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1月5日,《归途》座谈会结束后的第五天,浪潮传媒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。投影仪上正播放着一份来自央视的合作意向书,内容是邀请浪潮传媒参与制作2008年央视春晚的特别节目——“光影里的家国情怀”,通过影视作品片段串联,展现不同年代的爱国故事,而《归途》的片段被指定为“新中国成立初期”的核心内容。
“央视春晚的特别节目,这可是顶级的曝光资源!”市场部总监老吴指着合作意向书,声音里满是兴奋,“往年这种资源,都是被中影、华谊这些老牌公司垄断,现在央视主动找我们,这就是官方认可带来的直接红利!”
高浪手里捏着合作意向书,指尖划过“指定《归途》片段作为核心内容”的条款,心里很清楚:这不仅是一个曝光机会,更是央视对浪潮传媒“主旋律创作能力”的信任背书。他抬头看向团队:“老吴,你牵头对接央视的节目团队,重点沟通《归途》片段的剪辑思路,要突出‘归国学者的家国情怀’,不能做成简单的广告植入;林薇,你协调杨蜜和李建国的档期,他们需要参与片段的录制和节目彩排。”
“没问题!”老吴立刻拿出笔记本记录,“我已经联系了央视的节目编导张导,他说希望我们能提供《归途》的未公开花絮,增加节目的独家性。”
“可以。”高浪点头,“让后期组的老陈整理一些拍摄时的幕后素材,比如杨蜜和林岚先生侄女的交流、李建国研究历史资料的片段,这些素材更能体现创作的诚意。”
会议刚结束,中影的李总监就打来电话,语气比以往更显热情:“高总,告诉你一个好消息——我们申请的‘主旋律影视创作专项资金’批下来了,总共5亿,中影决定把其中的1.5亿专项用于和浪潮传媒的合作项目。另外,我们还拿到了几个‘两弹一星’题材的独家历史资料,想和你们一起开发成电影。”
1.5亿专项资金,加上独家历史资料——这是中影能给出的最实在的资源倾斜。高浪握着手机,真诚地说:“感谢李总监的信任,我们一定不会辜负这份支持。项目开发部已经在做‘两弹一星’题材的前期调研,下周就能拿出初步的策划方案,到时候我们再详细对接。”
挂了电话,林薇拿着一叠文件走进来,笑着说:“刚收到的好消息还不止这一个。北京市委宣传部刚才发来通知,邀请我们参与‘北京文化精品工程’,入选的项目能获得税收减免和宣传资源倾斜;还有几家地方卫视,想购买《归途》的电视播映权,报价比市场价高了30%。”
高浪翻看文件,北京文化精品工程的申报指南里,明确写着“优先支持有历史深度、有社会影响力的主旋律作品”,而《归途》已经被列为“重点推荐项目”。他把文件放在桌上,感慨地说:“以前我们找资源,现在资源找我们——这就是官方认可带来的连锁反应。不过越是这样,我们越要谨慎,不能为了抢资源而降低项目质量。”
“放心,我已经和项目开发部强调过了。”林薇指着文件里的地方卫视报价单,“这些播映权报价虽然高,但我们得先筛选平台——优先选择那些愿意配合做‘历史科普宣传’的卫视,比如在播出前后加播归国学者的纪录片,而不是只把《归途》当成普通的商业电影来播。”
11月8日,央视春晚特别节目的录制现场,杨蜜穿着一身简约的白色连衣裙,站在舞台上接受主持人的采访。聚光灯下,她的眼神真诚而坚定:“拍摄《归途》时,我印象最深的是林岚先生的一句话——‘祖国就像一棵大树,我们这些在外的游子,终要回到树下生根发芽’。希望通过这个节目,能让更多人记住那些为祖国奉献的前辈,也希望我们这代年轻人,能接过他们的接力棒。”
采访结束后,央视春晚总导演老张特意找到高浪,握着他的手说:“高总,你们的《归途》和杨蜜的表现,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。春晚过后,央视电影频道想做一个《归途》的专题纪录片,邀请创作团队和归国学者后代一起参与,你们愿意吗?”
“当然愿意。”高浪立刻答应,“这不仅是对《归途》的宣传,更是对归国学者精神的传承,我们全力配合。”
当天下午,专题纪录片的策划会就在央视召开。央视电影频道的编导小李拿出初步方案:“纪录片打算分三集,第一集‘历史的足迹’,采访归国学者后代和历史专家;第二集‘光影的还原’,记录《归途》的拍摄幕后;第三集‘精神的传承’,跟踪拍摄观众看完电影后的行动,比如有学生因为《归途》报考科研专业,有企业组织员工学习归国学者精神。”
“这个方案很好。”高浪补充道,“我们可以邀请纪念馆的张馆长担任纪录片的历史顾问,确保内容的准确性;另外,杨蜜和李建国也可以参与采访,分享他们对角色和历史的理解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名导资本:从2005年拍烂片开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名导资本:从2005年拍烂片开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