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堂村晒场的石碾旁已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村民。
张正堂捧着本账册,他清了清嗓子,声音在渐沉的暮色里格外清亮。
陈睿站在一旁,手里捏着支炭笔,时不时在另张纸上记些什么;秦老汉则提着杆锈迹斑斑的大秤,秤砣晃悠悠坠着,秤杆被压得平展展的,像条刚从河里捞上来的直溜鱼。
“周猎户家,听好喽——三百二十斤猕猴桃,按先前说好的十五文一斤,共四贯八百文。”张正堂指尖划过账册上的墨迹,忽然顿了顿,嘴角扬起笑意,“另外,你上回寻来的三十株猕猴桃新苗,活了二十八株,按规矩,多补三贯!”
周猎户黝黑的脸膛“腾”地涨红了,粗糙的手指在钱串子上穿来穿去,他笑得露出两排白牙:“俺就说这野果子能换钱!去年还扔在山里烂,今年就成了宝贝!明年俺再往秦岭深处钻,多找些苗来,保准比今年活得多!”
他把银钱往怀里一揣,转身时拍了拍,生怕那钱长腿跑了。
“赵老汉家,四百一十五斤,六贯二百二十五文。”张正堂翻过一页账册,笔尖在纸上顿了顿,“你那三十根移栽的苗长得壮实,叶茂根粗,按陈郎君的意思,多补三贯!”
赵老汉手抖得厉害,接过钱时,银饼子和?子硌得粗布衫都变了形。
他往陈睿跟前凑了凑:“陈郎君,俺家那几亩坡地,明年想全栽上猕猴桃,成不?俺看这苗比山药好侍弄,浇水就能活,结的果子还能换钱……”
“当然成。”陈睿笑着点头,“明年让大家按你的法子种,保准比今年收成好。等开春了,你手把手教大伙。”
村民们排着队领钱,铜钱碰撞的脆响混着说笑。
三千多斤猕猴桃,算下来正好五十二贯贯出头,分到各家手里,多则几贯,少则八九百文。有人数着钱就往匠人村的杂货铺跑;有人揣着钱往灶房钻,说今晚要蒸白面馒头,给娃们解解馋;还有些年轻媳妇聚在一旁,小声盘算着明年要把屋后的荒坡都开出来,全栽上猕猴桃苗,“到时候换了钱,也给自家男人置件新褂子”。
“比分山药的钱是少些,”秦老汉蹲在石碾上,手里数着钱笑,“可这是新进项啊!山药一年收一季,猕猴桃一年结一茬,往后日子是叠加着好!”满是褶子的脸笑得像朵菊花。
众人都笑,谁会嫌钱扎手?
几个刚领完钱的后生已约好,明天就去山里找猕猴桃苗,“多找些回来,既能换钱,还能自己栽,往后年年都有进项”。
另一边,陈东蹲在水车旁,手里的木炭在青石板上勾画着,地上已画满了大小不一的齿轮和木轴。
沣河引来的渠水在旁“哗哗”流淌,推动着那立轮水车,扇叶随着水流缓缓转动,木轴发出沉闷的“吱呀”声,像是在哼一首古老的调子。
他忽然一拍大腿,木炭都差点掉在水里,起身就往晒场跑,边跑边喊:“郎君!俺想透了!”
陈睿正帮张正堂发钱,见他跑得急,裤脚都沾了泥,忙问:“纺车有新头绪了?”
“不是纺车,是水磨!”陈东喘着气,抓起陈睿手里的纸笔,在纸上快速勾勒,“你看这立轮,水流冲击扇叶带动主轴,轴上装个齿轮,啮合着磨盘的大齿轮——就像这样,二级减速下来,磨盘转速正好!”
他指着纸上歪歪扭扭的螺旋齿纹,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,“上下磨盘用花岗岩打,下盘固定在石座上,上盘跟着齿轮转,齿槽刻五到八毫米深,麦子进去准能磨得精细,比石碾子省力吧!”
陈睿俯身看着图纸,指尖点在引水渠的位置:“得让渠水有两三尺落差,再用四十五度的木槽把水引过来,这样水流速度能提到三四米每秒,扇叶才能吃足劲,磨盘转得才稳。”
“对!”陈东猛点头,又在图纸角落画了个曲柄连杆,“不光能磨面,加个这东西,立轮转起来,带动木杵上下捣米,比人舂快十倍!你看这连杆,一头连在立轮轴上,一头接着木杵,轮一转,杵就跟着动,省时又省力!”
陈睿盯着那个曲柄,忽然抬头道:“既然能带动木杵,换成铁锤头呢?给立轮加个石质配重,让它转得更稳,再把齿轮换粗些、齿距留宽些——这样一来,打铁的锻锤就能靠水力带动,就不用两个人抡大锤了!”
陈东抓过纸笔,在水磨图纸旁又画了个沉甸甸的铁球:“锻锤得沉,至少五十斤重,轴要用十五厘米粗的硬槐木,耐得住劲;齿轮用铁,齿距留两寸宽,免得打硬铁时崩裂……”
他边画边念叨,笔尖在纸上沙沙响,“磨盘间距得能调,装个木楔子,插深些间距宽,磨粗粮;插浅些间距窄,磨细面;锻锤的起落高度也得调,轮盘转得快就落得勤,转得慢就落得沉,跟酒坊里蒸粮控火候一个道理。”
张正堂凑过来看了看,指着图纸上的引水口:“这水流大小得能控吧?天旱时水少,就把闸门关小点,别让轮子转太慢;雨季水大了,再把闸门开大点,省得冲坏了轮叶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穿越大唐成小道士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