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被分配到边区军工局下属的兵工厂,主要负责改造迫击炮和枪械,并被委以重任,牵头解决困扰部队已久的武器精度和可靠性问题。
久违的军械改造工作让罗云净沉静下来。这里设备简陋,资料匮乏,与七〇四兵工厂的条件天差地别,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方法和经验。但这里的氛围让他着迷。同事们为了一个技术难题可以争得面红耳赤,一旦方案确定,又会毫无保留地通力合作。没有官僚倾轧,没有派系掣肘,有的只是如何更快、更好地为前线提供支持的急切与真诚。
他将在亚琛工业大学所学的知识,与在七〇四兵工厂积累的实战改良经验相结合,常常伏在油灯下绘制草图、计算数据。他提出的一个基于现有车床能力、优化撞针结构的简易方案,在经过试验后,哑火率显着下降,立刻得到了上级的通报嘉奖和同志们的由衷敬佩。
这种用知识直接服务于最迫切需求带来的成就感,是他进入资委会后再也没有体验过的。
只是在偶尔的闲暇,他会独自走到延河边,望着汩汩南流的河水,思绪也会随之飘向远方。
阿旺被安排到了保卫部门,凭借过硬的身手和忠诚,很快成为了骨干,但他依旧选择和罗云净住在一起,照顾罗云净的起居安全,这是他对肖玉卿承诺的延续,也成了他自身的习惯。
与此同时,渝州。
肖玉卿站在点验组办公室的窗前,听着周明远关于昨晚行动的详细汇报。
“……赵大勇他们下手很有分寸,除了那个自爆的,其余活口都控制住了,正在秘密地点审讯。缴获的物资和文件已经转移。”周明远顿了顿,“大勇让我带话,说兄弟们的手早就痒了,这次总算活动开了筋骨。”
肖玉卿微微颔首,脑海中浮现出那个脸上带着狰狞刀疤、眼神却如磐石般坚定的汉子形象。赵大勇,以及他手下那十六个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老兵组成的丙组,是他手中最锋利也最隐秘的一把刀。
他们因伤退下来,被主流遗忘,是肖玉卿给了他们新的归宿和使命。他们不隶属于任何明面上的机构,只效忠于肖玉卿个人,执行着那些无法见光却又至关重要的任务。他们的存在,连南方局也并非完全知情,只模糊知晓肖玉卿有一些“可靠的外围力量”。
“告诉大勇,做得很好。让兄弟们好好休整,但不要松懈,梅机关不会善罢甘休。”肖玉卿沉吟道,“审讯结果出来后,有价值的线索,照旧‘喂’给军统和中统。我们要让影佐祯昭觉得,他在渝州的网络,是被自己人内部的倾轧和争功破坏的,而不是被一根无形的钉子牢牢钉死。”
“明白。”周明远应道,他犹豫了一下,还是开口,“玉卿,我们毕竟是......赵大勇他们……长期下去,我担心……”
“我明白你的顾虑。”肖玉卿打断他,声音低沉却坚定,“当初我把他们从金陵带回汉口,并没有想收为己用。他们在武汉与日本人血战,整个连队只有十七个人活下来,负责他们的那位同志也牺牲了。他们找到我,是信任我,我也需要他们。在这座吃人的城市里,没有比见过血、知根底的自己人更可靠的了。”
他顿了顿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,“况且,他们做的,同样是抗日救国的事情,只是方式不同。”
周明远不再多说。他知道,肖玉卿内心深处对这支力量有着特殊的情感,这不仅是工具,更承载着一段铭记的过去,以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
几天后,审讯有了突破。一个被捕的日谍受不住赵大勇近乎残酷的审讯手段,吐露了一个重要情报:“医生”并未离开渝州,他伪装成一名云游郎中,潜伏在南岸的黄山官邸附近,目标是伺机刺探高层军事会议情报,并寻找机会对某些倾向于积极抗日的将领下手。
这个情报让肖玉卿悚然一惊。黄山官邸是委员长及其核心幕僚的居住和办公地,警戒森严,若被日谍渗透到那种程度,后果不堪设想。就算自己对那人恨之入骨,这个时候也不能让他出事。
他立刻下令:“让丙组以各种身份,秘密摸排黄山官邸周边所有医馆、药铺以及流动的郎中和药贩。记住,只观察,记录,绝对不许动手,更不能惊动官邸的警卫部队!”
这件事牵涉太广,敏感度极高,他必须万分谨慎。利用赵大勇这支隐形力量去外围侦查,是目前最稳妥的方式。他同时通过“青筠”的渠道,向南方局汇报了这一紧急情况,但隐去了情报具体来源和侦查手段,只说是偶然截获的模糊信息,建议“家里”也从其他渠道予以关注。
就在肖玉卿紧锣密鼓地布置对“医生”的搜寻时,罗云净在延安迎来了第一位特殊的访客——他的姐姐罗慧怡,不,是早已改名换姓的水怡。
当穿着军装、英姿飒爽的水怡(罗慧怡)出现在兵工厂那排窑洞前时,罗云净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姐弟二人在异乡、在共同信仰的圣地重逢,激动之情难以言表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《空境镜空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醉爱小说网小说网更新,站内无任何广告,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醉爱小说网!
喜欢空境镜空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空境镜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