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砂方舟的舷窗刚映出星河工会空间站的银白轮廓,嬴云澈手中的通讯器就传来一阵轻快的提示音——工会主席洛兰发来的全息邀请函在屏幕上展开,她身着缀满星子图案的工会制服,身后是环形空间站的全景:“欢迎星砂团队来星河工会做客!今天为你们准备了‘一日星途’体验,从‘文明技艺馆’到‘星际互助站’,保证让你们感受到工会的温暖与活力。”
苏璃调出星河工会的资料,指尖在虚拟屏幕上滑动:“星河工会成立于五十年前,最初是星际矿工的互助组织,现在已经发展成涵盖23个行业、187个文明的大型联盟,核心宗旨是‘保障权益、共享资源、互助共生’。他们的‘一日星途’体验,据说能让访客全方位了解工会的运作模式。”
艾泽尔展开古籍,其中一页贴着星河工会早期的徽章——一枚由齿轮与星穗组成的金属徽章,边缘刻着“星河共赴”四个字:“古籍记载,工会早期曾帮助过受混沌影响的文明重建家园,我们之前在归墟星云遇到的星际救援队,就是工会下属的志愿组织。”
星砂方舟缓缓停靠在工会空间站的“星穗码头”,刚打开舱门,一股混合着咖啡香与机械油味的气息就扑面而来。洛兰带着几位工会成员早已等候在码头,他们手中捧着用星琉璃制作的欢迎花束,花束中央镶嵌的微型星灯,在空间站的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芒。
“嬴队长,欢迎来到星河工会!”洛兰热情地走上前,与嬴云澈握手,“我听说你们刚办完‘广交溯源展’,特意让工会的文化组准备了相关的展品,说不定能给你们带来新的灵感。”
沿着码头的悬浮通道前行,两侧的透明舷窗外,无数艘工会的救援舰、运输舰正有序穿梭,像一群忙碌的星蜂。伊恩趴在舷窗边,盯着一艘正在装载物资的运输舰,舰身上“星河互助”的字样格外醒目:“那艘船是要去绿星吗?我们之前在星际交易会上,和绿星的生态团队聊过,他们急需生态修复设备。”
“没错!”洛兰笑着点头,“工会的‘物资调配中心’根据各文明的需求,每周都会安排三次运输任务。绿星这次除了修复设备,还申请了琼华稻种的种植技术指导,工会已经协调琼华的农耕专家随行。”
第一站:文明技艺馆——指尖上的星河传承
“一日星途”的第一站是位于空间站顶层的“文明技艺馆”。展馆采用环形设计,内壁是可切换的全息幕墙,漫步其中,仿佛置身于不同文明的技艺工坊。
入口处,一位来自“木卫星系”的老工匠正专注地雕刻木质星舰模型,他手中的刻刀在木材上流转,不一会儿,一艘迷你星砂方舟就初具雏形。“这是工会的‘技艺传承计划’,”洛兰解释道,“我们收集了127种濒临失传的星际传统技艺,邀请老工匠驻馆教学,同时也鼓励年轻工匠创新融合。”
李娇炎在“能量锻造区”停下脚步,这里的工匠正用星耀能量与琉璃石混合锻造防护甲片。工匠将星耀能量注入熔融的琉璃石中,原本透明的琉璃瞬间变成淡蓝色,冷却后制成的甲片,既轻便又能抵御高强度冲击。“这种工艺结合了地球的锻造技术与琉璃星球的材质特性,”工匠笑着介绍,“之前星砂团队研发的星耀能量转换器,给了我们很大启发,现在我们的防护甲片能量传导效率提升了25%。”
艾泽尔则被“古籍修复区”吸引。一位来自时光星系的学者,正用特制的能量笔修复一本破损的星际古籍,笔尖释放的柔和能量,能将泛黄的书页恢复原色,还能识别并补全残缺的文字。“这本古籍记载了早期星河工会的互助历史,”学者指着书页上的文字,“你们看,这里记录了工会第一次组织跨文明救援——五十年前,‘赤焰星系’遭遇恒星爆发,工会联合11个文明,用三个月时间帮他们重建了家园。”
在展馆的核心区域,洛兰指着一面巨大的“技艺图谱墙”,墙上用全息投影展示着各文明技艺的融合案例:地球的陶瓷工艺与琉璃技术结合,制成了能储存月能的“琉璃瓷瓶”;琼华的稻穗编织技艺与M78星云的金属加工技术结合,研发出了轻便的“稻穗纤维星舰座椅”;广寒的冰晶雕刻与星耀能量技术结合,打造出了能自动调节温度的“冰晶能量灯”。
“这些融合技艺,很多都源自星际交易会的交流,”洛兰说,“工会的作用,就是为这些创意提供落地的平台——我们有专门的研发基金,还会对接生产资源,让好的技艺不仅能传承,还能真正服务于各文明。”
第二站:星际互助站——危难时的星河后盾
离开文明技艺馆,乘坐工会的悬浮列车,星砂团队来到了“星际互助站”。这里是工会的应急响应中心,也是各文明寻求帮助的“星河港湾”。
互助站的指挥大厅里,巨大的全息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星系的求助信号:绿星的生态监测数据异常,需要紧急调配水质净化设备;“暗尘星系”的一艘商船遭遇陨石雨,请求救援舰支援;“晨光星系”的学校缺乏教学设备,希望工会协调捐赠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大秦帝国之枪客无痕请大家收藏:(m.zuiaixs.net)大秦帝国之枪客无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