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章鱼师傅,你别慌,我们帮你整理教具!”林小满拿出湿巾,帮章鱼师傅擦干净沾着墨汁的模型,苏青则在每个模型上贴了小标签:“小壳(小海龟)”“小粉(小海葵)”“小浪花(小海豚)”,方便章鱼师傅记住。嘎嘎也来帮忙,叼着标签,递给章鱼师傅,还喊“贴标签!别忘啦!”。
可章鱼师傅还是会忘——下次做教具时,忘了要捏螃蟹模型,螃蟹首领用钳子夹着橡皮泥,放在它面前,像是在“提醒”;忘了模型要做小一点,捏的小海豚比孩子们的画还大,只好重新捏,气得它用触手拍了拍桌子,墨汁又洒了。
为了让章鱼师傅不忘事,小宇给它做了“教具清单”——画着要捏的生物模型,旁边写着数量和注意事项,比如“小海葵要加荧光花环”“螃蟹要捏钳子”。章鱼师傅把清单贴在黑板旁边,每次做教具前都看一眼,终于不再忘事了,捏的模型又小又精致,孩子们都喜欢得不得了,每次上课都要先摸一摸模型,再开始画。
现在,章鱼师傅的洞穴里堆了一堆画画教具,每个模型都贴着小标签,干净又整齐;每次沙滩画课堂,它都会准时送教具,还会用触手捏个小模型送给当天表现最好的孩子,成了课堂上最受欢迎的“教具大师”。沈星在日志里写道:“太平洋底的‘忘事’,挡不住想要帮忙的心意——章鱼师傅的教具,捏的不是橡皮泥,是对孩子们的喜欢,是对沙滩画课堂的支持。这份心意,比任何精致的模型都更珍贵。”
第354集:“会调皮的”橡皮泥模型与小螃蟹
章鱼师傅的橡皮泥模型成了小螃蟹们的“新玩具”——每天课堂结束后,它们都会围着模型转,用钳子夹着模型玩,把小海龟模型翻过来,把小海葵模型的触手捏变形,甚至把小海豚模型的背鳍捏掉,气得章鱼师傅用触手拍打着沙滩,墨汁洒了小螃蟹一身。
“你们别碰我的模型!这是给孩子们上课用的!”章鱼师傅的触手缠着一个被捏坏的小海葵模型,耳麦里传来它生气的声音,小螃蟹首领用钳子夹着一块橡皮泥,放在章鱼师傅面前,像是在“道歉”:“我们不是故意的,就是觉得模型好玩,想捏捏看……”
苏青给小螃蟹们准备了“专属橡皮泥”——用安全无毒的材料做的,颜色鲜艳,让它们自己捏模型,不用抢章鱼师傅的。林小满则教它们捏简单的形状:捏个小圆球当脑袋,捏个长条形当身体,就是小螃蟹;捏个椭圆形当壳,捏四个小短条当爪子,就是小海龟。小螃蟹们学得认真,没过多久就捏出了一堆“迷你小模型”,虽然歪歪扭扭,却充满了童趣。
可小螃蟹们的调皮劲藏不住——它们捏完模型,居然用颜料涂在上面,把小螃蟹模型染成了“彩虹螃蟹”;有的把模型藏在沙滩上,让小宇和孩子们找,像是在玩“寻宝游戏”;最搞笑的是,它们居然捏了个“章鱼师傅模型”,触手画得特别长,还沾了点墨汁,章鱼师傅一看,笑着用触手碰了碰模型,像是在说“这个我喜欢”。
现在,沙滩画课堂结束后,总能看见小螃蟹们在沙滩上捏橡皮泥——有的捏模型送给孩子们,有的捏模型送给其他生物,小壳的玩具车旁边放着小海龟模型,小粉的礁石旁放着小海葵模型,成了彩虹礁的“迷你景观”。沈星在日志里写道:“太平洋底的‘调皮’,是对创造的渴望——当小螃蟹们学会用橡皮泥表达自己,调皮就变成了可爱的创意。这份创意,让每个小模型都充满了快乐。”
第355集:“会挑食的”孩子们与沙滩画颜料
沙滩画课堂上,孩子们开始“挑食”——只喜欢用红色、黄色、蓝色的颜料,其他颜色碰都不碰,绿色颜料罐里的颜料几乎没动过,紫色颜料更是被扔在一边,苏青买的十二色颜料,最后只用了三种,浪费了不少。
“你们为什么不用其他颜色?绿色可以画海藻,紫色可以画珊瑚,多好看呀!”林小满拿着绿色颜料,给孩子们画了一片海藻,孩子们却摇着头,说:“绿色不好看,红色才好看,像小螃蟹的钳子!”原来孩子们觉得鲜艳的颜色才好看,暗淡的颜色不好看,才会“挑食”不用。
小宇给孩子们讲“海洋的颜色”——“你们看,海藻是绿色的,珊瑚有紫色的,小粉的花环是粉蓝色的,这些颜色放在一起,才是真正的蓝海呀!”他还用绿色颜料画了片海藻,用紫色颜料画了株珊瑚,用粉蓝色颜料画了小粉的花环,组合在一起,成了一幅漂亮的“海葵湾风景”,孩子们看得眼睛一亮,纷纷拿起自己不喜欢的颜色,开始尝试。
苏青也来帮忙,把颜料混合在一起,调出更多颜色——蓝色加黄色调成绿色,红色加蓝色调成紫色,红色加白色调成粉色,孩子们觉得神奇极了,围着苏青,让她调各种颜色,再也不“挑食”了。有的用混合色画海藻,有的用混合色画珊瑚,还有的用混合色画小粉的花环,沙滩上的画变得五颜六色,比以前好看多了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