有人的样子。”张伟缩了缩脖子。
陆锋眉头紧锁。这种极致的寂静,反而让人不安。“夜鹰”指引他们来这里,绝不会是看风景。这里一定有什么。
“我先进去看看。”石坚活动了一下手脚,眼神锐利,“老赵,你掩护。陆哥,张伟,你们在这里等着,有情况发信号。”他指的是用石块敲击岩石的简易方式。
陆锋点点头,将手枪递过去:“小心。”
石坚接过枪,熟练地检查了一下,猫着腰,借助废墟的掩护,像幽灵一样悄无声息地向气象站主建筑摸去。老赵则移动到另一个制高点,警惕地注视着四周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潮汐陷落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潮汐陷落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