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安五年(公元200年),夏。吴郡。
甘宁的夷洲探险队尚未传回消息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却开始在江东部分地区蔓延,尤其是军队营寨和人口密集的城镇,情况尤为严重。患者多表现为高热、咳喘,传染性极强,军心民心皆有不稳迹象。
孙策对此忧心忡忡,连日的议事也显得气氛沉闷。他虽然勇武,但对这等看不见的敌人,却有些束手无策。
这一日,月英与周瑜在都督府中查阅各地送来的疫情报告。
“药材短缺,医者不足,疫情若再控制不住,恐伤及我军根基。”周瑜眉头紧锁,俊美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。
月英放下手中的竹简,意识迅速连接“诺亚方舟”。
“查询:汉末建安年间可能爆发之大规模瘟疫种类、症状及相对有效的防治方案、草药配方。”
瞬间,大量信息涌入。结合疫情描述,她初步判断这很可能是一种类似于流行性伤寒或肺炎的传染病。
“公瑾兄,我观此疫症状,或可尝试一法。”月英抬起头,看向周瑜,“需大量采购以下几味药材:麻黄、杏仁、甘草、生石膏……按特定比例煎煮,或可缓解高热咳喘之症。同时,需严令军中及疫区,饮用开水,隔离病患,处理秽物,兵士所用口罩……嗯,就是面衣,需以沸水煮过,日常勤以皂角洗手。”
她一边说,一边快速在纸上写下药方和一系列卫生防疫措施。这些方法融合了张仲景《伤寒杂病论》的部分思路(此时《伤寒杂病论》可能尚未完全成书或流传不广)和现代防疫观念,在这个时代无疑是超前且系统的。
周瑜接过那张写满娟秀字迹的蔡侯纸,仔细观看。他虽然不通医理,但见月英所列条理清晰,措施具体,尤其是“隔离”、“沸水”、“洗手”等概念,细想之下极有道理。他早已见识过月英的神奇,此刻更是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。
“黄小弟,你这……真是雪中送炭!”周瑜激动地抓住月英的手,随即意识到失态,连忙松开,耳根微不可察地泛红,语气却依旧急切,“我即刻命人按方抓药,推行这些措施!”
月英并未在意方才的接触,点头道:“事不宜迟,需尽快。可先在部分营寨试点,若有效,再全面推广。我‘金鳞’库房中尚有一批储备药材,可先行调用。”
周瑜深深看了月英一眼,那目光中充满了感激、钦佩,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愫。这个少年(他仍以为月英是男子),不仅才智超群,心怀天下,更在危难时刻,总能拿出力挽狂澜的良策。与他相处越久,便越觉得其身上仿佛笼罩着一层迷雾,吸引人不断探寻。
“我代伯符兄,代江东将士百姓,谢过黄小弟!”周瑜郑重一揖。
月英连忙侧身避过:“公瑾兄言重了,分内之事。”
在周瑜的强力推动和孙策的支持下,月英提供的药方和防疫措施迅速在军中推行。果然,数日之后,试点营寨的疫情得到了明显控制,新增病患大幅减少,军心逐渐稳定。
消息传回,孙策大喜过望,对“黄英”更是倚重。而周瑜心中,那份对“黄英”的欣赏与亲近之感,在共同应对危机的过程中,不知不觉又加深了一层。他时常会想,若此子年岁再长些,能与自己一同辅佐伯符,纵横天下,该是何等快事。他甚至开始有些羡慕那远在荆州、尚不知名的未来夫君(若“黄英”真是女子许配了人家)或主公(若“黄英”是男子,其才必不会久居人下)。
月英并未察觉周瑜心中这细微的变化,她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即将到来的、与北方那位“鬼才”郭嘉的暗中联络,以及如何利用此次疫情,进一步将“金鳞”的医药网络渗透到江东,同时思考着甘宁的夷洲之行,以及……未来可能与曹操的正面冲突。
她如同一个最高明的棋手,在江东这片棋盘上,悄然落子,布局深远。而周瑜心中那份悄然滋生的情愫,是否会成为这盘大棋中,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数呢?
喜欢平定东夷后,我与卧龙去种田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平定东夷后,我与卧龙去种田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