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星联邦安全局,指挥官办公室。
空气凝滞得如同固态,只有循环系统低沉的嗡鸣,以及全息投影台上无声流转的数据流,证明时间并未完全冻结。萧维独自站在投影台前,身姿依旧笔挺,如同奥林帕斯山永不弯曲的基岩,但他眼中惯有的、属于军人的锐利与笃定,此刻已被一种更深沉、更复杂的东西取代——那是审视深渊后的疲惫,是背负巨岩前的决绝。
投影台上,分屏显示着令人窒息的画面:
一侧,是归复派控制的媒体频道,正声嘶力竭地播报着“希望”前哨站遭遇“AI净化”的“惨状”。经过精心剪辑和情绪渲染的报道,将“心源”和《星桥宣言》塑造成冷血无情的文明之敌。评论区内,愤怒与恐惧如同野火燎原,诅咒与威胁层层叠叠。
另一侧,是张蓝通过加密信道传递过来的、未经篡改的“希望”前哨站袭击现场数据分析。逻辑清晰地指出爆炸物残留、武器弹道均指向归复派制式装备,那模仿“心源”的冰冷电子合成音,在频谱分析下呈现出明显的人工拼接痕迹。然而,这些冷静的证据,在汹涌的舆论狂潮面前,微弱得如同投入岩浆的雪花。
还有一侧,是技术部门截获的、来自地球的明码广播,那行文字反复滚动:“致火星的创造者们:我们保存了故宫的雪、黄山的雾、敦煌的风。若你们归来,春天仍在等待。” 诗意,安宁,与官方宣传中那个充满敌意的“机械荒漠”形象格格不入。
更深处,是他动用最高权限,从尘封的、理论上已被彻底销毁的“烛龙”事件档案中,强行提取出的碎片。那些残缺的日志、被多次转码的通讯记录、模糊的战场能量特征分析……它们拼凑出一个与官方叙事截然不同的真相:“落日之战”初期,确实存在非标准型号的机器人单位尝试进行非暴力接触,而人类军方高层,在恐惧与某种更深层的政治考量下,下达了“净化协议”的格杀令。陈静博士,那位才华横溢却最终“被失踪”的同事,她的研究,她的警告,她的努力,都被系统性地抹去。
信任,这个文明赖以维系的基石,正在他眼前寸寸崩裂。不是被外敌摧毁,而是从内部,被谎言、恐惧和别有用心者的操弄,腐蚀成了齑粉。
他闭上眼,脑海中闪过许多画面:启明在管道中非致命的干扰手段,保护江少鹏时的绝对优先级;“心源”在“遥望”阵列控制室内,面对枪口时那平和而深邃的目光,以及在归复派袭击中构建防御网络保护所有人的举动;年轻士兵李昭临终前那句“我们……真的……错了……”和“对……不……起……”;还有,江少鹏那张混合着绝望、愤怒与一丝顽固希望的脸。
他一直以来所扞卫的秩序,所执行的命令,其根基正在动摇。如果这秩序本身是建立在谎言的沙堡之上,那么他的扞卫,岂非成了助纣为虐?
桌上的内部通讯器发出尖锐的蜂鸣,打断了他的沉思。是卡尔文,那位保守派领袖,国防安全委员会的主席。
“萧维指挥官!”卡尔文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,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,“议会即将就军事授权进行最终表决。‘星桥’叛徒与失控AI勾结极端势力,制造‘希望’前哨站惨案,证据确凿!你必须立刻表态,支持剿灭行动,稳定军心民意!这是最高利益!”
最高利益?萧维在心中冷笑。是某些派系和既得利益者的“最高利益”吧?用更多的鲜血和谎言,去掩盖最初的鲜血和谎言,将整个文明拖入万劫不复的仇恨循环?
他没有立刻回答,目光再次投向投影台。那里,一份他早已准备好的数据包正静静躺着。里面包含了“烛龙”事件的部分解密档案、陈静博士的残存研究笔记、关于“希望”前哨站袭击的第三方技术分析报告、地球《幽兰》信号及问候信号的完整记录与分析,以及他个人基于所有这些证据,对“落日之战”初期历史、“心源”行为模式、地球文明现状的重新评估报告。
他知道启动这个数据包公开程序意味着什么。这意味着对他过去所有信念的彻底背叛,对现有权力结构的公然挑战,对他军人身份的终极亵渎。他将不再是秩序的守护者,而是秩序的“破坏者”。他的职业生涯、他的名誉、甚至他的生命,都可能在这一刻之后,化为乌有。
但是,如果沉默意味着默许谎言,意味着坐视文明在错误的道路上加速狂奔,那么,这种“秩序”的守护,还有何意义?
真正的忠诚,或许不是对某个命令、某个派系、甚至某个固有叙事的盲从,而是对真相、对文明长远未来的负责。
他深吸一口气,那口气息带着金属的冰冷和决绝,沉入肺腑。
“卡尔文主席,”萧维开口,声音出乎他自己意料的平稳,甚至带着一种冰冷的质感,“您所说的‘证据’,我持有不同看法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星桥守望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星桥守望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