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训营结束时,所有队员都掌握了“温和巡逻”的技巧——巡逻时,能量输出稳定在平衡频率,遇到朋友微笑打招呼,遇到可疑人员温和询问,遇到受伤生物轻轻救援。赵铁蛋给每个队员都颁发了“平衡安保勋章”,苏晓晓给大家分发了平衡鱿鱼串。
晚上,赵铁蛋坐在广场上,看着队员们戴着勋章,吃着鱿鱼串,笑着说:“以后我们的安保队,就是‘平衡守护者’,用温和的能量,坚定的心意,守护大家的安全,守护共生的平衡。” 鱿大在水箱里拍了拍触手,红光柔和地闪烁,像是在赞同——原来,最好的守护,不是用强能量威慑,而是用平衡的方式,既保护他人,又温暖自己。
第154集:林知寒的“平衡共生课堂”与“跨族群平衡游戏”的欢乐时光
林知寒看着共生族群的小朋友们,对“平衡共生”的理解还很浅显,决定在“共生族群学校”开一门“平衡共生课堂”——通过游戏、故事、实践,让小朋友们明白“平衡不是一成不变,而是彼此适配”,学会与不同族群的朋友相处,尊重彼此的差异,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相处方式。
课堂的第一节课,林知寒讲了“盐晶与能量的故事”——用五色光投影,展示平衡盐晶如何与过强的能量融合,让能量变得温和;如何与过弱的能量结合,让能量变强。“就像我们和朋友相处,”林知寒笑着说,“有的朋友活泼,有的朋友安静,我们要像盐晶一样,活泼的朋友慢一点,安静的朋友大胆一点,彼此适配,就是平衡。”
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,人类的小朋友举手问:“那我和鱿鱼族的朋友玩,要怎么平衡呀?” 林知寒笑着说:“鱿鱼族的朋友用触手玩,你可以用手和它们玩,不用强求一样,只要彼此开心,就是平衡。” 鱿鱼族的小朋友用触手拍了拍桌子,红光闪了闪,像是在赞同。
第二节课是“跨族群平衡游戏”——林知寒把小朋友们分成“人鱼组”“人类组”“鱿鱼组”,每组3人,一起玩“平衡接力赛”:赛道上有三个关卡,第一关“水中小接力”,人鱼族的小朋友带着人类和鱿鱼族的小朋友,在浅水区游泳,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;第二关“能量平衡传递”,小朋友们要传递一颗平衡盐晶,传递时能量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,否则盐晶会掉;第三关“手工平衡”,小朋友们一起做一个“平衡小摆件”,用人鱼族的海草、人类的彩纸、鱿鱼族的墨汁,摆成平衡的形状。
游戏开始,各组都很认真——
- 人鱼组的小朋友,带着人类和鱿鱼族的小朋友,在浅水区慢慢游,人鱼族的小朋友游得慢一点,人类的小朋友扶着鱿鱼族的小水箱,鱿鱼族的小朋友用触手划水,配合得很默契;
- 能量平衡传递时,人类的小朋友轻轻拿着盐晶,递给人鱼族的小朋友,人鱼族的小朋友用鱼鳞的光托着盐晶,递给鱿鱼族的小朋友,鱿鱼族的小朋友用触手轻轻卷住盐晶,没有一次掉落;
- 手工平衡时,人鱼族的小朋友用海草做底座,人类的小朋友用彩纸做装饰,鱿鱼族的小朋友用墨汁画画,摆出来的小摆件,虽然歪歪扭扭,却很平衡,林知寒笑着说:“这是‘小朋友的平衡艺术’,比精准的平衡更有意义。”
游戏结束后,小朋友们都不愿意分开——人类的小朋友,拉着鱿鱼族的小朋友,要带他们去看池塘里的锦鲤;人鱼族的小朋友,邀请人类的小朋友,下次一起去深海游泳;鱿鱼族的小朋友,用触手给新朋友递鱿鱼味小零食。林知寒看着眼前的画面,心里暖暖的——平衡共生的种子,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发芽,他们用最纯真的方式,诠释着“平衡不是相同,而是彼此适配,彼此喜欢”。
晚上,林知寒在课堂笔记上写道:“最好的平衡共生教育,不是讲大道理,而是让孩子们一起玩、一起笑、一起做手工,在欢乐的时光里,自然而然地学会尊重差异,学会彼此适配。这才是‘海陆鱿共生’最珍贵的未来。”
第155集:陆时衍的“平衡因子科研升级”与“盐晶能量核心”的悬疑突破
陆时衍盯着实验室里跳动的能量数据,眉头拧成了疙瘩——刚提取出的纯平衡因子,能量频率从稳定的180Hz骤降到170Hz,试管里的淡紫色液体变得浑浊;旁边的图腾核心碎片,原本泛着柔和的五色光,此刻却像被蒙了层灰,光纹断断续续;最让他心惊的是,能量检测仪的屏幕边缘,出现了几缕极淡的黑色波纹,像头发丝一样细,却带着熟悉的“能量抑制”气息——不是黑暗能量的恶意,更像是一种“沉睡的平衡抑制力”。
“难道是盐晶矿的平衡因子,在抗拒被提取?”陆时衍握着试管,凑近灯光观察,液体里的杂质像微小的黑色颗粒,随着频率波动轻轻晃动。苏晓晓端着刚烤好的平衡鱿鱼串走进来,闻到实验室里的“焦虑味”,凑过去一看:“呀,你的平衡因子怎么变灰了?是不是烤串的香味飘进来,影响它了?” 陆时衍白了她一眼:“别捣乱,这是科研问题,和鱿鱼串没关系。” 可话虽这么说,他还是把试管移到了远离烤串的地方,结果频率依旧没恢复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