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项目是“救援效率赛”——赛道中央有一个“受伤的海龟模型”,队员们要在5分钟内,避开障碍,把模型救回终点。淡蓝队用治愈之光护住模型,顺利完成;发光队用生机之光清理障碍,速度很快;混合队则分工明确:赵铁蛋搬开障碍,鱿大用触手托着模型,鱿小用红光照亮路线,刺猬们挡住流浪猫,虽然比淡蓝队慢了10秒,但成功完成了救援,鱿小兴奋地用红光闪了闪,像是在庆祝。
第三个项目是“能量运用赛”——队员们要合作释放五色能量,形成光盾,抵御“模拟黑暗能量”(陆时衍用仪器制造的黑色光雾)。人鱼队、淡蓝队、发光队、冰鳞队,各自释放光能量,却因为配合不默契,光盾出现了裂缝;混合队则不一样——赵铁蛋用安保棍释放人类能量,鱿大用红光牵引,鱿小用红光辅助,刺猬们用身体的能量加固,四股能量虽然颜色不同,却完美融合,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光盾,成功抵御了黑色光雾!
比赛结束,鱿鱼族-人类混合队,凭借“救援效率”和“能量运用”的高分,意外获得冠军。颁奖时,赵铁蛋给鱿大、鱿小、刺猬们都戴上了“冠军徽章”,苏晓晓递上“冠军能量串大礼包”,鱿大用触手接过,分给鱿小一半,红光闪得像小太阳,刺猬们则围着礼包,卷成球滚来滚去,引得大家哈哈大笑。
晚上,赵铁蛋在安保日志上写道:“技能大赛的冠军,不是速度最快的,也不是能量最强的,而是最懂得合作的。鱿大、鱿小、刺猬们,虽然平时调皮,但在比赛中,却能齐心协力,这就是共生安保队的意义——不管你是人类、人鱼,还是鱿鱼、刺猬,只要团结,就是最厉害的队伍!” 日志旁,他画了一条鱿鱼、一个人类、一只刺猬,手拉手站在一起,这是他心中“最好的共生模样”。
第143集:林知寒的“共生教育计划”启动与“小老师”的温暖课堂
林知寒看着越来越多的小朋友,对“海陆鱿共生”充满好奇,决定启动“共生教育计划”——在全球各联盟分部,开设“共生小课堂”,让四大族群的年轻族人、鱿鱼族的鱿小,当“小老师”,教小朋友们认识海洋生物、学习鱼语、了解各族群文化,让共生的理念,从小扎根在孩子们心里。
计划的第一个试点课堂,设在小镇的小学——林知寒挑选了四位“小老师”:太平洋人鱼族的小悠(教人鱼族历史)、淡蓝鱼鳞族的阿泽(教治愈之光基础)、发光鱼鳞族的小彩(教生机之光小实验)、鱿鱼族的鱿小(教鱿鱼族交流方式)。苏晓晓负责“课堂美食补给”,每天给小朋友们烤“迷你能量串”,陆时衍则帮忙设计“课堂教具”,比如“五色光水晶模型”“鱿鱼语翻译卡”。
课堂开课当天,小朋友们都兴奋地坐在座位上,看着四位“小老师”——小悠穿着淡青长裙,手里拿着人鱼族的古老卷轴;阿泽捧着淡蓝冰晶,脸上带着腼腆的笑;小彩的头发上插着发光海草,眼睛像星星一样亮;鱿小坐在特制的“小老师座位”上(一个迷你深海水箱),手里攥着一串能量串,红光轻轻闪烁。
小悠的“人鱼历史课”,用鱼鳞的光,在黑板上投射出远古人鱼族的故事,当讲到“人鱼族与鱿鱼族共生”时,鱿小突然用红光闪了闪,用触手拍了拍水箱壁,小悠笑着说:“鱿小说,鱿鱼族的祖先,和人鱼族是最好的朋友,就像我们现在一样。” 小朋友们都睁大眼睛,好奇地看着鱿小,有的甚至举手问:“鱿小,你们鱿鱼族,平时吃什么呀?”
阿泽的“治愈之光课”,教小朋友们用简单的治愈之光,给小植物浇水——他把淡蓝冰晶放在植物旁,教大家“双手合十,想着‘加油’,就能释放微弱的治愈之光”。小朋友们跟着学,虽然释放的光很弱,但植物的叶子,真的慢慢变绿了,阿泽开心地说:“你们看,治愈之光,能帮助植物生长,也能帮助受伤的小动物,这就是共生的力量。”
小彩的“生机之光课”,带小朋友们做“唤醒珊瑚”的小实验——她用迷你生机之光水晶,对着枯萎的小珊瑚(模型)照射,珊瑚慢慢变成了奇彩的颜色,小朋友们都惊呼起来,有的甚至伸手摸了摸水晶,说“好神奇,暖暖的”。
最热闹的是鱿小的“鱿鱼语课”——鱿小用触手,在水箱壁上画了简单的图案:拍3次触手=“你好”,红光变亮=“开心”,红光闪烁=“疑惑”。小朋友们跟着学,对着鱿小拍了3次手,鱿小立刻用红光闪了闪,用触手递出一颗深海冰晶盐做的小糖粒,像是在说“奖励你”。
课堂结束时,苏晓晓推着烤串车,给每个小朋友都发了“迷你能量串”,陆时衍则给大家分发“课堂小礼物”——五色光水晶钥匙扣、鱿鱼语翻译卡。小朋友们吃着鱿鱼串,拿着礼物,围着四位“小老师”,有的拉着小悠的手,有的摸了摸鱿小的触手,依依不舍地说:“明天我们还要来上课!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