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雪的话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。
“从现在起,你跟着我。”
“刘老的这个新病例,你全程跟进。我要知道,你所有的想法。”
办公室里鸦雀无声,所有医生,包括高伟,都用一种混合着震惊、嫉妒和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林默。
被秦雪主任亲自点名跟进如此复杂的病例,对于一个住院医师来说,这是前所未有的殊荣,更是一种巨大的压力。这意味着你的一言一行,每一个判断,都将直接暴露在科室最高权威的审视之下。
林默的脸上依旧看不出什么情绪波动,只是平静地回应:“是,主任。”
“高医生,”秦雪转向脸色依旧发白的高伟,“立刻联系血管外科、麻醉科、ICU紧急会诊。重新评估刘老的病情,制定新的治疗方案。林默,你也参加。”
“是!”高伟连忙应下,复杂地看了林默一眼,匆匆离去。
心外科瞬间高速运转起来。
紧急会诊在半个小时后于心外科会议室进行。
血管外科主任、麻醉科主任、ICU主任以及心外科的主要骨干医生齐聚一堂。气氛凝重。
刘老的病情急转直下,从相对“简单”的瓣膜手术变成了极度凶险的主动脉夹层合并瓣膜疾病,处理起来极其棘手,死亡率极高。
血管外科主任看着刚刚出来的三维重建CTA影像,眉头紧锁:“破口位置很刁钻,位于弓降部左后壁,靠近左锁骨下动脉开口。传统的开胸主动脉置换手术,创伤巨大,对于刘老这个年纪和目前的身体状况来说,术中风险极高,很可能下不了台。”
麻醉科主任点头附和:“麻醉诱导和术中血压控制会是巨大挑战,夹层太不稳定了,任何波动都可能是灾难性的。”
ICU主任则担忧术后监护:“即使手术成功,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也远超常人。”
传统的开胸手术方案几乎不可能行得通。
“那么,腔内修复呢?”秦雪提出另一个方向,“用覆膜支架覆盖破口。”
血管外科主任沉吟片刻,摇了摇头:“同样有难度。破口靠近左锁骨下动脉,如果覆盖破口,很可能需要覆盖左锁骨下动脉的开口,可能会影响左上肢甚至部分脑部的血供。虽然可以通过‘烟囱’技术或者提前搭桥来解决,但手术复杂度增加,风险也不小。而且,这只是处理了夹层,他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怎么办?两个问题必须一并考虑。”
会议陷入了僵局。无论哪种方案,似乎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。
一群专家眉头紧锁,会议室里烟雾缭绕(虽然禁烟,但几位老主任习惯性地点上了烟,没人阻止)。
高伟等几个主治医师更是不敢轻易发言。
就在这时,一个平静的声音打破了沉默。
“或许,可以尝试联合手术。腔内隔绝夹层破口的同时,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(TAVI)。”
众人循声望去,说话的是坐在会议室角落、几乎被人遗忘的林默。
TAVI?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?
这是一种相对新兴的微创瓣膜置换技术,无需开胸,通过血管穿刺导入人工瓣膜进行置换,特别适用于高龄、高危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。
但将TAVI与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联合进行?
这个想法太大胆了!国内没有先例!尤其是在夹层极不稳定的情况下进行TAVI操作,其风险难以预估!
“胡闹!”血管外科一位副主任医师立刻反驳,“TAVI操作本身就需要快速起搏和血压波动,对于不稳定夹层来说,简直是火上浇油!万一操作中导致夹层逆行撕裂升主动脉,瞬间就是A型夹层,必死无疑!”
“而且瓣膜释放的位置和形态,是否会对刚刚放置主动脉支架产生影响?或者干扰血流?这些都是未知数!”另一个专家也表示质疑。
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林默的想法异想天开,过于激进冒险。
高伟更是觉得林默疯了,刚得到一点重视就敢在这么多大咖面前信口开河。
秦雪却没有立刻否定,她看着林默:“说说你的具体想法和依据。”
林默站起身,走到投影仪前,将刘老的CTA影像调出来。他的动作从容不迫,仿佛早已胸有成竹。
“各位老师,请看这里。”他指着破口的位置,“破口虽靠近左锁骨下动脉,但并未累及开口。我们可以选择稍短一点的覆膜支架,精准定位,确保刚好覆盖破口,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左锁骨下动脉的血供。即便需要轻微覆盖,也可预先进行左锁骨下动脉-左颈总动脉转流术,确保血供安全。”
他的手指又移动到主动脉根部:“关于TAVI的风险,关键在于操作的无缝衔接和极致的血压控制。我建议,先由血管外科团队完成主动脉夹层的腔内隔绝,确认破口被封堵,血流恢复稳定后,再由心外团队即刻进行TAVI手术。两台手术在同一次杂交手术室内、同一次麻醉下完成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神级外科:从边境医生开始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神级外科:从边境医生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