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满,你当我第一个观众好不好?”林夏拽着小满的尾巴,把她按在实验室的椅子上,自己站在前面,手里拿着演讲稿,腿却在发抖,“我要是忘词了,你就用水柱泼我,让我清醒清醒!”
小满点点头,可林夏刚念了两句“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”,就突然卡住了,盯着演讲稿半天,憋出一句:“我的论文主题是……是苏小满的尾巴与水母发光的关系!”说完自己都愣了,小满笑得尾巴拍打着地面,溅起的水花刚好泼在林夏脸上——还真应了她刚才说的话。
“都怪你!”林夏抹了把脸,假装生气,“下次我练答辩,你不许晃尾巴!”可转头看到小满委屈的表情,又心软了,“算了,你晃吧,我就当你的尾巴是‘观众的掌声’。”
小桃听说林夏要练答辩,自告奋勇当“评委”,还拉上了沈清月——小桃拿着个小本子,模仿教授的语气提问:“林夏同学,请问你的数据样本量够不够?有没有考虑过水母的情绪影响?”沈清月则坐在旁边,手里拿着咖啡,时不时点头,偶尔说一句“这里可以简化点,教授们不爱听太复杂的”。
练了两天,林夏还是紧张,一看到“评委”就忘词。小满突然想到个办法:“我们把水母培养缸当‘观众席’吧!水母不会说话,你对着它们练,肯定不紧张!”
这个主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。当晚,生物实验室被改造成了“答辩现场”:林夏站在前面,身后是投影仪投的PPT,面前的桌子上摆着演讲稿;水母培养缸被搬到了“评委席”的位置,里面的水母们被小满喂了点普通藻(不敢再用快乐藻了),安安静静地漂着,像是认真的观众;小桃和沈清月躲在实验台后面,偷偷观察林夏的状态;小满则坐在旁边,尾巴尖对着水母缸,随时准备用“控水术”让水母“鼓掌”(其实是让海水溅起水花)。
林夏深吸一口气,开始念演讲稿——这次居然没忘词!她越说越顺,讲到数据图表时,还特意指着屏幕,对着水母们解释:“你们看,这个柱状图就是你们的发光强度,是不是很厉害?”
突然,培养缸里的“顶石子”(选美大赛冠军)用触手顶起一颗小石子,对着林夏的方向晃了晃,小满立刻翻译:“它说‘厉害’,让你继续讲!”林夏一下子笑了,紧张感全没了,连手势都变得自然起来。
讲完最后一句“我的答辩完毕,谢谢大家”,小满立刻用控水术让海水溅起一阵水花,像是“观众鼓掌”;小桃和沈清月从实验台后面跳出来,使劲拍手;连躲在角落里的小闹钟,都用钳子敲着玻璃食盆,发出“哒哒”的声音,像是在“打节拍”。
“成功了!”林夏激动地抱住小满,尾巴都被两人压得晃了晃,“对着水母练真的有用!它们比教授们温柔多了!”
接下来的几天,林夏每天都对着水母缸练答辩,水母们也越来越配合:“绿灯笼”会在她讲到发光数据时变亮,“波浪卷”会用触手卷成“√”的形状,“小海羞”则会浮到缸边,像是在认真听讲。林夏甚至给每个水母分配了“角色”:“顶石子”是“首席观众”,“绿灯笼”是“气氛组组长”,“小害羞”是“最认真听众”。
答辩前一天,沈清月给林夏准备了“幸运礼物”——一个用发光蛋白做的胸针,一闪一闪的,像是迷你水母;小桃给她织了个“水草花纹”的围巾,说是“能带来海豚的好运”;小满则把“顶石子”最喜欢的小石子送给她,说是“水母冠军的祝福”;小闹钟也凑热闹,用钳子夹了片干海草,放在林夏的演讲稿上,像是在说“加油”。
答辩当天,林夏穿着白大褂,戴着发光胸针,手里攥着小石子,自信地走进了答辩室。据说,她讲到一半时,突然想起了实验室里的水母们,忍不住笑了,对着教授们说:“我的数据样本,还有一群特别的‘观众’,它们是太平洋底的水母,比我还了解这些数据。”
后来林夏说,那天答辩特别顺利,教授们问的问题,她都对着水母练过无数遍,连回答时的手势,都是模仿“波浪卷”的触手姿势——最后,她的论文得了“优秀”,回来的第一件事,就是冲进实验室,对着水母缸鞠躬:“谢谢各位‘观众’,我们成功了!”
当晚,科研站加餐,林夏特意给水母们喂了特制的“庆祝藻”,小满用控水术把海水变成了彩色的烟花,小桃抱着小海豚在旁边唱歌,沈清月则举着酒杯,对着水母缸说:“敬我们最特别的‘答辩观众’。”小闹钟趴在林夏的演讲稿上,啃着虾干,像是在分享胜利的喜悦。
第663集:沈站长的“神秘快递”与“深海漂流瓶”
科研站的快递,向来都是用直升机送的,要么是物资,要么是仪器零件——可这天早上,甲板上却多了个奇怪的快递:没有快递单,没有寄件人,只有一个巴掌大的木盒子,盒子上刻着跟之前金属盒子上一样的“老船长标记”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