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节课,苏晓晓教的是“盐晶鱿鱼豆腐汤”——用新鲜的鱿鱼和嫩豆腐,加适量水,煮开后放少量平衡盐晶,煮5分钟后,撒上葱花和一滴鱿鱼族红光浓缩液(鱿大提供的,能让汤更鲜)。汤的口感清淡鲜美,豆腐嫩,鱿鱼鲜,平衡盐晶的咸度刚好,老奶奶们尝了后,都说“比普通汤好喝,喝了不口干”。
可没过多久,苏晓晓发现,大家对“家常菜”的热情,比“鱿鱼串”还高——小镇的居民们,回家后用平衡盐晶做了“盐晶炒青菜”“盐晶红烧肉”“盐晶面条”,有的甚至做了“盐晶馒头”,说“吃了后身体舒服,不胀气也不乏力”;人鱼族的族人,用平衡盐晶做了“盐晶海草汤”“盐晶烤鱼”,给族里的老人和孩子吃,反馈特别好;淡蓝鱼鳞族的族人,还用平衡盐晶做了“盐晶治愈粥”,加了淡蓝治愈之光,给受伤的海洋生物吃,恢复速度都变快了。
“盐晶家常菜”意外走红后,苏晓晓的课堂人数翻了三倍,她不得不把课堂搬到研究所的广场上,陆时衍帮忙搭了“平衡美食灶台”,按“炒-煮-蒸”平衡分布;赵铁蛋带着安保队,负责维持秩序,给大家分发平衡盐晶粉末;鱿大则带着族人,坐在水箱里,用触手给大家递食材,成了“课堂助手”。
有一次,小镇的老爷爷用平衡盐晶做了“盐晶老鸡汤”,汤里加了自己腌的老坛酸菜,端来给苏晓晓尝。苏晓晓尝了一口,眼睛一亮:“这汤又鲜又香,平衡盐晶的咸度刚好,酸菜的酸也不冲,太好喝了!” 陆时衍检测后,发现汤的“口感平衡度”达到95分,平衡因子含量4%,是“平衡美食的典范”。苏晓晓立刻把“盐晶老鸡汤”加入课堂教程,老爷爷还成了“客座讲师”,教大家怎么腌酸菜、怎么炖鸡汤。
晚上,苏晓晓坐在广场上,看着大家围着灶台,一起做盐晶家常菜,笑着说:“原来平衡美食,不是复杂的能量串,而是简单的家常菜,用平衡盐晶,用心意,就能做出最平衡的味道。” 陆时衍点点头,递给她一碗盐晶老鸡汤:“这就是‘共生平衡’的真谛——在平凡的日常里,用简单的方式,找到口感与能量、人与人、人与族群的平衡。”
第153集:赵铁蛋的“平衡安保培训营”开营与“温和巡逻”的搞笑实践
赵铁蛋看着安保队的队员们,偶尔会出现“能量使用过度”或“警惕性不足”的问题,决定开一家“平衡安保培训营”——教队员们“温和巡逻”,用平衡的能量和警惕性执行任务,不使用过强的能量,也不松懈警惕,既要保护大家,又不能吓到朋友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平衡安保”的意义。
培训营的选址在研究所的大广场,陆时衍帮忙搭建了“平衡训练设施”——左边是“能量控制区”,有能量检测仪,队员们要把能量输出控制在175-185Hz之间,才能通过;中间是“警惕性训练区”,模拟“可疑人员”(由赵铁蛋的队员扮演),队员们要在不使用强能量的情况下,识别并拦住“可疑人员”;右边是“温和救援区”,模拟“受伤的小鱼”,队员们要用温和的能量,把小鱼救回“急救站”,不能用强能量伤害小鱼。
开营当天,全球安保队的精英队员都来了——太平洋队的人鱼族队员,穿着淡青安保服;大西洋队的海星卫士,用六只脚夹着迷你能量检测仪;南极队的企鹅队员,穿着冰系安保背心;深海队的鱿鱼族队员,坐在特制的“训练水箱”里,鱿大作为队长,红光柔和地闪烁,像是在给队员们打气。
第一个训练项目是“能量控制”——队员们依次站在能量检测仪前,释放能量。人类队员刚开始能量输出太高,检测仪发出“滴滴”的警报;人鱼族队员能量输出太低,检测仪显示“能量不足”;鱿鱼族的鱿小,第一次输出太高,红光刺眼,检测仪警报响了,它委屈地收起红光,第二次慢慢调整,终于把能量控制在180Hz,检测仪显示“平衡通过”,苏晓晓赶紧扔过去一串平衡鱿鱼串,作为奖励。
第二个项目是“警惕性训练”——扮演“可疑人员”的队员,假装要“偷”广场上的平衡盐晶,其他队员要在不使用强能量的情况下拦住他。太平洋队的人类队员,用温和的语气问“你是谁,要干什么”,“可疑人员”说不出理由,只能认输;深海队的鱿大,用触手轻轻缠住“可疑人员”的手腕,不用力也不松开,“可疑人员”挣脱不开,只能投降;最搞笑的是南极队的企鹅队员,它用翅膀挡住“可疑人员”的路,对着他晃红光(平衡能量),“可疑人员”被晃得睁不开眼,笑着认输。
第三个项目是“温和救援”——模拟的“受伤小鱼”掉在草丛里,队员们要用温和的能量,把小鱼救回急救站。淡蓝鱼鳞族的队员,用治愈之光轻轻托起小鱼,慢慢走到急救站;发光鱼鳞族的队员,用生机之光裹住小鱼,像捧着一颗七彩的球;鱿鱼族的鱿小,用触手轻轻卷住小鱼,生怕用力太大弄疼它,慢慢把小鱼放在急救站的小盘子里,红光闪了闪,像是在说“小鱼别怕”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