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行山脉的秋阳带着几分灼人的力道,泼洒在驻训基地的黄土操场上。刚结束反“扫荡”实战的部队还沉浸在捷报的余温里,三排排长马小丑的名字,像风一样刮遍了整个营区。上一章里,他带着三十多名弟兄,在日军据点外围潜伏三昼夜,硬是凭着精准的侦察和果断的突袭,端掉了那个祸害周边百姓的“钉子”,不仅解救了二十多名被掳村民,还缴获了两挺轻机枪和三十多支步枪。
营部的嘉奖令贴在操场旁的木板墙上,红底黑字格外醒目,赵老歪营长在全营大会上拍着马小丑的肩膀,声音洪亮得能传到山脚下:“这小子,年纪不大,胆子正、脑子活,是块带兵打仗的好料!三排记集体三等功,马小丑同志,记个人二等功!”
掌声雷动时,马小丑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,站在队伍前排,脸上带着几分腼腆,双手下意识地攥着衣角。可他没注意到,人群里几道目光带着刺,像秋草里藏着的碎石,硌得人不舒服。其中,二排排长刘三的眼神最沉,那双常年握枪的手,指节都捏得发白。
刘三比马小丑早四年参军,是营里实打实的老资格。他十七岁就跟着部队转战华北,平型关战役里负过伤,胳膊上一道三寸长的疤痕,是他最骄傲的勋章。这些年,他凭着一股猛劲,从士兵升到班长,再到排长,满心以为再熬两年,副连长的位置非他莫属。可马小丑的横空出世,像一颗石子砸进了他的晋升路,让他心里的火苗一下就窜了起来。
“哼,运气好罢了!”散会后,刘三对着身边的二排班长王虎低声啐了一句,“捡了个没防备的小据点,就被吹上天了。真遇上硬茬子,我看他能不能撑住!”
王虎跟着刘三多年,知道他的脾气,连忙附和:“排长说得是,那小鬼子据点也就十几个人,换咱们二排上,照样能端下来,说不定还能少伤亡两个人!”
刘三没说话,脚步重重地踩在黄土上,扬起一阵尘烟。他心里憋着一股劲,非要让马小丑露个怯,让全营看看,谁才是真正能打仗的排长。
这股较劲的心思,很快就蔓延到了日常训练里。
每天清晨的五公里越野,各排沿着山根下的小路出发,刘三总能让二排的士兵跟在三排后面,紧咬不放。有一次,马小丑班里的新兵蛋子陈小宝体力不支,落在了队伍末尾,刘三恰好从旁边跑过,不仅没伸手帮忙,还故意放慢脚步,对着陈小宝嗤笑:“这点路都跑不下来,还当什么兵?三排的兵,就这点能耐?”
陈小宝脸涨得通红,咬着牙想往前冲,可腿像灌了铅似的,怎么也迈不动。马小丑听到声音,立刻放慢脚步,跑回陈小宝身边,接过他背上的步枪,低声鼓励:“别听他的,跟着我,深呼吸,一步一步来,咱们不着急。”
他陪着陈小宝,一边跑一边喊着口号:“一二一,一二一!坚持住,三排的弟兄没有孬种!”
后面的三排士兵见排长停下,也纷纷放慢脚步,没人催促,只是跟着喊口号,等着陈小宝跟上。最后,马小丑带着陈小宝,虽然比规定时间晚了两分钟,但还是跑完了全程。
刘三在终点线等着,看到他们过来,抱着胳膊阴阳怪气:“马排长倒是怜香惜玉,就是不知道打仗的时候,敌人会不会给你时间等新兵蛋子。”
马小丑把步枪还给陈小宝,擦了擦额头的汗,语气平和:“刘排长,咱们当兵的,讲究的是不抛弃、不放弃。战场上靠的是集体,不是单打独斗。”
“集体?”刘三挑眉,“集体也得有硬实力才行!光靠嘴说没用,真刀真枪练出来的才叫本事!”
两人的交锋,全营上下都看在眼里。一排长张大山是个老好人,私下里拉着马小丑劝:“小丑,刘三就是好面子,你别跟他一般见识。都是一个营的弟兄,抬头不见低头见,伤了和气不好。”
马小丑笑了笑:“张排长放心,我心里有数。刘排长是老资格,我还有很多地方要向他学习。”
话虽这么说,但马小丑心里清楚,刘三的较劲不会就此罢休。他能做的,就是让三排的弟兄们练出真本事,用实力说话。
接下来的射击训练,刘三更是下了狠劲。靶场设在山脚下的开阔地,一百五十米外的靶子像指甲盖那么大。刘三让二排的士兵全部使用老旧的“汉阳造”,而他自己,则拿出了营里为数不多的一支德国造步枪,对着马小丑扬了扬下巴:“马排长,敢不敢比一比?就比十发子弹,看谁的环数高。输的人,给赢的人端三天洗脚水。”
周围的士兵们立刻起哄,都想看这场较量。马小丑看着刘三眼里的挑衅,没有退缩:“刘排长想比,我奉陪。不过,比环数可以,端洗脚水就不必了。都是带兵的人,别让弟兄们看笑话。”
“行!”刘三一口答应,心里却暗自发狠。他的射击技术在营里是出了名的好,当年打靶比赛拿过团里第三,他就不信赢不了一个毛头小子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军阀崛起:八美同堂定民国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军阀崛起:八美同堂定民国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