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 淤泥里的金子
赵德柱像只被抽了骨头的癞皮狗,被王捕头拎着后脖领子拖走了,临走前那怨毒的眼神,陈小乐压根没往心里去。这种下三滥的招数都使出来了,说明这老小子已经快没牌可打。
他现在全部心思,都放在了苏小小那个“三合土”的点子上。
这法子听起来土得掉渣,可细细一琢磨,还真他娘的是个好法子!泥巴、河水、烂草杆子,哪样都不要钱,就是费点人工捶打。要是真能成,不但解决了沟渠加固的难题,连清理河道、处理垃圾的活儿都顺手干了。
“苏姑娘,你这法子……是从哪儿学来的?”陈小乐凑到正在指导流民和泥的苏小小身边,忍不住好奇。这年头,一个年轻女子懂这些,实在稀罕。
苏小小正挽着袖子,用手感受着泥土和水的比例,闻言头也没抬,语气平淡:“家父生前喜好营造,曾翻阅过一些杂书,小女子耳濡目染,记下些皮毛罢了。当不得师爷夸赞。”
她话说得谦逊,但手上动作却麻利得很,指挥着几个流民将挖出的沙土、切碎的芦苇杆和适量的污水混合在一起,再用木槌反复捶打。那专注的神情,跟她温婉的外表格格不入,却别有一种魅力。
陈小乐识趣地没再多问,谁还没点秘密呢。他也蹲下身,抓起一把刚和好的泥料。入手沉甸甸,黏糊糊的,比原来的散沙土不知强了多少倍。
“来,往这沟壁上抹一块试试!”他指着一段刚清理出来的沟壁。
一个流民用木锨铲起一大坨黑乎乎、还带着点异味的“三合土”,“啪”一声糊在沟壁上,再用木板抹平。效果立竿见影,那松软的沙土壁立刻被覆盖上了一层深色的、看起来颇为结实的“铠甲”。
“等它阴干,应该就能顶些时候了。”苏小小看着那抹平的泥壁,轻声说道。
“太好了!”陈小乐一拍大腿,兴奋之情溢于言表,“苏姑娘,你可是帮了我大忙了!这法子要是推广开,能省下老大一笔钱!”
苏小小这才抬眼看了看他,嘴角似乎微微弯了一下,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:“师爷为民做事,小女子能略尽绵力,是分内之事。”她顿了顿,话锋却微微一转,“不过,师爷有没有想过,这排污之策,虽能防病,却也只是治标?”
陈小乐一愣:“治标?”
“正是。”苏小小目光扫过周围依旧破败的屋舍和面有菜色的流民,“沟渠修得再好,若百姓依旧食不果腹,衣不蔽体,身子骨依然是弱的,一场风寒或许就能要了命。而且,每日耗费这许多粮食以工代赈,终究非长久之计。”
这话像一根针,轻轻扎在了陈小乐心里最没底的地方。他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?发展经济,搞活民生,这才是根本。可一来缺启动资金,二来还没找到合适的项目。
“苏姑娘有何高见?”陈小乐虚心地问。他感觉这女子肚子里有货,绝不只是懂点土木工程那么简单。
苏小小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从随身的布包里取出一个小纸包,打开递给陈小乐:“师爷请看。”
陈小乐接过来一看,是些颜色暗红、质地粗糙的糖块,里面还能看到不少杂质。这是市面上最常见的红糖,或者说,是劣质红糖。
“这是……”陈小乐有些不解。
“这是小女子铺子里售卖的糖,也是如今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多的糖。”苏小小解释道,“色泽暗沉,杂质多,易返潮,且有股涩味。若是……若是能将其提纯,变得洁白如雪,细腻如沙,师爷觉得,此物价值几何?”
洁白如雪,细腻如沙?白糖?!
陈小乐的心脏不争气地猛跳了几下!他脑子里那“文明图鉴”关于制糖的部分瞬间被激活,一连串信息闪过——黄泥脱色法!这几乎是古代制备白糖最简单、成本最低的方法!
原理简单到令人发指!利用黄泥浆吸附红糖水中的色素和杂质!需要的工具也无非是缸、桶、漏斗、草纸这些常见之物!
这玩意儿的技术门槛,比烧玻璃、造火药低太多了!简直就是为他眼下这情况量身定做的!
而且,糖啊!在这年头,绝对是奢侈品!利润高得吓人!要是真能把白糖搞出来,那简直就是抱上了一棵摇钱树!到时候,还愁什么以工代赈的粮食钱?
他看着苏小小,眼神都变了。这姑娘,不仅帮他解决了技术难题,还顺手给他指了条发财的明路!她真的是自己那个“商业奇才”的女主啊!
“苏姑娘,”陈小乐压抑着内心的激动,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,“你可知……如何将这红糖,变得洁白如雪?”
苏小小摇了摇头,坦然道:“小女子不知具体法门,只是曾听家父提过一句,海外或有精炼蔗糖之术,成品洁白,价比黄金。故而猜想,此事或有可能。”
她不知道具体方法!陈小乐心里乐开了花。太好了,这核心技术还掌握在自己手里!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这个师爷很科学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这个师爷很科学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