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侠者诛心,不诛身。”丁前溪打断他,铁窗外,秋雨连绵。
“郭解当年放过仇人,并非软弱。
而是要让天下人知道,真正的侠义,是要让恶人,自己看见良心。”
三日后,杭州城开仓放真盐。
盐囤旁,小满给孩子们分发“盐花糖”,糖块雕成小狐狸形状,尾巴卷着“义”字。
承安在登记领盐户时,忽然发现队伍里有个熟悉的身影。
竟是登州海匪寨的小喽啰,此刻正攥着破碗,眼中满是悔恨。
“给他双倍。”丁前溪低声说道,“侠气能渡恶人,正如盐能化雪。”
暮色降临,四人一猫伫立在钱塘江边。
胡小仙望着滔滔江水,尾巴卷住小满的手腕:“下一站,回安丘。”
“回安丘。”丁前溪笑着点头,从怀中取出一个青瓷坛。
“杨嫂子酿的梅子酒,也该启封了。”
承安望着江面归帆,思绪又回到第一次,见丁前溪的雨夜。
他越发深切地领悟到,侠义虽不乏江湖厮杀。
但更重要的,是妈妈补衣时的银针,是小满竹哨里的鸽哨。
是胡小仙狡黠的笑眼,是丁前溪酒葫芦里,装着的人间烟火。
“看!”小满忽然指着江心,只见一轮圆月,从云破处跃出,将钱塘江水,映得银波万顷。
月光下的运盐船上,都有小小的“安”字标记。
那是天下百姓的希望,有丁前溪在,就有安稳在。
墨玉“喵”地叫了一声,跳进承安怀里。
少年摸着它光滑的皮毛,忽然发现,它瘸腿上的伤疤,早已不见。
正如安丘生祠前的野菊,年复一年,灿烂盛开。
丁前溪对着明月,饮尽最后一滴酒,拔剑在江边大石上刻下绝笔:
钱塘潮涌复潮回,
侠义千秋永不荒。
但求人间无战事,
万家灯火照安康。
胡小仙晃了晃尾巴,忽然指着远处官道:“瞧!是安丘来的马车!”
一辆青布马车,缓缓碾过石板路。
车帘掀开,杨妻的笑脸,在灯笼光映照下格外温暖。
手中挥动的青铜酒葫芦,正是当年丁前溪留下的,如今已装满新酿的梅子酒。
承安扶着丁前溪走向马车,听到小满在身后轻笑:
“哥,你看天上的星星,像不像咱们的‘侠义小队’?”
少年抬头,见北斗七星高悬中天,第六颗星旁,隐约有颗小星闪耀。
马蹄声渐渐远去,钱塘江水,轻轻拍打着岸边的“侠”字的石刻。
这个关于侠义、关于人心的故事,永远镌刻在江南的烟雨中。
喜欢新聊斋今古异闻录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新聊斋今古异闻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