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1集:小螃蟹“小闹钟”的“失踪谜案”
科研站的清晨,向来是被苏小满尾巴扫水的声音、林夏敲键盘的“哒哒”声,还有小桃对着海豚喊早的嗓门叫醒的——可今天不一样,天才蒙蒙亮,就传来小桃的“惊天嚎叫”:“小闹钟不见了!”
小闹钟,那只从“水母灾难日”就赖在科研站,后来成了“作息监督员”的小螃蟹,此刻连带着它的玻璃食盆一起消失了。小桃趴在实验室的地板上,撅着屁股把柜子底下、仪器缝隙都扒了个遍,连小闹钟最爱躲的闹钟后面都空着,急得眼圈发红:“昨天晚上我还喂它吃了虾干,怎么一觉醒来就没了?是不是被水母拐走了?”
苏小满晃着尾巴赶来时,尾巴尖还挂着没吃完的鱼干,一听小闹钟丢了,立刻把鱼干塞给小桃,闭上眼睛激活“水痕追踪术”——她的能力能捕捉二十四小时内水分子的移动轨迹,可盯着地面看了半天,只看到一串断断续续的小水痕,从实验室门口一直延伸到甲板,最后消失在海边的栏杆下。
“它自己爬去海边了?”小满皱着眉,尾巴尖凝出一缕水,顺着水痕复刻轨迹,“水痕没断,不像被抓走的,倒像是……慢悠悠爬过去的。”
林夏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过来,屏幕上是昨晚的监控录像——凌晨两点,小闹钟背着它的玻璃食盆(不知道用什么办法顶在背上的),慢悠悠地从实验室爬出来,路过走廊时还差点被沈清月的拖鞋绊倒,停顿了三秒,居然用钳子夹着拖鞋尖,把拖鞋挪到了墙边,然后继续爬向甲板。到了栏杆边,它居然熟练地爬上栏杆,“啪嗒”一声掉进海里,食盆浮在水面上,跟着它一起漂远了。
“它是故意走的?”林夏把监控倒放三遍,指着屏幕里小闹钟“整理拖鞋”的画面,“你看,它还收拾了‘现场’,不像迷路啊!”
小桃更急了,抓着小满的胳膊晃:“它是不是嫌我给的虾干不好吃?还是我昨天织毛衣时不小心轧到它的钳子了?”说着就要哭,小满赶紧拍着她的背安慰:“肯定不是,小闹钟那么喜欢你,说不定是去海里‘进货’了,想给你带礼物呢?”
两人正说着,沈清月端着咖啡走过来,看到满地狼藉,又看了眼监控,突然笑了:“别急,它不是走了,是‘回娘家’了。”她指了指小满尾巴上沾着的一根粉色绒毛——那是之前“变异营养液”留下的痕迹,“上周小桃给它喂虾干时,我看到它钳子里夹着根粉色海草,那是‘浅滩蟹’的窝边草,估计是想回去找同伴了。”
为了找小闹钟,四人决定分两路:小满和小桃坐小艇去浅滩,小满用“水下听觉”听螃蟹的动静;林夏和沈清月留在科研站,查浅滩的潮汐数据,顺便盯着监控,看看小闹钟会不会自己回来。
小艇刚开到浅滩,小满就喊了一声:“听到了!在那边!”她指着一片长满粉色海草的礁石区,小桃立刻跳下去,踩着水跑过去——果然,礁石缝里,小闹钟正趴在一堆小螃蟹中间,玻璃食盆里装满了亮晶晶的小贝壳,旁边的小螃蟹们围着食盆,像是在“分礼物”。
“小闹钟!”小桃蹲下来,轻声喊它,小闹钟立刻转过头,举着钳子晃了晃,爬过来用钳子夹起一颗最大的贝壳,递到小桃手里,像是在说“给你的礼物”。周围的小螃蟹们也跟着晃钳子,吓得小桃差点后退,小满笑着说:“它们在欢迎你呢,小闹钟把你当家人了。”
原来,小闹钟是只“浅滩蟹”,小时候被海浪冲到深海,误打误撞进了科研站,最近闻到了浅滩的海草味,就想回去看看同伴,还特意带了科研站的虾干当“见面礼”,玻璃食盆里的贝壳,是它给小桃和大家的“伴手礼”。
回去的路上,小闹钟趴在小桃的肩膀上,钳子上还夹着一根粉色海草,小满笑着说:“以后它肯定会经常‘回娘家’,我们得给它准备个‘通行证’,不然下次又要找半天。”
当晚,科研站多了个“螃蟹专属通道”——在甲板栏杆上钉了个小木板,直通海里,木板上写着“小闹钟的回家路”;小桃把小闹钟带回来的贝壳串成了手链,戴在手腕上,说是“小闹钟送的定情信物”;林夏则在监控里给小闹钟的“失踪路线”标上了红点,备注“浅滩探亲之旅”;沈清月更绝,给小闹钟的玻璃食盆上刻了字:“深海棱镜科研站·首席螃蟹官·小闹钟专用”。
唯一的“后遗症”是:从那天起,每天早上都有几只小螃蟹顺着“专属通道”爬进科研站,围着小闹钟的食盆要虾干,小满只好每天多准备一份虾干,美其名曰“外交经费”。
第662集:林夏的“论文答辩预演”与“水母观众”
林夏的论文答辩定在一周后,自从拿到十年前的发光蛋白数据,她的论文就像开了挂,改得又快又好,可一想到要对着一群教授念报告,她就紧张得睡不着觉——白天对着电脑练,晚上抱着枕头练,连做梦都在说“数据误差在合理范围内”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