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些掌柜,真是吃里扒外!” 有个老掌柜气得拍桌子,“要是早用复式簿记,早发现了,哪能让他们贪这么多?” 王昭临趁热打铁:“各位叔伯,改革不是丢规矩,是给老规矩加层保护。咱们守‘信’,可也得防着坏人钻空子,复式簿记就是防空子的法子,铅检测是抓坏人的法子,这哪点错了?”
王德昌看着越来越多人倒向王昭临,知道今天逼宫不成了。他慢慢站起来,拍了拍膝盖上的雪,没看王昭临,只对着牌位作了个揖:“今天看在祖宗的面子上,暂不拆祠堂,可你要是改得离经叛道,咱们还会来。” 说完,他领着几个死硬的老掌柜,头也不回地走了。
王昭临看着他们的背影,心里清楚,王德昌不会善罢甘休。张老栓走过来,拍了拍他的肩:“昭临,别担心,有我们帮你,改革能推下去。” 其他中立股东也纷纷点头:“以后分号的账,都用你的复式簿记,再用铅检测验凭证,绝不让人私吞祖业!”
四、改革堂的筹谋设
申时的总号里,雪停了。王昭临让人收拾祠堂,把凭证锁进盐晶柜,又让人在总号的偏房收拾出一间屋子,打算设 “改革讲堂”。“以后每周三下午,咱们就在这儿讲‘商战与变法’,” 他对年轻掌柜们说,“我把在日本学的东西,还有梁先生的‘商战救国’论,都讲给大家听,咱们一起想怎么把晋商办好。”
年轻掌柜们都很兴奋,赵启山第一个报名:“少东家,我来帮您整理讲义,把复式簿记的法子写成小册子,发给各分号。” 王昭临点点头,从怀里掏出梁启超寄来的信,里面夹着张《新民丛报》的剪报,是关于日本实业发展的:“咱们不光讲理论,还得讲实例,看看人家是怎么用机器和新账法把生意做大的。”
可他没放松警惕 —— 刚有人来报,王德昌离开祠堂后,就去了祁县乔家,还带了平遥的老账册,像是要联合乔家一起反对改革。“乔家是晋商的老帮,要是他们也反对,改革就更难了,” 王昭临皱着眉,“得想个法子,让乔家知道改革的好处,别被王德昌说动。”
张老栓想了想:“乔家的票号也有私吞的毛病,去年丢了一千多两银,没查出是谁干的。咱们要是能帮他们用铅检测找出内鬼,说不定他们就会支持改革。” 王昭临眼睛一亮:“这主意好!明天我就去祁县,拜访乔东家。”
五、暗联帮的悬念埋
酉时的总号,灯都亮了。王昭临坐在改革讲堂的桌前,写着讲义,纸上画着复式簿记的表格,旁边还注着盐晶水和铅检测的用法,用红笔标了 “晋商老法子” 几个字 —— 他怕年轻掌柜忘了根,特意把传统技术和现代方法绑在一起。
赵启山拿着刚印好的小册子进来,上面印着 “晋商改革讲义(第一册)”,封面用盐晶水写了个 “信” 字:“少东家,您看这样行不?每个分号送十本,让掌柜们都学学。” 王昭临接过册子,满意地点点头:“再印些铅检测的说明,附在后面,让大家都知道怎么验假凭证。”
而此时的祁县乔家大院,王德昌正坐在客厅里,对着乔东家叹气:“乔老弟,你看看王昭临搞的这些,把晋商的老规矩都改了,再这样下去,咱们晋商就不是晋商了!” 他把平遥的老账册递过去,“你看这老账房,多清楚,哪用得着洋人的复式簿记?”
乔东家翻着账册,皱着眉没说话 —— 他心里也在犯嘀咕,乔家的票号确实有私吞的问题,可让他跟王德昌一起反对改革,又怕得罪王昭临,毕竟晋华面粉厂的利润摆在那儿,要是能学过来,乔家也能赚不少。
“乔老弟,你要是跟我一起反对,咱们就能逼王昭临停手,” 王德昌又说,“到时候咱们几家老帮联手,还怕守不住老规矩?” 乔东家笑了笑,没答应也没拒绝:“我再想想,明天给你回话。”
晚上的平遥总号,王昭临还在准备去祁县的礼物 —— 两袋晋华面粉,还有本复式账册,里面夹着西安分号的铅检测凭证。他知道,能不能说服乔家,是改革能不能推进的关键;而王德昌的暗地联络,像颗定时炸弹,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炸。
第二天一早,王昭临就带着礼物,往祁县赶。雪后的官道很滑,马蹄踩在雪上,发出 “咯吱” 的响。他心里清楚,这场关于 “守旧” 与 “改革” 的较量,才刚刚开始,祠堂的风波只是个小高潮,后面还有更多的坎等着他 —— 乔家的态度、丽如银行的动作、内鬼的下落,每一个都可能让改革功亏一篑。可他没退缩,手里的账册攥得更紧了 —— 他要让晋商知道,守着 “信”,跟着 “变”,才能活下去。
喜欢晋商风云:蒲州王氏传奇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晋商风云:蒲州王氏传奇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