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柴髙突然提高声调,“既说大秦是陛下一人的,那为何律法规定万民要替一人守江山?既要百姓效死,又何必计较这一句空话?”
“这......”群臣顿时语塞。
明知此话荒谬,偏生律法条文挑不出错。
若依了法理,便驳不倒这话;若要驳倒,又得违背法理,当真进退维谷。
“中丞苦心我等明白。
”蒙志长叹,“可这话若被有心人利用,咱们项上人头怕都保不住。
”他虽敬佩柴髙,却觉此人太过执拗。
冯劫颤声道:“掉脑袋事小,中丞大人这一句话......恐要诛连九族!”
柴髙面色微沉,却将脊背挺得更直。
众人听罢,新任中丞柴髙颁布新法时那番掷地有声的宣言仍在厅堂回荡。
这位固执的官员全然不顾同僚劝阻,执意要将律令中二字化作切实可行的章程。
蒙志率先出列,指尖重重戳在竹简某处:中丞大人,这条农闲征役的条款,莫非是要让修筑长城的民夫都解甲归田?他的声音里带着显而易见的焦灼,此乃自取 ** 之道!
几位同僚纷纷附和。
有人提及家中长辈曾因类似谏言触怒龙颜,更有人直言柴髙为官时日尚浅,不知其中利害。
厅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,唯有李戡若有所思地摩挲着下巴——他忽然记起,当初这位中丞面见秦王时,也是这般特立独行的做派。
柴髙的目光扫过众人,忽然轻笑颔首:诸君所言极是。
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让紧绷的气氛为之一松。
冯劫趁机上前,指着竹简温言相劝:中丞明鉴,陛下既有定见,我等何不顺水推舟?待日后时机成熟再行更张不迟。
年轻的官员们不约而同舒了口气,仿佛看见悬在头顶的利剑终于移开。
他们没注意到,柴髙垂眸时眼底闪过的精光——那分明是早有所料的神情。
众人见冯劫与蒙志总算劝住了柴髙,悬着的心这才放下,修订律法的热情又重新高涨起来。
平心而论,只要避开陛下特别在意的几处,其余条款确实精妙绝伦,尤其是中丞对吏治的整顿,见解尤为独到。
诸位,这条我仍不愿修改。
我大秦以农立国,若继续这般下去,只怕要出大乱子。
**此言一出,满座寂然。
在座皆是朝中栋梁,无论政见还是才学都属顶尖,对陛下的政令自有评判。
但像柴髙这般直言不讳、一语道破后果的,实在寥寥无几。
若说他们未曾预见也就罢了,可事实上,众人早已心知肚明。
强如李斯这般人物,岂会不知其中利害?其子李戡更是深谙此理,其余诸公亦非愚钝之辈,对此结局多少有所察觉。
正因如此,柴髙话音刚落,众人顿时噤若寒蝉。
这般大逆不道之言,谁敢轻易附和?
望着眼前的柴髙,众人不禁心生钦佩——此人当真不畏死么?李戡心底蓦然生出一丝敬意,非是对将死之人的怜悯,而是对忠臣赤胆的叹服。
中丞近日修订《大秦令》想必过于劳神,剩余事宜不如交由我等完成。
待修订完毕,再请您过目校验,如此也能早日完工。
众人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希冀。
若由他们接手修改,即便柴髙事后想再调整,碍于已成定局,恐怕也难以大幅更动。
一道道的目光投向柴髙,然而下一瞬,他们的期望便彻底粉碎——柴髙轻飘飘一句话,便将众人的算盘击得粉碎。
诸位想修改也无妨,但得先把特使们快马传遍天下的
众人的眼神瞬间凝固——这简直是逆天而行!难怪此人动用八百里加急,原来是要抢占先机。
中丞大人,此举未免太过草率!如此《大秦令》与陛下旨意全然相悖,岂能这般立法?况且未经陛下御准,大人怎敢擅自颁布?
中丞昨日收缴我等印鉴,莫非就是为了抢先颁布《大秦令》?
蒙志此时终于恍然大悟,难怪此人收缴了所有人的官印,原来早有盘算。
此人确实极有主见,只是这主见竟是带着众人赴死的主意。
莫要以为我在害诸位。
你们比我更清楚,若依陛下决策,大秦不出百日必将倾覆。
为保大秦江山,我甘愿掉脑袋。
不过诸位不必忧心,依新颁《大秦令》,尔等不过是被蒙蔽的从犯,至多受些训斥罢了。
此言一出,方才瘫软在地的众人顿时来了精神。
确实,他们已竭力劝阻,只是未能成功,反被蒙骗。
骗取诸位印信正是为此。
若朝廷问罪,尽可推在我身上;若得陛下嘉许,功劳则归众人。
昨日忽觉独盖印信太过孤单,便借诸位印信一用,好让三司同僚共襄盛举。
柴髙笑看惶惑的众人,这番说辞令他们一时语塞——毕竟此人言明有福同享,有难独当。
中丞大人,非是下官不从,此事老夫实在难以认同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大秦:穿越成徭役,献药封丞相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大秦:穿越成徭役,献药封丞相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