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李显与相王李旦往来“过于亲密”的消息,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,在朝堂内外激荡起层层暗涌。武则天晚年,储位归属本就敏感,两位皇子,一位是名义上的储君,一位是曾登帝位又禅让的亲王,他们的任何非常规举动,都足以牵动无数人的神经,引发无尽的猜测与站队。
蓬莱殿内,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。武则天高踞御座,面容在跳动的烛光下显得晦暗不明,唯有那双历经风雨的眼睛,锐利如昔,缓缓扫过垂首恭立的太平公主,以及侍立一旁的苏瑾——她特许苏瑾此次旁听。
“太子与相王,近日诗酒唱和,往来府邸,甚是频繁。”武则天的声音平淡,听不出喜怒,却带着千钧重压,“朝中已有议论,言此非兄弟友悌之象,乃结党营私之兆。太平,你近日协理政务,对此有何看法?”
太平的心微微一沉。她知道,这并非简单的询问看法,而是一次关乎立场、智慧乃至性命的考验。母亲将这个问题抛给她,是想看她如何权衡,如何抉择,甚至……想看她是否也牵涉其中。
她迅速在脑中梳理着信息。太子李显性格相对懦弱,但其妻韦氏家族势力不容小觑;相王李旦看似淡泊,身边却聚集了一批对其寄予厚望的臣子。二人走近,确实极易被解读为对抗母亲权威的联盟。但,真是如此吗?还是有人故意放大,借题发挥?
她想起了苏瑾曾与她分析过的历代夺嫡之祸,其惨烈程度,足以动摇国本。也想起了母亲是如何一步步走到权力顶峰,其间经历了多少血腥与算计。
她深吸一口气,没有急于表态支持或打压任何一方,而是谨慎地开口:“回母后,太子与相王乃一母同胞,兄弟亲近,本是常情。然,非常之时,行非常之事,难免引人注目。儿臣以为,当下首要之事,并非急于定性问罪,而是需厘清其往来实质,是无心之失,还是确有所图?更要警惕……是否有第三方势力,在其中推波助澜,意图搅乱朝局,从中渔利。”
她没有直接为两位兄长开脱,也没有落井下石,而是将问题的焦点引向了“查明实质”和“警惕第三方”,这是一种相对超脱且更具建设性的姿态。
武则天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微光,不置可否,只是淡淡道:“哦?那你认为,该如何厘清实质?又如何警惕那可能的‘第三方’?”
压力再次回到太平身上。她感到后背渗出细微的冷汗。她知道,自己的下一个回答至关重要。
就在这时,一直沉默的苏瑾,借着上前为武则天更换茶盏的时机,指尖极其隐蔽地在太平视线可及的案几上,轻轻点了一下,随即垂目退开。那里,摊开着一本她刚才呈上的、关于前朝一次因信息误判而导致骨肉相残的史籍案例。
太平心中猛地一亮。她明白了苏瑾的暗示——信息!关键在于掌控和辨析信息!
她定了定神,思路变得清晰起来:“儿臣愚见,可明暗两手并行。明面上,母后可下旨褒奖兄弟和睦,并赐宴邀宗室近臣共乐,以示天家和谐,安抚人心,亦可借此观察各方反应。暗地里,”她顿了顿,声音压低了些,“需加强对两王府邸及与之往来密切官员的监察,但并非罗织罪名,而是着重厘清其资金流向、人员调动、以及……他们与宫中、与地方节度使的联络渠道是否有异常。尤其需注意,是否有原本与太子、相王并无深交,近期却突然活跃其间、极力撺掇之人。”
她看向武则天,眼神坚定:“若其往来确无私心,则褒奖安抚可全兄弟之情;若真有不轨,严密监控亦可防患于未然,掌握主动。至于那可能的‘第三方’……一旦信息清晰,其形自现。届时是敲山震虎,还是犁庭扫穴,皆在母后掌握之中。”
这番建议,既有怀柔,又有威慑;既保全了皇家体面,又确保了权力安全;更重要的是,它将决策的依据牢牢建立在“信息”而非“猜疑”之上,体现了极高的政治智慧。
武则天静静地听着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御座的扶手,良久没有说话。殿内只剩下烛火燃烧的轻微噼啪声。
“看来,这些日子的历练,你确有所得。”武则天终于开口,语气依旧平淡,但那股无形的压力却悄然消散了不少,“便依你所奏。此事,朕交由你暗中跟进,一应消息,直接报与朕知。”
这不仅是采纳了她的建议,更是赋予了她极大的信任和权力,让她直接介入这帝国最核心、最敏感的纷争。
“儿臣领旨。”太平躬身应道,心中并无喜悦,只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与警惕。
退出蓬莱殿,夜色已深。凉风拂面,太平才发觉自己的内衫已被冷汗浸湿。她看向身旁的苏瑾,低声道:“方才,多谢。”
苏瑾微微摇头:“是殿下自己悟性过人。只是,卷入此事,如履薄冰,殿下需万分谨慎。”
太平默然点头。她知道,从这一刻起,她不再仅仅是旁观或处理具体政务的“镇国公主”,而是真正踏入了帝国最高权力的博弈场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万界情缘:双料硕士的时空逆袭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万界情缘:双料硕士的时空逆袭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