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安五年(公元200年),春。秣陵(今南京)江边船坞。
一座巨大的船坞内,工匠们正按照月英提供的、结合了宋代福船与部分近代帆船优点的图纸,紧张地建造着新型海船。这种被孙策命名为“破浪”的舰船,体型较现有船只更为庞大,采用水密隔舱设计,抗沉性大增,船底包覆了“金鳞”工坊特制的防腐桐油与薄铜皮,耐久性极大提升。多桅硬帆设计,使其能更有效地利用风力,无论是顺风还是侧风,航行效率都远胜旧式船只。
月英(十一岁,虚岁十二)站在船坞高处,身旁是负责监造事宜的周瑜。经过近一年的接触,周瑜对这位“黄小公子”的博学多才已是佩服不已,许多造船、航海方面的难题,在她那里总能得到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。
“公瑾兄,首批十艘‘破浪’舰即将下水。我意,先组织一次试航,目标——夷洲(台湾)。”月英望着江中那初具规模的舰体,提议道。
周瑜点头:“正合我意。夷洲据闻土地广袤,物产丰饶,且位置关键,若能掌控,可作为我水师前出大洋、东征倭寇的重要中转基地。只是,海上风浪莫测,航线不熟,需得力将领统兵前往。”
就在这时,一名军校匆匆来报:“启禀周郎,江面上出现一支船队,约二十余艘,打‘锦帆’旗号,为首者自称甘宁,欲来投奔讨逆将军!”
甘宁?!月英和周瑜对视一眼,皆看到对方眼中的讶异与惊喜。
甘宁,字兴霸,巴郡临江人,少年时好游侠,组织轻薄少年成群结队,携弓带箭,头插鸟羽,身佩铃铛,百姓闻铃声,即知是甘宁。其人马皆披锦绣,时人称为“锦帆贼”。后幡然醒悟,熟读诸子,先投刘表不见用,转托黄祖,黄祖亦以其粗豪不加礼遇。按历史,他正是在今年左右,因不得志而率部投奔孙策!
没想到,他们正在筹划海洋大计,急需精通水战的将领时,这位历史上东吴的顶尖水军统帅,就自己送上门来了!
“快请!”周瑜立刻道。
不多时,一名身形矫健、肤色微黑、眼神锐利如鹰、腰间果然系着一串醒目铜铃的年轻将领,大步走入船坞。他虽衣着不算华贵,但那股纵横江湖的豪迈与桀骜之气,扑面而来。
“巴郡甘宁,甘兴霸,久闻孙讨逆将军威名,特来相投!”甘宁抱拳行礼,声音洪亮,目光扫过周瑜,最后落在月英身上时,闪过一丝诧异,但并未多问。
周瑜上前,热情地扶起甘宁:“兴霸将军之名,瑜亦久仰!得将军来投,我江东水师如虎添翼!”他当即代表孙策,表示欢迎,并允诺厚待其部众。
月英在一旁观察,心中暗赞。甘宁此时正是年轻气盛、渴望建功立业之时,而且他长期在长江流域活动,熟悉水性,正是执行夷洲试航任务的绝佳人选。
她适时开口,声音清越:“甘将军来得正好。我江东正欲组建远洋水师,开拓海上疆土。首批新式‘破浪’舰即将下水,目标直指夷洲。不知将军可敢率本部人马,为我大军前驱,探明航路,扫清障碍?”
甘宁闻言,眼中瞬间爆发出强烈的兴趣和斗志。他本就厌恶在黄祖手下碌碌无为,渴望大战,如今刚来投奔,就有如此新奇而重要的任务,正合他意!他看向月英,虽不知这孩童具体身份,但见周瑜对其态度尊重,心知必非常人,当即慨然应诺:“有何不敢!甘宁愿立军令状!必为主公探明夷洲,若有差池,提头来见!”
“好!”周瑜抚掌笑道,“有兴霸将军出马,夷洲之行,必获成功!”
月英也微微一笑,补充道:“甘将军,夷洲土着情况不明,当以招抚为主,示之以威,怀之以德。我‘金鳞’商号会随船配备通译和一些用于交易的布匹、盐铁、瓷器,或许能事半功倍。”
甘宁深深看了月英一眼,将这个心思缜密、考虑周全的“小公子”记在心里,抱拳道:“末将谨记!”
数日后,江水滔滔,风帆猎猎。以甘宁的旗舰为首,五艘新下水的“破浪”舰(另五艘尚在最后舾装)以及部分经过挑选的旧式战船,组成编队,驶出长江口,迎着初升的朝阳,向着东南方向的夷洲,破浪前行。
月英与周瑜并肩站在岸边,目送舰队远去。
“黄小弟识人之明,用人之胆,瑜佩服。”周瑜由衷叹道。让新投的甘宁独当一面,执行如此重要任务,这份魄力,非同一般。
月英望着逐渐消失在海平面上的帆影,轻声道:“兴霸乃水上蛟龙,困于浅滩是屈才。这浩瀚大洋,才是他真正的舞台。”
她心中默念:夷洲,宝岛。这将不仅是江东水师的前进基地,未来,或许还能成为一处远离中原战火的世外桃源。
而甘宁的归附,使得“金鳞”与江东的捆绑更为紧密,未来的海洋霸业,又多了一根坚实的支柱。
喜欢平定东夷后,我与卧龙去种田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平定东夷后,我与卧龙去种田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