镶在简易木框里的营业执照,端端正正地挂在收购点一进门的土墙上。那鲜红的印章和清晰的铅字,仿佛带着某种魔力,不仅驱散了往日潜藏在交易下的那一丝不安与晦暗,更给这间乡野小屋平添了几分前所未有的底气与光明。
变化是立竿见影的。
以往村民来卖山货,多是背着人,交易完成便匆匆离去,眼神里总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闪烁。如今,他们走进来,会先下意识地看一眼那张执照,腰杆似乎都挺直了些,交谈的声音也洪亮了许多。就连称重算钱时,那讨价还价也带上了几分理直气壮的意味——“咱这可是卖给有执照的正式单位!”虽是个体,但在朴素的村民眼中,这“执照”二字,便代表着官家的认可,是正经八百的“单位”了。
名声传得更远,也更正了。邻近公社甚至县里的一些小商贩、以及之前那些拿家藏换急用的文化人、干部家属,再找来时,少了几分试探,多了几分信任。李卫国敏锐地察觉到,自己手中的筹码变重了。
他与钱有才的合作也随之升级。以前是好货偷偷摸摸地往高处送,现在,他可以更从容地挑选,将顶级皮货、珍稀药材列出清单,附上一句“本店执照经营,品质保证”,由钱有才拿去与市里、乃至省城的渠道谈判,价格和结算方式都硬气了不少。甚至有两家县里的国营单位,不知从何处听说了这个“有执照的农村收购点”,主动派人来接洽,希望能稳定采购一些品相好的山珍用于招待,手续齐全,价格公道。
李卫国来者不拒,但把关更严。他知道,这金字招牌的含金量,就在于“信誉”二字。他给“狩猎采药队”定了更严格的品控标准,张老爷子亲自把关,不合格的东西,宁愿不收,也绝不流入市场。收购点的账目愈发清晰规范,每一笔与集体、与队员的分配都记录在案,定期在小黑板上公示,接受监督。
王福根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。队里因为收购点上交的款项和带来的集体收益,宽裕了不少,几户常年需要救济的困难户也得到了更实在的帮助。他去公社开会,腰板挺得笔直,李家沟的“个体经营试点”成了他津津乐道的政绩。上面来人考察参观的次数也多了起来,李卫国每次都能从容应对,介绍情况,展示账目,不卑不亢,给考察者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事业的顺风顺水,并未让李卫国冲昏头脑。他心中那幅蓝图,正在执照带来的阳光下,加速勾勒。
他将目光投向了那片租下的宅基地。以前只是个提供歇脚的信息驿站,如今,他打算将其真正利用起来。他请来村里的泥瓦匠,将棚子改建成了一间更牢固、更宽敞的铺面,与后面的收购点仓库相连。他打算将这里作为精品展示和对外接待的窗口,将最好的皮货、山珍、药材陈列出来,明码标价。同时,这里也将成为他与外界信息交流、业务洽谈的正式场所。
他还做了一个更大胆的尝试。通过钱有才的牵线,他与县里一个濒临倒闭的街道小厂取得了联系。那小厂有几台老旧的皮张鞣制设备和几个懂技术的老工人,但苦於没有原料和销路。李卫国以合作的名义,向小厂提供稳定的生皮原料,并包销其鞣制好的成品皮张。这样一来,他不仅稳定了皮货的初级加工环节,提升了产品附加值,还变相盘活了一个集体小厂,这在当时,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举措,为他赢得了更多的政策好感。
然而,树欲静而风不止。赵虎那伙人并未因为李卫国的“转正”而偃旗息鼓,反而那张营业执照像一根刺,更深地扎进了他们的眼里心里。明的对抗不敢,暗地里的小动作却没断过。散布流言,说李卫国靠关系拿到的执照,说他账目有问题;甚至怂恿个别眼皮子浅的村民,拿些次品来以次充好,想败坏他的名声。
对此,李卫国早有预料。他对流言置之不理,实力是最好的辟谣。对於想以次充好的,他当场验明,坚决拒收,并在公示栏上说明原因,公正严明,让那些心怀鬼胎的人无机可乘。他深知,越是站得正,这些魑魅魍魉就越没有施展的空间。
夜深人静时,他依旧会拿出苏晚晴的两封来信,反复阅读。她的困境,她的坚韧,都化作他前行的动力。他铺开信纸,这一次,他写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详细。他告诉她收购点拿到了营业执照,告诉她与县里小厂的合作,告诉他对未来铺面的规划……他没有炫耀,只是平静地述说,像在与一位远方的故人分享生活的点滴。在信的末尾,他写道:“……世事渐开,前路可期。望你在省城一切安好,若有艰难,务必告知。纸短情长,望自珍重。”
“纸短情长”四个字,已是他这个不擅风花雪月的猎户,能写出的最含蓄也最直白的表达了。他将信连同一小包精心挑选的、滋补安神的野生枣仁一同寄出。他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,给她带去一丝慰藉与支持。
寄出信,他站在新改建的铺面工地上,看着初具雏形的框架。夏夜的风带着暑气,却吹不散他心头的火热。营业执照像一把钥匙,为他打开了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。原料、加工、销售的链条正在逐步打通;集体、个体、甚至国营单位的资源正在被他巧妙地整合利用。
他知道,赵虎之流不过是疥癣之疾,真正的挑战在於如何在这股开放的初期浪潮中,准确把握方向,快速扩张,积蓄足够的力量。他的目光,已经越过李家沟,投向了县城,投向了更远的省城。那张薄薄的营业执照,不仅给了他名分,更点燃了他心中蛰伏已久的、更宏大的商业雄心。蓝图上的线条愈发清晰,下一步,该考虑如何在县城,真正地紮下一根钉子了。他彷佛已经看到,那间贴着封条的院子,在向他招手。
喜欢穿越79在东北打猎人生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穿越79在东北打猎人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