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夜无话,林青禾并没有休息,只是简单的打坐让自己恢复到巅峰状态,只为不影响应付明天以后的战斗。
打坐修炼结束,他拿出丹阳子的笔记玉简,其内容庞杂,并非系统性的丹道传承,更多是随性的记录与感悟。其中不仅有药材特性,更有对其生长环境的描绘,甚至夹杂着一些看似无关的天地异象、风水地脉的零星见解。
林青禾沉浸其中,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知识。他发现,师尊的许多观察,与自己在青石空间中感悟到的意念碎片,以及平日打理灵田的心得,隐隐呼应,相互印证。
“月华草,喜阴,然月华亦属太阴之精,其性非纯寒,乃清冷中蕴生机……” “烈阳花,极阳之物,然盛极而衰,花瓣边缘每至午时,反有一丝阴翳隐现,采其花蕊,需避此阴时……” “地脉流转之处,草木异变,有赤叶之藤,性燥热,与寻常青藤迥异,盖因地火之气侵染……”
这些记载,不断深化着林青禾对“药性本源”与“环境交互”的理解。他意识到,草木并非孤立存在,其性其命,与周遭天地息息相关,阴阳流转,无时无刻不在其中体现。
猛的他记起某日,他行至丹霞峰后山一处僻静山谷。此地灵气充裕,却透着一种奇特的静谧。谷中有一株不知生长了多少岁月的古树,树干需十人合抱,树冠遮天蔽日。然而,这古树形态极为奇特,一半枝繁叶茂,绿叶葱茏,生机勃发;另一半却焦黑干枯,枝叶凋零,死气沉沉,仿佛被天雷劈过,却又顽强地没有彻底死去。
生与死,在这株古树上形成了极其鲜明而和谐的统一。
林青禾心中震动,不由自主地走到古树下,仰头观望。那蓬勃的生机与寂然的死意交织在一起,形成一种强烈的道韵冲击着他的心神。
现在他想起青石意念中,那草木由盛转衰、落叶归根的景象;想起丹阳子笔记中关于“阴阳平衡”、“盛极而衰”的零星提及;更想起自己炼制丹药时,只知激发药力生机,却从未想过,那被剔除的“杂质”、那被忽视的“枯败”部分,是否也蕴含着某种道理。
“生机……寂灭……”他喃喃自语,伸出手,轻轻按在古树粗糙的树皮上,一半温暖,一半冰凉。
他闭上眼,神识缓缓探出,并非强行侵入,而是如同清风拂过,细细感受着古树内部那微妙的气息流转。
在生机盎然的那一半,他感受到木灵之气活泼跃动,如春水奔流,滋养着每一片树叶。而在枯死的那一半,并非绝对的死寂,他能感受到一种极致的“静”,一种能量内敛到极点的“寂”,仿佛所有的生机并非消失,而是转化为了另一种形态,沉潜下来,守护着树根最核心的一点灵光,等待着或许存在的涅盘之机。
“枯荣一体,生死相依……”一个明悟如同闪电,划过林青禾的识海。
荣,是生命的绽放;枯,是生命的沉淀。没有荣,便无所谓的枯;没有枯,荣也将失去根基与意义。它们并非对立,而是一个完整的循环,是生命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形态。那寂灭之中,并非空无,而是蕴含着新生的种子,是下一次勃发前的必要积蓄。
就如同他打理灵田,收割灵草,并非终结,其根茎或种子,正是下一轮生长的开始。那凋零的枝叶,腐烂后也化作了滋养新生命的肥料。
此理,通于草木,亦通于丹道,甚至……通于剑道!
他体内,《青玄诀》自行缓缓运转,丹田内的混沌色真元旋涡微微加速,对“五行轮转”中,木行生发与水行润下、火行炎上与金行肃降之间的转化,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。五行之中,亦蕴含着生克与循环,并非孤立。
他的“耕耘”剑意,也随之萌动。那“锄禾”一式,除去守护,似乎亦可蕴含一丝“寂灭”之意,并非杀戮,而是“破除”虚妄,斩断枷锁,为新生创造空间。那“收割”一式,除了终结,似乎也可带上对“轮回”的认知,并非绝灭,而是承前启后,为下一轮“耕耘”做准备。
记得当时,林青禾在古树下静立了整整一日一夜,如同化作了另一株树木。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衫,山风吹拂着他的发丝,他都浑然未觉。
直到翌日朝阳初升,第一缕晨曦穿过古树繁茂的枝叶,投下斑驳的光影,也照亮了他那半枯半荣的树干。
当他缓缓睁开双眼,眸中清澈,仿佛被山泉洗过。他对着古树深深一揖。
此番观树,虽未提升半点修为,却让他对“道”的理解,踏入了一个全新的境地。这“枯荣之理”,将是他未来丹道与剑道修行中,一块至关重要的基石。
他取出丹炉,并未炼制复杂的丹药,而是取了一些最常见的“止血草”。他不再像以往那样,只提取其蓬勃的愈合生机,而是尝试着,在淬炼过程中,保留了一丝草药中天然带有的、极微弱的“收敛”、“平复”的特性,这特性,正源自草木生命循环中“由盛转衰”的那个节点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道在青田云雾间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道在青田云雾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