旨意八百里加急送往江州时,沈砚正在府衙内与秦岳、苏万三商议整顿沿海商户、恢复渔业生产之事。接到圣旨的那一刻,沈砚展开卷宗,目光扫过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”“通政使司右通政”“调入京城”等字眼,脸上没有丝毫意外,反而露出了一抹了然的笑容。
“沈大人,这……”秦岳看着圣旨,面露愤慨,“陛下这是明升暗降啊!您立下如此大功,却被削去实权,调入京城,这太不公了!”
苏万三也皱着眉头:“是啊,沈大人。京城乃是龙潭虎穴,派系林立,您这一去,恐怕会步步维艰。不如……不如上书陛下,恳请留在江南?”
沈砚摇了摇头,将圣旨合上,语气平静:“君命难违。况且,陛下的心思,我早已料到。
”他顿了顿,眼中闪过一丝深邃,“我在江南手握兵权,屡立奇功,又牵扯出徐阁老一党的通敌案,陛下心中定然有所忌惮。将我调入京城,既是对我的‘赏赐’,也是对我的‘约束’。”
他深知,自己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初入官场、一心只想报国的愣头青。经过江南这一系列的风波,他已然明白,在这大明的朝堂之上,忠诚与才干固然重要,但懂得帝王心术、明哲保身,更为关键。他就像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,有用时便可驰骋疆场,一旦功高震主,便会被收回棋盘,置于可控范围之内。
“秦大人,”沈砚转向秦岳,语气郑重,“我走之后,江州的海防事务便交给你了。赵虎勇猛善战,可助你一臂之力。务必加强沿海防御,安抚百姓,恢复生产,莫要让我失望。”
“沈大人放心!”秦岳重重点头,“下官定当不负所托,守住江南这半壁江山!”
沈砚又看向苏万三:“苏老,你在江南商界人脉广阔,财力雄厚。我此去京城,前路未卜,或许会需要你的相助。”
苏万三拍着胸脯保证:“沈大人尽管放心!苏家的产业,便是大人的后盾!无论大人在京城需要什么,钱财、情报,老朽定当全力相助!”
一旁的苏妙静静听着,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。这些日子,她亲眼见证了沈砚的智慧与担当,心中早已对他生出敬佩与爱慕。可她也清楚,自己留在沈砚身边,或许会成为他的牵绊。
“沈将军,”苏妙走上前,声音轻柔却坚定,“我决定留在江南。苏家的产业历经战乱,百废待兴,我要留下来重整家业,打理商铺、船队。他日将军在京城若有需要,江南的苏家,便是您最坚实的财力支柱。”
沈砚看着苏妙,眼中满是感激。他知道,苏妙的这个决定,是为了让他没有后顾之忧,也是为了能在背后默默支持他。“苏姑娘,多谢你。”沈砚郑重地拱手,“他日若有机会,我定当回报。”
“将军言重了。”苏妙微微一笑,眼中闪过一丝泪光,“愿将军此去京城,一路顺遂,保重身体。”
离别的日子很快到来。江州城的百姓再次聚集在街道两侧,为沈砚送行。孩子们捧着鲜花,老人们送上亲手缝制的衣物,眼中满是不舍。沈砚骑着战马,缓缓穿过街道,向百姓们拱手致意,心中百感交集。
江南的山山水水,他早已铭记于心;这里的百姓,他视若亲人;这里的将士,他情同手足。可如今,他却要离开这片他为之奋斗、为之流血的土地,前往那个更加凶险、更加复杂的帝都。
离开江州城的那一刻,沈砚回头望了一眼这座熟悉的城市,然后毅然调转马头,向着京城的方向疾驰而去。
一路北上,晓行夜宿。越是靠近京城,沈砚心中便越是平静。他知道,京城等待他的,不是鲜花与掌声,而是更加激烈的党争、更加阴险的算计、更加难测的帝心。
徐阶一党不会善罢甘休,曹吉祥也会伺机报复,而那位高居龙椅之上的皇帝,更是会时刻提防着他。
但沈砚不再是当年那个任人拿捏的棋子。江南的风雨,早已磨砺了他的意志,增长了他的智慧。
他手中握着徐阶一党的通敌把柄,背后有江南百姓的支持,有苏万三的财力相助,更有一身不容小觑的才干与威望。
这一日,巍峨的京城城墙终于出现在视野中。朱红的城门,金黄的琉璃瓦,在阳光下泛着威严的光芒,如同一只蛰伏的巨兽,吞噬着无数人的理想与生命。
沈砚勒住马缰,驻足远眺。风拂过他的脸颊,吹动他的衣袍,他的目光沉静而坚定,没有丝毫畏惧,只有一丝跃跃欲试的锋芒。
“京城…我回来了。”他低声自语,声音带着一丝沙哑,却充满了力量,“这一次,不再是任人拿捏的棋子。”
他想起了朝堂之上老谋深算的徐阶,想起了内廷之中野心勃勃的曹吉祥,想起了御座之上心思难测的嘉靖帝。
“徐阁老,曹公公…还有那龙椅上的陛下…”
沈砚嘴角勾起一抹凌厉的笑容,眼中闪过一丝决绝。
“这盘天下大棋,我沈砚,来了。”
夕阳西下,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。他翻身上马,一抖缰绳,战马嘶鸣一声,载着他,向着那座金碧辉煌、却又暗流涌动的皇城,疾驰而去。
江南卷终。
最终卷“京城风云,执棋天下”,正式拉开序幕!
喜欢大明第一权术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大明第一权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