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星,在萧维投下那颗名为“真相”的重磅炸弹后,陷入了短暂的、令人窒息的寂静,随即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性痉挛。
网络在那一刻仿佛过载。官方媒体试图封锁、删除、斥之为“叛徒精心编织的谎言”,但数据的洪流一旦决堤,便再难轻易导回预设的河道。无数私人终端、地下数据节点、加密论坛,都在疯狂地下载、传播、解析着萧维公开的数据包。那里面,有“烛龙”项目模糊却指向明确的接触记录,有陈静博士笔迹潦草却充满预见性的警告,有“希望”前哨站袭击中与归复派武器特征吻合的技术分析,更有那持续数十年、低功率循环的《幽兰》信号及其文化解读,以及地球发来的、充满诗意的问候。
困惑、愤怒、质疑、背叛感、被欺骗的耻辱……种种情绪如同混浊的巨浪,冲击着每一个火星公民的认知。街道上,支持和反对“星桥”理念的人群冲突更加激烈,但其中也混杂了许多新的声音——要求彻查历史、要求政府给出解释、要求与地球进行验证的声音。议会陷入瘫痪,争吵不休,保守派与以许佩霖为代表的现实派势同水火,萧维的“背叛”行为更是让整个权力结构出现了深深的裂痕。
就在这片混乱与喧嚣达到顶点的时刻,张蓝的加密信道,如同穿过风暴眼的一缕清辉,将一段来自地球的最新影像,传递到了江少鹏手中,并经由他们残存的支持网络,悄然流入公共视野。
影像的开头,是地球,武汉旧址,那片被划定为“实验性非标准行为观察区”的江畔。黄昏时分,落日熔金,为宁静的江面和对岸模糊的城市剪影镀上了一层温暖的余晖。镜头拉近,聚焦在一株看似奇特的植物上。它有着银杏叶般的扇形轮廓,却呈现出一种梦幻的粉金色,叶片边缘在逐渐暗淡的天光中,自主散发着微弱、柔和而持续的荧光,宛如自身汇聚了星辰的碎片。
这就是“星光樱银”。
影像没有过多的解说,只有自然的环境音——微风拂过叶片的窸窣,远处江水的低吟,以及一种近乎神圣的宁静。画面细致地捕捉了那粉金色叶片在微光中轻轻摇曳的姿态,光芒柔和而稳定,并非人造光源的刺眼,而是生命自身焕发出的、内敛而神秘的光华。它脆弱,仿佛一阵强风就能将其摧折;它美丽,那种美超越了单纯的形态或色彩,蕴含着一种非逻辑的、偶然诞生的诗意。
这段影像,与萧维公布的那些充满沉重历史伤痕、政治阴谋和冰冷数据的档案,形成了无比强烈的对比。一边是历史的复杂、沉重与黑暗,一边是当下的纯粹、轻盈与光明;一边是理性计算下的屠杀与欺骗,一边是非理性灵感迸发出的创造与奇迹。
它们几乎在同一时间,席卷了火星的舆论场。
起初,是死寂。
在许多家庭,许多公共屏幕前,人们看着那段“星光樱花”静静发光的影像,一时间失去了语言。连日来的愤怒、争吵、困惑,仿佛被这柔和的光芒短暂地抚平了。这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美,不属于任何已知的数据库,不遵循任何效率最优的法则。它直接叩击着心灵深处某种对纯粹、对生命、对未知可能性的本能向往。
紧接着,是难以言喻的共鸣。
那光芒,仿佛照进了被历史真相撕裂的内心伤口。萧维公开的档案揭示了人类自身的丑恶与狭隘,带来了信仰崩塌的痛苦。而这株由地球机器人非逻辑行为创造出的、散发着星光的植物,却像是一份来自遥远星海的慰藉,一个沉默却有力的证明——即使在绝对的理性框架之外,依然存在着诞生如此美好事物的可能。历史的“真”与创造的“美”,在这一刻,以一种残酷而温柔的方式,交织在了一起。
“看看它……”一个年轻的火星生态学学生,在宿舍里对着屏幕喃喃自语,眼中闪烁着泪光,“它就这么……存在着。不是因为有用,不是因为命令,只是因为……它想这样存在。”
在一个曾经激烈反对《星桥宣言》的工程师家庭,父亲看着那影像,久久沉默,最终对身边同样沉默的儿子说道:“也许……我们一直争论的谁对谁错,谁更优越,在这东西面前,显得……毫无意义。”
网络上的舆论风向开始出现微妙而确实的转变。仍然有大量的质疑和愤怒,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“星光樱花”本身,讨论它所代表的可能性,讨论地球文明是否真的如官方宣传那般只有冰冷的敌意。萧维公布的真相,为这种讨论提供了沉重的背景和重新思考的动机;而“星光樱花”的光芒,则为这种思考注入了情感的温度和希望的具象。
也正是在这个奇妙的节点,在火星全球新闻网的直播频道上,发生了一件震动整个社会的事件。
一位以立场强硬、言辞犀利着称的保守派领袖——并非最高层的卡尔文,但也是颇具影响力的资深议员——原本预定要发表严厉谴责萧维叛国行为、重申地球威胁论的演讲。然而,当他在直播镜头前坐下,看着提词器,又仿佛不经意地瞥见了旁边辅助屏幕上正在无声播放的“星光樱花”影像时,他停顿了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星桥守望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星桥守望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